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一生為什麼鐘愛建大佛。《網路歷史》

佛教認為大佛神通廣大,功德四方。

唐代能修建如此巨大的佛像,離不開統治者的大力支持、信眾的募捐、僧人的供養以及特殊時期出於政治目的,頒佈的修建大佛的政策。

在武則天統治時期頒《大雲經》於天下,下令全國各州修建大雲寺,鑄造大佛像,很多鐵佛寺也因此更名為大雲寺,因而在這一時期大佛信仰比較盛行。

修建巨大的佛像需要雄厚的財力作支撐,統治者起著重要的作用。

《象教皮編(六卷全)》曰:『龍朔初高宗幸並州童子寺,大像高十七丈,後遣使送袈裟其像放大光明(並出釋氏通鑒)』高宗下令為高十七丈的巨佛進行裝飾,使大佛像更為莊嚴神異。

《大唐西域記》卷5中載:『自古至今,諸王、豪族,凡有舍施,莫不至止,周給不計,號大施場。

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緒,篤述惠施,五年積財,一旦傾舍,於其施場,多聚珍貨。

初第一日,置大佛像,眾寶莊嚴,即持上妙奇珍,而以奉施……從此之後,諸國君王各獻珍服,嘗不踰旬,府庫充仞』王公、貴族組織施舍義捐,花費五年的時間積累財富,用於修建佛寺、鑄造大佛像。

耗費了如此多的時間、財力鑄造大佛像,可見統治者對大佛像的重視。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匯考》卷2載,『嗣聖十七年(即太後久視元年)……按張廷珪傳,武後稅天下浮屠錢,營佛祠於白司馬坂,作大像』武則天征收天下浮屠錢,營建佛祠、鑄造大佛像。

這一時期大佛信仰的發展離不開統治者的推崇與支持,修建寺塔、鑄造大佛像、組織僧人翻譯佛經等需要國家統治者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

武則天當政之後采取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出現經濟持續發展的情況,並且在這一時期銅鐵鑄造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了統治者在經濟上支持、冶煉技術的提升,大佛信仰在武周時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參天臺五臺山記》卷2中載,『廿九日(乙巳)天晴,清祥座主齋,令見師舍利日記,懸師影供齋丁寧也。

即出大門向赤城寺,拜大佛殿彌陀丈六像,智者大師參此大殿,於佛前入滅,令禮燒香感淚先下,次參懺法堂燒香』經中大師參拜佛殿大像、燒香祈禱的舉動,體現了對大佛虔誠的信仰。

《續高僧傳》卷20中載,『釋惠仙,姓趙,河東蒲阪人。

幼懷出俗,緣故淹留,年登不惑方果前願,既出家後隨方問津,雖多涉獵,然以華嚴涅槃二部,為始卒之極教也……所以執卷自隨有若雙翼,或有言晤披而廣之……寺有大像制過十丈,年載既久埃塵是生,棟宇頹落珠璣披散,遂控告士俗更締構之』經書中記載了釋惠仙高僧精通華嚴和涅槃二部經書。

他積極向民眾宣傳這兩部經書中的神異,對其虔誠的信仰,能給信眾帶來較高的利益。

高僧還主持了寺廟中大像的修繕工作。

以上史料表明僧人積極參拜、供養、修繕大佛,推動著大佛信仰的發展,使得大佛信仰成為佛教信仰中一種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態。

在僧人的積極推崇下,大佛信仰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信眾為求得庇佑,誦讀佛經、朝拜大佛、募捐建造佛像,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身的虔誠信仰。

《釋氏通鑒》卷6載:『武德三年,先是沙門寶證,於普救寺,創營彌勒大像百丈,萬工才登其一而證逝,眾請積繼之……積乃脩建十年,雕妝竝畢,道俗欣慶』經書中記載了高僧寶證在普救寺主持建造百丈彌勒大佛的工程,然而工程未完成該高僧圓寂了。

信眾請求繼續開展大佛的修建,在其支持下,最終在十年後完成了大佛的修建。

據《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卷2載:『募塑大佛像,鼓山大殿東尊佛像,方四十載,乃為蟻所壞……監院成源,始發意鑄鐵佛,以垂永久……凡四眾人等,於尊像之前,燒香散華,禮拜供養』信眾募捐的大佛像,歷經四十年後被螞蟻毀壞,在眾議後又重新修造了新佛像。

