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不掌權,又幫助李隆基除掉衛後,為何李隆基要殺了她?《網路歷史》

唐朝出了幾個特別有權勢的女性,武則天,衛後和太平公主,身為罪臣之女的上官婉兒,她的命運與這幾個女人息息相關,她的不幸、悲劇和輝煌,都是拜這幾個女性所賜,即使她的死,也沒能拜托她們的影響。

上官婉兒是唐朝重臣上官儀的孫女,武則天當上皇後後,由於太過強勢,讓李治心生害怕,所以他與上官儀商議要廢掉武則天的皇後。

這件事被武則天發現後,廢後之事不但黃了,上官儀也成了武則天打擊的對象。

以武則天心狠手辣的做事風格,上官儀自然逃不掉一死,還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也受此事牽連,淪落為奴。

雖然上官家族遭遇了不幸,但豪門底蘊依在。

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給了她很好的教育,再加上上官婉兒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她十幾歲就『能詩會文,明達事理』,此事被武則天知道後,特意召見了上官婉兒。

經過親自測試,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的確才貌出眾,所以將上官婉兒留在身邊任用。

雖然武則天是上官婉兒的殺父仇人,但為了改變命運,再不至於落得淪落為奴的下場,上官婉兒極力討好、巴結武則天,再加上自身才華出眾,寫得一手好詔書,這讓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愈加寵信。

武則天當上皇帝後,上官婉兒開始替她掌管百司奏表,有時還參與一些朝政事務,這讓上官婉兒手中有了權勢。

但在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她卻陷入了立嗣的苦悶,她在立兒子和侄子之間猶豫不決。

最後雖然她決定讓兒子繼承皇位,但朝中大臣張柬之等人怕再生變故,發動了『神農政變』,逼迫武則天讓位,並扶持李賢做了皇帝。

這次大的變動反而讓上官婉兒因禍得福,更加具有權勢了。

上官婉兒才貌雙全,能力出眾,也讓唐中宗很青睞她。

他繼位後,不但讓上官婉兒繼續起草詔令敕書等,還將上官婉兒封為了昭儀。

但唐中宗也是一個怯弱無能之輩,權力都落在了衛後和安樂公主手中,久經官場的上官婉兒自然明白誰是她的靠山,她很快站在了衛後一邊,衛後也很倚重上官婉兒,這樣讓上官婉兒手中的權勢不斷增大,到了可以左右朝廷事務的地步。

即便如此,上官婉兒還不滿足,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將和自己有私情的武三思引薦給了衛後,很快武三思和衛後廝混在一起了。

後宮的風言風語的不斷傳出,但唐中宗卻渾然不知,還將武三思視為心腹,給了他很大的權力。

武三思可以不受任何的約束的出入皇宮,這為他和衛後廝混提供了便利。

為後和武三思攪和在一起後,她們的權勢自然就更大了,上官婉兒也為她們助紂為虐,做了不少惡事,尤其是她們為了爭奪皇位,聯手害死了太子李重俊。

武三思、衛後等人為了爭奪皇位,提議唐中宗將安樂公主封為『皇太女』,這樣唐太宗百年之後,安樂公主可以接替他的皇位,雖然被唐中宗拒絕了,但此事卻引起了太子李重俊的緊張。

太子為了鞏固自身權力,被迫起兵除賊,他殺掉了武三思,但在誅殺武三思的過程中,不慎讓上官婉兒逃掉,她跑到後宮誣告太子謀反,唐中宗派兵誅殺了太子。

武三思是一個禍國殃民之輩,他的死是一件合乎民心之事,但上官婉兒誣告太子謀反,導致太子被唐中宗殺害,這讓她站在了李唐宗室的對立面,大家都將她和衛後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將她們除之而後快。

此事也讓上官婉兒意識到,衛後遠沒有武則天那麼強大,所以她為了自保,開始兩面討好,逐漸與太平公主走近了。

不久衛後和武三思的事,遭人告發敗露,這讓平白受辱的唐中宗怒不可遏。

衛後害怕遭唐中宗懲罰,所以和安樂公主合謀殺害了唐中宗。

唐中宗死後,衛後準備奪權,她命令上官婉兒起草遺詔。

上官婉兒為了不得罪李唐宗室,主動去找太平公主,和她一起商量遺詔內容。

商量之後,上官婉兒擬定了遺詔,內容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傳位於中宗幼子李重茂;二是讓衛後攝政;三是讓相王李旦輔政。

這個看似兩邊都討好的遺詔,但實際上讓兩邊都不滿,因為他們都想大權獨攬。

衛後率先改了詔書,將相王李旦的輔政改為了太子太傅,這樣衛後就可大權獨攬。

但此事卻讓李唐宗室不滿,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政變,誅殺了衛後一黨。

但上官婉兒卻是一個特殊的人,她既是衛後一黨,又與太平公主關系密切,甚至在後期開始倒向太平公主。

為此,有大臣為上官婉兒求情,希望李隆基放過上官婉兒,但李隆基執意殺了上官婉兒。

李隆基之所以殺上官婉兒,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上官婉兒做了很多惡事,讓李唐宗族不滿和蒙羞,他這樣做有助於得民心。

其次上官婉兒能力出眾,將她留下,定會成為太平公主的左右手,遲早會成為李隆基的心腹之患,所以李隆基知道上官婉兒留不得,於是在誅殺衛後一黨時,也一並將上官婉兒誅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