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則天還狠的歐洲女皇,為稱帝虐殺親生兒子,被推翻後貧病而死。《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武周女皇武則天的眼中隻有權力、沒有親情,但凡是反對她的人都會遭到殺害,真可謂六親不認、冷酷絕情。

無獨有偶,在千餘年前的歐洲也有一位相似的『狠角色』,為了稱帝竟然虐殺自己的親生兒子,狠毒程度甚至要超過武則天。

這個『狠角色』,便是歐洲首位女皇帝、東羅馬《又稱拜占庭》伊蘇裡亞王朝末代皇帝伊琳娜。

伊琳娜女皇畫像

伊琳娜是雅典貴族之女,生於753年,年僅16歲時嫁給東羅馬太子利奧,並在2年後為他誕下一子《即君士坦丁六世》。

775年,東羅馬皇帝《註:東羅馬皇帝的正式稱呼為『巴塞勒斯』》君士坦丁五世在征討保加利亞前夕駕崩,太子利奧繼承,是為利奧四世,伊琳娜被冊立為後。

利奧四世在位時,繼續推行祖父利奧三世、父親君士坦丁五世施行的『毀壞聖像運動』《聖像是東正教的傳統藝術品,以壁畫、鑲嵌畫或畫板畫等形式表現神靈、聖者及聖跡》,禁止國民供奉聖像,並焚毀大量的聖像藝術品。

然而利奧四世的舉動遭到普遍的抵制,就連皇後伊琳娜都在宮中私藏聖像,讓皇帝異常憤怒。

『毀壞聖像運動』

利奧四世在位5年間國事多艱,不僅推行的『毀壞聖像運動』屢遭抵制,而且還多次遭遇兄弟們的背叛和外敵的侵擾,讓他操碎了心。

利奧四世為了解決問題,經常沒日沒夜地處理政事、巡視四方,甚至還多次領兵作戰,結果嚴重地損害了身體健康,最終在780年征伐保加利亞前夕病逝,終年才30歲。

利奧四世臨終前,宣佈傳位給太子君士坦丁,但鑒於他的年紀太小,便又頒佈遺詔,指定由皇後伊琳娜作為君士坦丁的唯一監護人,在幼主成年前代替他攝理國政。

就這樣,先前備遭冷遇的伊琳娜『咸魚翻身』,以太後身份執掌國政,成了帝國實際上的當家人。

伊琳娜深知『毀壞聖像運動』的危害性,若繼續推行這項政策,則永遠無法彌合國民內部的對立情緒。

為此,伊琳娜和支持聖像派妥協,並與教皇哈德良一世在尼西亞舉行會晤,以討論敬拜聖像在教會中地位等問題,史稱『第二次尼西亞會議』《787年》。

此次會議肯定了聖像的重要性,制止對聖像的破壞活動,但同時規定聖像不可以被當成神來崇拜。

9-11世紀東羅馬帝國疆域圖

伊琳娜的舉動雖然有助於消弭國民間的對立情緒,但卻遭到頑固派貴族,尤其是外省和小亞細亞貴族們的強烈反對。

與此同時,小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也逐漸長大成人,對於母後專政、自己無權的現象非常不滿,為此開始和反對太後的勢力暗中勾結,準備搶班奪權。

雖然伊琳娜牢牢地控制著首都一帶的軍隊,但她深知,若自己緊抓住權力不放的話,必然會引發大叛亂,將國家拖入戰爭的泥潭之中。

為了避免這極度糟糕的情況發生,伊琳娜無奈宣佈『歸政』給兒子,時在790年。

經過這場變故,伊琳娜與君士坦丁六世間的母子親情蕩然無存。

君士坦丁六世親政後,不僅再度施行『毀壞聖像運動』,並且還在國內推行一系列殘暴政策,由是引得國內怨聲載道。

不僅如此,在對外征伐方面,君士坦丁六世也是屢吃敗仗,先後慘敗於薩拉森人、保加利亞人之中,令帝國尊嚴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先前擁護他的派系,轉而希望由皇叔凱撒·尼克弗羅斯來繼位,而君士坦丁對此的回應,則是殘忍地戳瞎尼克弗羅斯的眼睛。

君士坦丁六世《前排左四》在位時以殘暴著稱

君士坦丁六世的暴行引發大規模的反抗運動,而先前的『鐵桿』支持者-亞美尼亞人,也加入其中。

與此同時,君士坦丁六世在沒有得到大牧首同意的情況下,宣佈廢黜皇後瑪利亞,並迎娶情婦塞俄多特,由此讓他失去教會的支持。

小皇帝的種種倒行逆施,作為母親的伊琳娜看在眼中,非但沒有感到憂心忡忡,反而是大喜過望,因為她此時正在醞釀一個大膽的計劃:廢黜皇帝,然後自立為女皇!

797年4月,就在君士坦丁六世準備出兵征伐阿拉伯人的前夕,伊琳娜策動禁衛軍發動政變,將暴君刺瞎雙眼並幽禁起來,不久後將他處死。

事後,伊琳娜宣佈自立為帝,就此成為歐洲第一位女皇帝。

然而伊琳娜雖然登上帝位,但她的統治基礎很不穩,反對者依然大有人在。

在這種情況下,伊琳娜竭力拉攏稱霸西歐的法蘭克皇帝查理《即查理大帝》,甚至試圖和他結婚,並得到後者同意。

伊琳娜女皇《左》與查理大帝

然而伊琳娜的計劃遭到貴族們的普遍抵制,他們不願看到帝國被天主教徒統治的局面發生,為此在802年10月發動政變推翻伊琳娜,並擁立財政大臣尼基弗魯斯為帝。

伊琳娜被推翻後,先後被流放到王子島、萊斯沃斯島,靠紡紗艱難度日,生活異常貧苦。

次年8月9日,貧病交加的伊琳娜死在萊斯沃斯島,終年51歲。

史料來源: 《拜占庭帝國通史》、《牛津拜占庭史》、《西歐中世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