信眾在佛像前參拜、供養以及出資修繕大佛的舉動,都反映了其對大佛的敬仰與渴求庇佑之心。

信眾的朝拜與募捐,推動著大佛信仰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大佛信仰這種文化形態在佛教文化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魏晉南北朝至唐建立以及唐後期安史之亂,將近四五百年的動蕩時期,戰火不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佛教的各種學說滿足了當時百姓精神慰藉的需求,同時也鞏固了唐王朝的統治。

唐代大佛信仰的發展,對當時統治者、百姓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鞏固統治、穩定社會秩序

大佛信仰滿足了統治者鞏固統治的需要。

統治者支持佛教的發展,修建寺廟,鑄造了許多大佛像,這一舉動是服務於當時的統治目的。

法藏與《金獅子章》中載:『統一而強大的王朝不僅能容納宗教存在,而且扶植宗教創新,利用宗教為鞏固自身的統治服務』。

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為制造登位稱帝的輿論環境及奪取李唐江山制造一種神學預言,頒《大雲經》於天下,在天下各州置大雲寺,鑄造大佛像,吸引了大量信眾前來朝拜。

大佛信仰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得到了發展,同時為其統治提供了合法化保障。

大佛信仰有利於慰藉百姓心靈,穩定社會秩序。

魏晉南北朝至唐及唐朝中後期,四五百年的分裂動蕩時期,百姓生活流離失所。

信眾誦讀佛經、拜謁大佛,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身的虔誠信仰,以求得神靈庇佑及精神解脫。

大佛信仰使得民眾精神上得以減脫並減少引發社會動亂的危機。

郭紹林的《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載,『民間的崇佛其虔誠程度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大佛信仰的發展,給了廣大民眾一個精神慰藉。

提高佛教文化的認識水平

謝山的《唐代佛教興衰研究》載,『大佛宣示了佛教的存在,同時又給教徒一個朝拜的場所。

大佛還影響了佛教的教派與教義的發展,佛教的八大宗派在唐代漸次確立並定型;八大宗派的形成又推動了全社會的佛學信仰』。

修建大佛是佛教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吸引大量信眾前來朝拜,上至皇室官員,下至僧侶百姓。

在他們的積極推崇下,大佛信仰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作為佛教文化的重要形態,又進一步推動了佛教文化的發展。

現存的一些大佛對於當代精神文明建設、宗教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析大佛信仰在唐代盛行的原因既要考慮當時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如統治者政策、信眾的募捐,也要考慮歷史文化延續方面的因素,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理解今天佛教文化形態不斷得到發展的原因。

認識古代大佛信仰的基本形態,有助於了解人類在發展中生活風貌。

大佛信仰在古代印度及中國都有流傳。

這種信仰的重要內容在佛教經典中有所記載,在歷史留存下來的壁畫、佛教作品、寺廟造像等遺跡中都有展現,體現了當時人類精神生活風貌,為未來佛教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及借鑒。

耗費人力、物力,加重百姓負擔

限於當時生產力低下的狀況,修建大鐵佛頭、大佛像會損耗巨大的人力、物力,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針對武則天時期大造佛像,狄仁傑上書說,『今之伽藍,制過宮闕,窮奢極壯,畫繢盡工,寶珠殫於綴飾,環材竭於輪奐。

工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來,終須地出,不損百姓,將何以求?生之有時,用之無度,編戶所奉,常若不充,痛切肌膚,不辭箠楚』這一記載描述了當時修建寺廟、巨大的佛像極盡奢侈,規模比宮廷還要宏偉。

巨大工程耗費的財力終究取自於人民,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匯考》卷2曰:『按張廷珪傳,武後稅天下浮屠錢,營佛祠於白司馬坂,作大像,廷珪諫以為,傾四海之財,殫萬民之力,窮山之木為塔,極冶之金為象,然猶有為之法,不足高也,填塞穴,覆壓蟲蟻,且巨億計工員窮窶,驅役為勞,饑渴所致,疾疹方作。

又僧尼乞匃自贍,而州縣督輸,星火迫切,鬻賣以充,非浮屠所謂隨喜者,今天下虗竭,蒼生雕弊』大臣張廷珪認為,傾盡全國之力投入到建設佛塔、大佛像導致百姓賦役沉重、疾病橫行。

各地州縣官員為了完成朝廷下達的任務,買賣交易以充實朝廷所需,使得民不聊生。

有些大臣已經意識到修建巨大的佛像和佛寺終會勞民傷財,引發社會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