安史之亂是讓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歷史事件,這場浩劫讓當時唐朝的北方地區一片狼藉。
並且為了鎮壓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亂,唐朝從西域地區抽調精銳兵力,回到中原平面叛亂,間接導致大唐所掌握的西域地區逐漸被吐蕃所蠶食。
然而在這場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歷時7年2個月1天的大唐史詩級浩劫當中,這場叛亂的主導者,安祿山卻在公元757年就被其兒子安慶緒所謀害。
那麼為什麼在安祿山死後,安史之亂仍然持續了好幾年呢?
安史之亂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起發動,叛軍的領導者不止一個
安史之亂顧名思義就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起發動的,針對唐朝的叛亂。
在叛軍當中,安祿山的實力相對較大,安祿山也因為其他的原因知名度較廣,而叛軍集團的副總-史思明的存在感就相對較低。
但這並不代表史思明,在叛軍當中是一個無能之輩。
在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將安祿山殺死以後,安慶緒領導著叛軍繼續與唐軍作戰。
而在安慶緒與唐軍作戰失利之後,史思明將安慶緒殺死,統領剩下的叛軍。
但是史思明也遭遇了和安祿山一樣的問題,都被自己的兒子幹掉了。
於是在這一階段,叛軍由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領導,直到安史之亂被徹底平滅。
內地唐軍戰鬥力偏弱,大唐朝廷內部問題不斷
其實在安史之亂剛開始的時候,唐軍和叛軍打的還是有來有往的。
在某一個時期之內,將叛軍擋在潼關之外。
但是由於唐玄宗剛必自用,以外行指導內行,將長安周邊少有的精銳唐軍葬送殆盡,並順利地把叛軍放入潼關之內,長安也隨之失陷。
在經歷了馬嵬驛之變以後,大唐朝廷開始抽調在西域的精兵,著手收復失地。
唐軍集結了優勢兵力,開始對陣叛軍,卻仍然遭到失敗,來自西域的大唐精兵損失殆盡。
翻來覆去的又打了好幾年才聯合回鶻騎兵,一起將叛軍的所有反抗全部撲滅。
因為唐軍數次慘敗,在安史之亂後期,唐軍實力並沒有比叛軍強
雖然安史之亂發動以後,唐軍及時抽調西北邊軍入關作戰。
但是唐政府政令多出,多次因為非軍事原因造成戰場上的慘敗。
潼關之戰不僅自己弄死了高仙芝,還把當時在關中的軍隊全部敗光,潼關也拱手送給了安祿山。
在靈寶之戰中,哥舒涵所帶的兩鎮邊軍被判軍全殲,當時大唐所能拿出的最精銳部隊,在這一戰當中灰飛煙滅。
在相州之戰,大將李嗣業戰死,鎮北大軍實力大損,士氣不再。
唐朝在北方的戰鬥部隊,數量已經不足以支撐戰事,而在江南地區的軍隊僅能自保而無法用於進攻作戰。
後來不得已借用回鶻軍隊作為突擊力量,逆轉局勢!而這也是唐王朝缺兵少將的一個真實寫照。
要打仗的話不能缺錢,不能缺糧,更不能缺兵,大唐在經歷安史之亂多次損耗之後,可戰之兵已不足矣!
玄宗退位以後,不僅叛軍內鬥加劇,唐軍各節度使也開啟了內鬥模式
唐玄宗在位期間,雖然任用奸臣,處理朝政,但不管在內政還是軍事上,唐玄宗都擁有絕對的掌控力。
然而安史之亂打斷了這一節奏,唐玄宗在太子李亨登基以後,失去權力,逐漸退於二線。
雖然李亨獲得了皇位,但他並沒有獲得軍心。
雖然叛軍連續換了四個領導,極大地削弱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從唐肅宗李亨開始,唐軍各節度使也開始內鬥,自亂陣腳。
在這其中,兵力最多實力最強的朔方鎮和河東鎮鬥得最激烈,並多次因此影響戰鬥。
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大唐朝廷的威信越來越低,皇帝說話越來越不好使。
有的藩鎮聽調不聽宣,有些藩鎮對於作戰任務漫天要價。
迫不得已唐王朝借用回鶻騎兵入中原平叛,而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
這種行為嚴重消耗了大唐王朝的生命力,而愈演愈烈的藩鎮自立,也開始為大唐王朝敲響了喪鐘。
結語: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唐玄宗在潼關之戰保持清醒,手不要伸得那麼長,讓唐軍穩紮穩打,雖說不能短期內平滅叛亂,但是至少可以保證長安不被叛軍占領。
而唐玄宗自己也不會倉皇出逃,被迫弄死自己的愛妃。
然而歷史是殘酷的,大唐軍隊在多次戰鬥當中都有殲滅叛軍主力的機會,然而大唐朝廷不是插手指揮,就是自己殺掉自己的大將,要麼就是自己內鬥,各種表演讓叛軍茍延殘喘長達七年多。
如此作為,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