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高仙芝死守潼關,擋住了安祿山大軍,為何唐玄宗要殺了他們。《網路歷史》

安史之亂能持續長達八年,與李隆基的昏庸決策密不可分。

安史之亂爆發後,雖然安祿山利用自己手中的三鎮兵馬,迅速奪取了河北、洛陽等地,但在潼關,卻遭遇了困境,面對堅守不出的潼關守軍,他無計可施。

只要潼關不失,即可確保長安無憂。

從當時情況看,封常清、高仙芝堅守不出,守住潼關不成問題,這樣長安也不會落入安祿山之手。

之所以敢下這個結論,主要基於這3點:

一是潼關是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安祿山想要突破數萬大軍駐守的潼關,難度相當大。

二是勤王的軍隊正迅速趕來,只要潼關再多堅守一段時間,郭子儀、李光粥等人的兵馬就會趕到。

到時唐軍會取得人數上的優勢,還會讓安祿山腹背受敵,擊敗安祿山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即使無法打敗安祿山,但也能增強潼關的守衛力量,確保潼關不失,這樣唐軍能以潼關為基礎,等待機會伺機反攻。

三是若在潼關止步不前,安祿山軍隊的士氣必會受到打擊,再加上當時安祿山身體狀況堪憂,安祿山軍隊可能會出現動亂,這會挫傷安祿山軍隊的戰鬥力,也會為唐軍的反攻提供良機。

可以看出,若李隆基堅守封常清、高仙芝的防禦策略,既能防止安祿山繼續擴大戰果,唐朝可以以此為基礎,伺機反攻。

但唐玄宗卻做了一個昏庸決策,他殺了封常清、高仙芝,並讓哥舒翰接替二人,主動出擊征討安祿山。

哥舒翰得到唐玄宗命令後,是哭著出戰,最終慘敗安祿山。

他率殘兵逃回後,準備整頓兵馬繼續和安祿山周旋時,士兵的不滿情緒爆發了,他們綁縛了哥舒翰,主動向安祿山投降了,就這樣,潼關兵不血刃的落在了安祿山手中,失去屏障的長安,也隨即落在了安祿山手裡。

哥舒翰雖然輸給了安祿山,但他利用剩下的兵馬依然能夠守住潼關,可是因為唐玄宗冤殺了封常清、高仙芝,讓士兵心懷不滿,哥舒翰兵敗後,更證明了封常清、高仙芝的策略正確,這讓士兵的不滿情緒徹底爆發,他們臨陣倒戈投降了安祿山。

士兵之所以臨陣倒戈,投降安祿山,與唐玄宗殺封常清、高仙芝有密切關系。

但讓人疑惑的是,唐玄宗不滿封常清、高仙芝的防禦策略,可以下命令讓他們主動出戰,或者將他們撤換,為何要殺了他們?

我覺得主要是基於這三點原因:

一是唐玄宗痛恨二人。

安祿山起兵後,封常清、高仙芝率兵抵抗安祿山,但屢戰屢敗,丟失了洛陽在內的大片土地。

唐玄宗沒有意識到,唐軍之所以慘敗,是因為軍隊疏於訓練,戰鬥力下降導致的,而他將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將領無能。

封常清、高仙芝二人在潼關堅守不出,更讓唐玄宗認為他們怯戰、無能,這讓急於平叛的唐玄宗極度不滿,正是因為唐玄宗的這種不滿情緒,使他想殺掉二人,以儆效尤,同時還有泄恨的因素。

二是遭受他人誣告。

封常清、高仙芝二人退守潼關後,逐漸失去了唐玄宗的信任,唐玄宗派去了邊令誠去監督二人。

邊令誠不但使一個奸佞小人,更與高仙芝有舊怨,他利用這個機會大做文章,上書誣告封常清、高仙芝盜減軍糧,貪污給將士的賞賜等,唐玄宗未經調查,下詔書將二人殺害在了軍營。

這一殺,不但使自己失去了兩個心腹大將,還激起了將士的怨恨,也導致了唐軍慘敗,潼關、長安失守等。

三是唐玄宗的昏聵。

唐玄宗早期是一個明君,這點毋庸置疑,他不斷打擊政敵,精心治理國家等,開創了開元盛世,但是後來,他沉迷酒色,荒廢國事,任用奸佞等,使國家開始走下坡路,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唐玄宗他重用的安祿山、楊國忠等奸佞,更是引起安史之亂的導火索,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依然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還依然重用邊令誠等奸佞,使他能夠以公謀私,陷害高仙芝等人,而唐玄宗年老昏聵,對此事沒有明朝秋毫,就貿然處死了自己依仗的軍隊將領。

還有,唐玄宗對安史之亂的局勢也缺乏正確判斷,他低估了安祿山軍隊的戰鬥力,也高估了唐軍的戰鬥力。

他認為唐軍的失敗,主要過錯在將領身上,依然樂觀的認為唐軍可以輕易的平定叛亂,正是抱著這種想法,他殺了不主動出戰的兩個將領,同時下令讓繼任者哥舒翰主動出擊。

因為這一個昏庸決策,讓安祿山迅速拿下了潼關和長安,同時壯大了叛軍的實力,使整個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時間,給國家和百姓和造成了深重災難,也使盛唐自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