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時究竟有多慘烈?
兩名皇帝接連遇害,九位皇子全部堵死,30多名大臣頭飾黃河,是誰斷送了大唐幾百年國足?
曾經不可一世的盛唐為何還是逃不脫滅亡的淒慘命運?
還且聽魔王為你慢慢道來。
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自然是爆發於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但實際上唐朝直到公元908年唐哀帝被殺才算是真正滅亡。
這100多年以來,唐朝始終面臨著三大困境,首先因為戰爭導致的人口驟降,老百姓生產力上不去,但皇帝要薅的羊毛卻是不增反減,平攤在每個人的身上來說,就是負稅不斷增加,因此農民們忍無可忍。
自唐中葉以來,有記載的大型農民起義活動就有幾十次,雖然很快就被平定,但由此可見大唐早已失了民心,其次就是愈發嚴重的藩鎮割據。
問題本身,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敢造反,就是因為節度使手中權力過大。
但唐王朝好不容易平定安史之亂後,發現本來就管不住的節度使更加管不住了,各位大將手握重兵,誰也不聽他李氏皇族的話,而原本隻在邊疆所設置的節度使逐漸擴大到了內地,中央和地方政府逐漸撕破臉皮,不死不休。
而唐朝逐步走到末路時,一個神秘的政治集團宦官們又開始了他的表演,為這本就混亂不堪的晚唐局勢再添了把火。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個大太監魏忠賢,一度把朝政整得烏煙瘴氣,可晚唐的宦官專政比起魏忠賢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說別的,唐代有個唐憲宗,堂堂當朝天子竟然就被他手下宦官給活活毒死了。
唐朝的宦官亂政由此可見一斑。
曾經的大唐已是過眼雲煙,到了唐僖宗手中時,大唐已經是無可救藥。
科正砸碎褶的農民苦不堪言,藩鎮割據的節度使們自立為王,偏偏越是這種時候越容易出現昏厥。
比如唐僖宗李軒,不過也不能把鍋都讓他一個人攬了,畢竟他當皇帝的時候隻有12歲,按現在來看,也就是小學剛畢業的年紀,讓他來處理唐朝這麼大個爛攤子顯然也不現實,再加上他自己也懶得管,幹脆整日縮在後宮尋歡作樂,把所有國家大事都交給了宦官田令孜,可能上天也不願待見現在的大唐。
於是,就在唐僖宗繼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874年,全國各地天災不斷,北方大旱,顆粒無收,南方大水,死傷無數,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員為了能和上頭荒淫無度的統治階級交差,隻知道一味的粉飾太平,在百姓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一再加重賦稅,於是忍無可忍的農民們舉起手中的鋤頭,爆發了晚唐最為激烈的一次起義,黃巢起義,人民的怒火是唐僖宗所難以承受的。
皇朝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河南起義,先後攻破洛陽、潼關等戰略關口,終於在公元878年攻入都城長安。
而唐僖宗再次走上了他祖宗唐玄宗的老路,匆忙逃至屬地四川成都。
轟轟烈烈的黃巢起義最終為何失敗?
豬瘟又為何被稱為大唐的掘墓人?
公元八零年,黃巢在長安登第,稱幾封國號為大。
其登基後,他下令四品以下官員一切照舊,就是換了個皇帝唄,但三品之上的重臣以及唐朝原本的皇親國戚卻被他給屠殺殆盡。
朱溫本是市井裡的一地痞無賴,眼見黃巢起義愈演愈烈,便投身於起義軍中,憑借自身的勇猛無畏,很快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生成了黃巢麾下的一名大將,手上也有了不少的軍隊。
黃朝政風光無兩時,他跟著他吃香。
而後期,遠在蜀地的唐僖宗在各地節度使的支持下,對黃巢起義軍展開了強烈鎮壓,新生的農民政權統治還尚未穩固,經受不了各地節度使的拼命反撲,而朱溫眼見情況不對,帶著手下早早投降魚塘,搖身一變就成了唐朝的左京武衛大將軍。
衛向唐軍表忠心,他隻能磨刀霍霍向老東家皇朝下手。
朱溫在位,唐軍剿滅黃巢軍實可謂是戰功赫赫,最終黃巢起義失敗,自盡而亡,可以說和朱溫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而他踩著老東家上位,成了大唐平定農民起義的頭號功臣,也是當時的頭號大軍閥,坐擁中原富庶之地,手握數十萬的精兵,基本上已經到了他甩臉色給皇帝看的地步。
最終在解決了政敵李茂貞挾持趙宗事件後,朱溫強迫昭宗皇帝遷都洛陽,而在公元904年的8月11日,唐昭宗被朱溫帶領手下的突然殺死,此時唐朝基本可以宣告滅亡了,但朱溫仍嫌不夠,又將趙宗的兒子唐哀帝推上皇位,並設下宴會,將另外九名皇子全部用毒酒殺死,最終在907年被迫唐哀宗禪位。
唐朝自此終結中國歷史,開啟了黑暗的五代十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