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謂『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如果把社會比作一個大舞臺,那麼生活在世間的每個人,便都是這座大舞臺上的演員,而帝王尤其如此。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上,曾湧現出很多『影帝級』的帝王,而唐宣宗李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憲宗第十三子,即位前被封為光王,生母為孝明鄭皇後。
鄭氏因為面相好,被相士預測將來能生下天子,所以被久懷異心的浙西觀察使李錡納為侍妾。
李錡將鄭氏娶進門後,便一門心思做起了皇帝夢,並因此舉兵造反。
然而李錡的反叛事業沒堅持多久,便被朝廷軍隊平定,最終落得個被腰斬的結局。
鄭氏本是李錡的侍妾,後被沒入宮廷
李錡伏誅後,鄭氏以罪臣家眷的身份被沒入宮廷,以宮女的身份服侍郭貴妃,沒少遭到後者的凌辱。
好在鄭氏姿色甚美且命足夠好,在郭貴妃的身邊侍奉沒幾年,便被唐憲宗看中並臨幸,不久便生下皇子李怡。
昔日的丫鬟一躍而成為皇帝的愛妃,並且還誕育皇子,郭貴妃的心中難免妒火中燒,為此經常利用權勢欺凌排擠鄭氏母子。
由於自幼在郭貴妃及其子女的欺凌、敵視中長大,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安全感的李怡,早早地便養成沉默隱忍的性格,宮裡宮外的人不了解實情,還以為他是個傻子。
但在實際上,李怡非但不傻,反而是個聰明絕頂之人《『帝外晦而內朗,嚴重寡言,視瞻特異。
幼時宮中以為不慧』見《舊唐書·卷十八下》》。
唐憲宗最終被宦官所殺
唐憲宗晚年因為經常服用長生藥,由此性情變得暴躁易怒,並經常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引得宮中人人自危。
在這種情況下,內常侍陳弘志等人便將他弒殺,時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
憲宗遇弒後,太子李恒即位,是為唐穆宗,生母郭貴妃晉升為太後,並由此頻頻插手政事,幹涉後宮事務,行為比之前更為囂張。
穆宗駕崩後,他的三個兒子李湛《敬宗》、李昂《文宗》、李炎《武宗》相繼即位,而郭太後則晉升為太皇太後,繼續在幕後操縱朝政。
從穆宗即位到武宗駕崩,郭氏在太後的位子上坐了26年時間,期間出於嫉妒、防范心理,動輒便敲打鄭氏母子,屢屢給他們『小鞋』穿。
而穆宗父子四人受郭氏的影響,對李怡也是懷有深深的敵意。
郭太後及其子孫經常欺凌、排擠鄭氏母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怡為求自保,便開始裝啞巴,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以一副癡呆、愚笨的形象示人,不僅兄弟姐妹笑話他,就連晚輩們也拿他逗樂。
比如,文宗在位時,曾多次在十六宅《唐末諸王聚居的第宅》舉行宴會,席間經常拿李怡取樂,引誘他說傻話,並戲虐地稱呼他為『光叔』。
諸王見皇帝如此,也紛紛跟著起哄,尤其是皇弟李瀍《即武宗李炎》最來勁,對李怡最沒有禮貌《『歷大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遊處,未嘗有言。
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強誘其言,以為戲謔,謂之‘光叔’。
武宗氣豪,尤不為禮』引文同上》。
但不管遭到怎樣的羞辱,李怡都不發怒,臉上總是一副麻木癡呆的表情,並由此躲過一次次殺身之禍。
李忱為避禍,裝傻30多年
會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長期服用丹藥中毒,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
此時,大宦官馬元贄為了掌控朝政,經與同僚們商議後,便將貌似白癡的李怡扶上監國之位,成為實際上的皇帝《此後改名為李忱》。
李忱既然大權在握,便不需要再繼續偽裝,因此形象由癡呆愚笨,立時轉變為威嚴果決,令文武百官無不訝異,而擁立他的宦官們也是後悔不迭。
不久,武宗駕崩,李忱正式登基為帝,是為唐宣宗。
李忱登基後,一方面尊立生母鄭氏為太後,並給予她等同於郭太後的地位和威儀,另一方面則打擊報復唐穆宗的子孫,並處處壓抑郭太後的權勢,以報當年被羞辱之仇《從憲宗在位時開始,鄭氏母子被郭貴妃等人欺凌超過30年》。
兩年後,郭太後在興慶宮不明不白的死去,坊間盛傳乃是宣宗蓄意為之。
唐宣宗是晚唐頭號明君,號稱『小太宗』
宣宗雖然難以擺脫暗害嫡母的嫌疑,但在治國理政方面,卻是位難得的明君。
李忱在位13年間,一度中興帝國,開創『大中之治』,由是被後人譽為『小太宗』,堪稱晚唐頭號明君《『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見《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九》》。
唐宣宗晚年癡迷於金石藥,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開始,便接連服用太醫李元伯獻納的仙丹,由此導致中毒,身體狀況愈發糟糕。
三個月後,病入膏肓的唐宣宗駕崩,終年50歲,皇位由太子李漼繼承,是為唐懿宗。
由李漼開始,唐朝的政治日益敗壞,國勢一年不如一年,最終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走向崩亡。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