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高駢。《網路歷史》

公元887年,隨著部將畢師鐸等人的叛亂,那個曾經輝煌半生,對大唐有定鼎之功,後半生卻因為面對黃巢草軍而龜縮不出,讓其從容渡江,導致洛陽、長安兩京失守,且之後更是對朝廷之命陽奉陰違,有割據東南之重大嫌疑的一代名將黯然收場,一切隨著其逝去,卻並沒有完結。

高駢的祖父是南平郡王,他的家族世代為皇帝效忠,都是做禁軍將領。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對他影響很大,從小高駢便嚴謹沉穩、熱愛學習。

他不僅學習與軍事相關的知識查看兵書,還特別喜歡文學,經常和各種文人交往談論文學作品。

這也為他後來成為晚唐著名詩人奠定了基礎。

也因為他的學識,長大後他便受到了關注,他的軍事生涯從宦官的重用開始。

861年南詔國《738年—902年,控制雲貴高原,》攻陷邕州《今南寧》。

862年進攻安南《今越南》,當時嶺南西道《邕州為中心》蔡京、嶺南東道《廣州為中心》韋宙兩道兵都不能抵制南詔的進攻。

863年南詔攻下交趾《今越南北部》,嶺南兩道情勢危急。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黃巢率十萬大軍渡淮河,出淮南,轉攻浙西。

為了守住浙西,唐廷急調荊南節度使高駢出任浙西節度使。

高駢在中國歷史上更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邊塞詩人、書法家,而在政治史中的高駢則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風雨飄搖中的大唐戰神,故而有人說唐朝末年”言勛臣有文者,《高》駢其首焉。

從這以後,高駢開始走向人生巔峰。

他靠著戰場上的勇猛無畏和深謀遠慮,在唐帝國的軍隊中,站穩了腳跟。

他前面的人生太順利了,數十年征戰沙場,屢建功勛,任職一方節度使,儼然成了土皇帝。

人生到了這樣的地步,高駢在仕途上已沒有太大的追求了。

高駢沒有戰鬥欲望,卻依然想要保留自己的榮譽,因此,面對著一些流言蜚語,他表現的並不淡定。

而歸根到底,高駢不是被小人之言蠱惑,而是被盛名所累。

當高駢開始珍惜自己的光環,愛惜自己的羽毛,高駢真的老了,古語有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高駢顯然,不像年輕時候那樣一門心思建功立業,他放不下太多東西。

而更讓人惋惜的是,高駢放不下的那些榮耀和光環,最終還是徹底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