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想要振興大唐,卻慘遭弒殺!。《網路歷史》

公元907年,大唐帝國正式走向了滅亡。

彼時,唐哀帝李柷因為自即位之初就被朱溫挾持,所以根本不能改變什麼。

至於筆者今天要說的唐昭宗李曄,作為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曾經,勵精圖治,希望恢弘舊業。

不過,天下大勢,不是李曄一個人能決定的。

最終,李曄的努力不僅沒有泛起太大的漣漪,甚至還落下了慘遭弒殺的結局。

具體來說,李曄《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傑、李敏,京兆府長安縣《今陜西省西安市》人。

李曄是唐懿宗第七子,出生於咸通八年《867年》二月二十二日。

咸通十三年《872》四月,李曄被封為壽王。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軍逼近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曄隨侍在唐僖宗左右,得到了後者的器重和喜愛。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唐僖宗駕崩,傳位給李曄。

三月八日,李曄在唐僖宗的靈柩前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

即位後,李曄特別重視儒家學術,精神氣質雄傑英武,有武宗皇帝的遺風。

五月初一,李曄決定任命宣武軍節度使、檢校侍中、沛郡王朱全忠《朱溫》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

雖然朱溫最後篡權奪位,不過,在唐朝末年,朱溫平定黃巢起義有功,這促使李曄必須要加以籠絡。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唐昭宗任命韋昭度為行營招討使,率兵討伐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

同時,李曄令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助討,同時新設永平軍,以王建為節度使,充行營諸軍都指揮使。

不過,楊守亮、顧彥朗各自有一方領地,所以抽不出很多兵力。

更為關鍵的是,王建既然得到朝廷的封地和承認,也就不急著和陳敬瑄速戰速決了,他一邊擴充兵力,一邊收攏人心,後來,王建割據西川,建立了前蜀。

對此,在筆者看來,李曄想要討平割據勢力的態度是沒有問題,但是,在唐朝末年,這些藩鎮各懷鬼胎,即便名義上聽從朝廷的號令,實際上都想著借機擴大自己的勢力。

在討伐西川的同時,朱溫、李匡威、赫連鐸三人上書表示李克用不除,終是國患,因此要繼續攻打李克用。

為了讓這些藩鎮互相消耗,唐昭宗任命宰相張浚為行營都招討,又任命幾個節度使為招討使,組成了一個松散的討伐聯盟,擇日向李克用所在的領地出發。

不過,張浚和朱溫的軍隊也沒什麼進展,反而吃了幾個敗仗。

李匡威和赫連鐸雖然開始時還算順利,但當李克用率領主力部隊趕到後就難以抵擋了。

對此,李曄可謂十分沮喪,因為他一手組建的禁軍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

自此之後,他就更無法削平各地的藩鎮諸侯了。

這兩次失敗後,使唐昭宗的威望損失殆盡。

於是,割據隴右的李茂貞甚至直接嘲諷唐昭宗李曄。

朝廷的一些大臣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也和李茂貞聯合。

景福年間《893年》,李曄與李茂貞發生多次沖突,先後數次出兵討伐,結果連戰連敗。

宰相杜讓能、李溪、韋昭度先後為其所殺。

李茂貞不但未獲罪,反而將逃跑到華州的唐昭宗挾持了。

乾寧三年《896年》年,在幽禁李曄後,李茂貞還殺害了眾多秦王,進一步削弱了唐朝皇室的實力。

乾寧五年《898年》,朱溫占據了東都洛陽,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李茂貞、韓建和李克用建立暫時的聯盟,他們決定寧可讓唐昭宗回到長安,也不能讓他落到朱溫手裡。

唐昭宗回到長安後,差一點被宦官廢掉,公元901年,朱溫來到長安後,派人將實行兵變的宦官們一個個都暗殺了。

誠然,這解決了唐朝後期宦官幹預朝政的問題,不過,藩鎮的進一步坐大,也為唐朝的滅亡敲響了喪鐘。

最後,在被朱溫挾持後,李曄被迫加封他為梁王。

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溫要求李曄遷都洛陽,這也是朱溫勢力的核心區域。

而這,自然是效仿曹操迎奉漢獻帝,並遷都許昌的行為。

不過,曹操一直沒有弒殺漢獻帝,而開啟五代十國歷史的朱溫,則沒有這麼多的顧忌。

朱溫也擔心唐昭宗再次成為自己對手的招牌,就對他下了殺手。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唐昭宗正在皇宮安歇,朱溫的手下蔣玄暉和史太帶領一百多人深夜來到宮殿。

聽到有人尋找自己,唐昭宗急忙起身,卻還是難逃史太等人的屠刀。

唐昭宗弒殺的時候,時年三十八歲。

天祐元年《904年》二月二月二十日,李曄被葬於和陵,群臣上謚曰聖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

總的來說,唐朝末期已經病入膏肓,年輕的唐昭宗顯然不能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