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喝醉後為一小國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發展成世界強國。《網路歷史》

公元1784年,日本有一位農夫在田間耕作時發現了一塊金疙瘩,清洗之後發現是一枚金印,印章上面刻著『漢委奴國王』五個漢字。

當然了,農夫並不認識這些的文字,不過他認為這枚金印肯定來頭不小,因此收藏於家中,想當成傳家寶流傳後世。

然而百年之後,這枚金印被其後人捐獻給了國家,這才揭開了金印的歷史背景。

時間回到東漢末年,當時的日本由數個大小不一的部落組成,是典型的部落社會。

不過時代在進步,許多部落開始聯盟合體,因此部落之間也就形成了對抗。

其中有一個較大的部落為了能夠在對抗中獲得勝利,就派出使者出海尋找靠山,結果聯系上了東漢王朝。

當時的東漢皇帝光武帝對此表示非常歡迎,表彰了部落使者朝見的誠意,同時授予金印,賜名『倭』。

從此,倭國誕生。

作為一個小國,此後也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

對於現代人看來,『倭』這個字似乎充滿了蔑視。

其實這是錯誤的,從古漢語的角度來看,倭字由人字旁加一個委字組成,在古代『委』是順從的意思,加上人字旁,就代表順從的人,本身是一個褒義。

這正好符合當時倭國對漢朝的崇拜順從之情。

其實『倭』這個字在古代的使用頻率很高,許多人名以及山河的命名中都帶有這個字,比如魯宣公的名字,吉林的倭肯河,新疆的倭赤縣等皆是如此。

時過境遷,倭國在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之後逐漸強大,對當初光武帝『倭』的賜名有了誤解,認為這是在嘲笑他們的身材矮小。

此外到了隋唐時期,倭國開始崇尚太陽文化,因此想改名日本。

這一點在許多古籍中都有體現。

比如《隋書·東夷傳》中,倭國派遣使者時提出『日出之國』的概念,因此想改名日本,但遭到了拒絕。

《新唐書·日本國傳》中又載,倭國曾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訴說了倭國學習漢文化後開始討厭『倭』字,希望改名日本的提議。

但這個提議很快就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絕。

原因非常簡單,『日本』二字的含義就是『日出之國』,這顯然是在搶大唐朝的風頭,李世民如何能夠答應?

這次倭國沒有服軟,而是直接和唐朝斷交,直到武則天時期才重新恢復來往。

有趣的是,之前屢次提出改名的提議遭到拒絕後,這次竟然得到了武則天的認可。

武則天的情況真的不用過多介紹了,她荒唐又勤勉的一生確實頗具傳奇色彩。

《史記正義》載,公元702年,也就是武則天成為皇帝的12年後,倭國想恢復關系,於是派遣使者覲見武則天。

之前一直處於斷交狀態的倭國突然轉變態度,讓武則天非常高,為此大擺筵席宴請使者。

席間鼓樂齊鳴,歌舞升平,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大家開懷暢飲,談天說地好不熱鬧。

酒過三巡之後,眾人也有些醉意。

日本使者見時機成熟,連續提出了幾個請求,比如派遣學子前往大唐學習,增加貿易來往等。

當然,改名日本的提議也再次被提出。

倭國使者其實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沒想到醉酒之後的武則天一口答應了下來,這讓倭國使者喜出望外,連忙給武則天敬酒。

在場的許多大臣都十分詫異,武則天做事向來謹慎小心,怎麼如此輕易得就答應了倭國使者的請求,難道真的是喝多了?

武則天如此做法在當時來說確實難以理解,不過仔細推敲一下也不難發現其背後的原因。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武則天作為女皇帝,必須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此時本已斷交的倭國前來朝拜,不僅給足了她的面子,而且也給了她拉攏的機會。

雖然倭國山高皇帝遠,但能將其重新納入藩國的行列也是她的一大政績。

那麼答應其改名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種交換的條件。

因此武則天也就順水推舟,承認了這個名字。

從此以後,倭國正式改名日本。

果然,當武則天承認了新名字之後,日本國內再次掀起了遣唐學習的熱潮。

在此後的130多年間,日本連續派出7支遣唐使隊伍前往大唐學習,極大地推動了日本的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

不得不說,日本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國家。

到了清朝末年,當時更為先進的西方科技開始崛起,日本放棄漢文化轉而開始學習西方文明,最終發展成為了世界強國。

當然,日本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變過。

參考資料:《史記正義》、《新唐書》、《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