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除了藩鎮之外,其他方鎮根據地理位置及其與中央的關系可分為三大類型。
一是中原防遏型藩鎮。
相當於今河南、山西、江蘇等地,主要有汴宋、武寧、忠武等十鎮。
他們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牽制、扼制河朔型藩鎮;二是保障運河運輸線,實際上也就是保證唐中央政府的財源。
二是邊疆禦邊型藩鎮,主要是為了防遏西北、西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入侵而設置的,轄區涉及今兩廣、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寧夏的廣大地區。
三是東地財源型藩鎮。
轄區涉及今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廣大地區。
這裡是唐政府駐兵較少的財富來源地。
這三種類型的藩鎮割據性較弱,大體上還服從中央的政令。
但也不時發生叛亂,與中央對抗。
另據王援朝研究,他認為藩鎮的類型應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
割據局面之所以長據延續,其原因在於。
中央方面:沒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消滅方陣,隻是設法自衛而已。
唐德宗在位後期,已經著手從財政、軍事、行政各方面加強皇權。
如擴建神策軍,這支聽命於皇帝的軍隊到德宗末年已達 20 萬,其中一部分守衛京師,一部分派駐西北邊境,因此,朝廷的軍事權力在保衛京師及對外防務方面負起了責任。
同時,唐德宗通過派遣宦官監軍使,加強監軍使的權限,加強了他本人與服從中央政令的方鎮之間的聯系。
經濟方面:德宗朝開始實施兩稅法《後面講》,並使沿運河的各方鎮聽命於中央指揮,保證東南財源暢通。
但是唐德宗的作為有利也有弊。
他強化君權,全神貫註於朝政,不信任大臣,轉而重用宦官,他使宦官第一次掌握了帝國的中央軍隊。
經濟上他接受地方長官的巨額『上貢』,使百姓受害。
唐德宗加強皇權,增加收入的措施為唐憲宗實施削弱藩鎮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礎。
可惜,憲宗在位 15 年過早地被宦官殺了。
軍事方面:沒有史料證明唐肅宗是不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的時候想出這個主意,但是他確實幹了。
這個軍隊隻有一個原則:找最能打的軍隊,招最忠誠的人兒。
唐肅宗看中了之前守衛邊疆的神策軍,這支從茫茫大西北走來的軍隊《安史之亂唐玄宗勒令西北邊境軍隊進京勤王》,走向中,原走丟了自己的領地,走進了唐肅宗的心裡,唐肅宗一拍桌子,就是這支了,我很中意他。
這樣這支軍隊便從戍邊軍隊一躍成為拱衛京師的精銳部隊,事實證明唐肅宗的眼光並沒有看錯,日後這支軍隊便成為了唐肅宗手中的利劍,這支軍隊的首領也是不得不提的晚唐重要人物,魚朝恩《宦官》。
這也奠定了之後這支隊伍的首領便全是宦官,從而也解釋了為何宦官在晚唐時期為何有著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權力,在晚唐那個動蕩的年代有兵便是權力,說簡單些也可以把這些宦官理解為割據一方的軍閥。
扯遠了,言歸正傳。
唐朝的皇帝自此有這支軍隊,那可是翻身做了主人。
除了吃飯睡覺便隻剩下打藩鎮了。
政治方面:這個時段的唐朝政治上可以說是十分的混亂的一段時間,壞的時候好像明天就要國破家亡,好的時候又讓人覺得自己還能再撐五百年。
這個時代的鮮明特征便是宦官權力無限的膨脹,一度可以廢立皇帝和掌握皇帝的生死《明朝宦官權力雖大但隻需要皇帝的一句話便是灰飛煙滅》,好的皇帝存在時便可以掌握全局,當出現的皇帝是軟弱無能的時候便是任人擺佈,如:唐順宗、唐敬宗、唐文宗等都是由宦官所害,宦官之害可見一斑。
內宮不太平,自然外朝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黨爭、腐化嚴重。
對外征重稅,民變四起,但關系到各個地方的吃飯問題,平叛的力度和速度都是十分的迅速的。
但如果都是苛政和重稅,那唐滅亡的時間還得再往前推一些,但顯然是沒有的,在此期間唐朝推出十分多的經濟改革,其中較為突出的人,如:劉宴。
他改革了榷鹽法、漕運、常平法。
使得大唐王朝得以喘息延續,還有著許多的牛人在幫助著唐王朝的壽命進行延長,如:宰相李德裕、武將張仲武等人。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削弱了的中央王權,與處於自治或半自治狀態的藩鎮之間得以維持了一個較松散的、也較穩定的結構,並維持了一百餘年,直到黃巢起義才打破這樣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