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前期隨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入藏和親,唐與吐蕃之間便開始了頻繁互動並就此形成甥舅關系,這是唐蕃雙方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細究兩國關系近三百年的走向,沖突與和好交錯伴隨其中。
代宗大歷十四年《779》九月,征召西川節度使崔寧入朝,西南地區無將領鎮守,蕃詔趁此時機聯軍入侵,李晟等率兵擊敗,才使唐朝西南局勢暫時安定。
德宗即位之前,唐朝主要是和回紇保持親密關系,唐以子女玉帛盡歸回紇的承諾,請回紇兩次出兵平叛安史亂軍故二者關系總體趨向是保持友好狀態。
唐與吐蕃則關系緊張。
在安史之亂之際,唐朝將西北駐兵借調平亂,暫時無暇顧及西邊。
吐蕃便趁機往唐境大舉擴張,勢力自西域、河隴、劍南三方並進,並持續頻繁寇邊。
安西、北庭陷吐蕃十餘年後,於建中二年《781》六月借回紇道才得以將消息通達朝廷。
一、德宗即位初河朔藩鎮形勢
德宗即位後,唐朝內部仍延續著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的局面。
建中二年正月,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請襲父節度使之職,因代宗時李寶臣幫助魏博節度使田悅繼承叔父田承嗣之位,田悅便上書請德宗同意李惟嶽請求;同年七月,淄青及平盧節度使李正己病故,其子李納同請承襲節度使之職。
德宗本就立志削藩,意欲杜絕藩鎮父死子繼舊制,故回絕李惟嶽和李納請求並出兵討伐。
此舉一出,各藩鎮勢力倍感威脅,故成德李惟嶽、淄青李納聯合魏博田悅共抗朝廷。
建中三年《782》正月,李惟嶽大將王武俊倒戈殺李惟嶽,德宗欲趁機劃分成德勢力,隻命王武俊任恒冀節度使,導致王武俊不滿,轉而與幽州節度使朱滔聯合反叛唐廷,救援被唐廷圍困的田悅。
德宗調動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征討王武俊和朱滔叛軍。
建中三年十一月,王武俊、朱滔、田悅、李納自立為王,並尊奉李希烈為帝,掀起『四王之亂』。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本是奉命討伐與河朔叛軍遙相呼應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後居功自傲占據襄陽城,不聽命於唐中央。
建中四年《783》十月,德宗調遣涇原兵平李希烈,兵將途徑長安時,因國庫空虛,將士糧賜不充,發生兵變,迫使德宗倉皇之間出奔奉天《今陜西乾縣》,亂軍擁立賦閑在京的朱泚並占據長安城。
這些動亂發生的原因可追溯至安史之亂後任用降將的痼疾,藩鎮不聽命於中央,自任官吏、自掌賦稅,逐漸形成節度使傳子制的割據勢力,導致唐中央與藩鎮勢力之間矛盾不斷加深。
德宗上臺即著手處理藩鎮問題,此前對河朔用兵已久,國庫空虛,河北藩鎮內訌又導致局勢混亂,削藩戰爭牽涉的地區和兵力不斷擴大。
藩鎮叛軍時而各自為營,時而遙相呼應,叛軍將領時而互相攻伐,時而歸順朝廷,不久又叛離中央,令唐廷應接不暇。
再加之吐蕃、回紇等勢力夾雜於中央、藩鎮與叛軍各方勢力之間,使得削藩舉步維艱,內政和民族關系問題互相交織,使即位不久又立功心切的德宗面臨巨大挑戰。
正如張國剛指出:『周邊少數族的勢力消長及邊疆形勢的變化,對河朔藩鎮割據局面的長期存在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故迫使德宗嘗試與吐蕃、回紇等周鄰民族政權交好以求可以集中力量處理內部藩鎮事宜,並進一步影響了此時的民族關系走向。
二、德宗即位前的吐蕃情勢
德宗即位前,吐蕃實際上已控制了整個河隴地區。
吐蕃國內,傳統宗教苯教正面臨外來佛教的挑戰。
吐蕃君主墀松德贊大力扶持佛教,為緩解國內因宗教矛盾引發的君主和貴族勢力之間的不和,集全國實力對外征討,以期轉移矛頭,且當時吐蕃正值強盛期,勢力與開始衰亡的唐朝不相上下。
加之肅、代二朝,始終對吐蕃報以敵對態度,更刺激吐蕃趁唐朝內部動蕩之時,屢屢侵占邊界土地,掠奪人口。
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率吐谷渾等總計二十萬餘攻入長安。
代宗出幸陜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吐蕃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為幼帝,縱兵在長安城大肆燒殺搶掠,占領15日後退去。
十二月,劍南、西山諸地也陷於吐蕃,唐蕃關系陷入最緊張時期。
終代宗一朝,扣留吐蕃使者八批,唐蕃關系未有絲毫緩和。
這種僵持關系一直持續到德宗即位後才開始轉變,德宗主動遣使和歸還俘虜使唐蕃關系進入新的磨合期。
墀松德贊以後,後續三位繼任者堅持弘揚佛教。
吐蕃內部此種變化,反映在其對唐關系上,則是以贊普為首的王室主張和唐朝合盟,而舊貴族階層多為苯教支持者,他們主張通過戰爭取得實際利益。
贊普勢力與贊普母族和外戚之間、大論之間的鬥爭始終貫穿吐蕃全期,而他們之間的內鬥也影響了吐蕃對唐朝的態度。
墀松德贊是吐蕃歷史上繼松贊幹佈之後,最有成就的贊普。
他在位時期大力扶植佛教,向唐朝提出迎請漢僧講學且每年一輪換的要求。
從古印度先後請來佛教著名的大師寂護和蓮花生。
為打壓國內舊貴族支持的苯教勢力,舉行著名的佛、苯二教辯論會,佛教以絕對優勢戰勝苯教,成為此後弘揚佛教的最好推動力。
同時興建桑耶寺,挑選有聲望的貴族子弟出家為僧,以政府財政支持僧人供給、寺院的建設和發展。
與德宗同時期時,佛教不僅在吐蕃立足,而且已開始盛行,佛教弟子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民眾也開始信仰佛教。
德宗初即位之時的唐朝狀況與此類似,出於內政上的考量,德宗也謀求從外部突破困境,嘗試重新構建民族關系,故主動與吐蕃修好。
但德宗外交構想的主旨主要在於加強皇權,穩定內政。
在與吐蕃達成修好意願後,建中二年,德宗下詔征召防禦吐蕃的西線防秋兵,內部正式拉開削藩大幕。
三、德宗即位後的對蕃新舉措
德宗即位之時,正值吐蕃和南詔聯兵大舉進犯唐朝,大歷十四年,南詔閣羅鳳死後立其孫異牟尋為嗣,『異牟尋有智數,善撫眾,略知書』,及異牟尋立,吐蕃與南詔聯兵二十萬分三路進犯西南,『一趨茂州,踰文川,擾灌口;一趨扶、文,掠方維、白壩;一侵黎、雅,叩邛崍關』。
此時正值德宗即位,有意聯合吐蕃。
因此,此前就將主戰派西川節度使崔寧征召入朝。
但吐蕃不知德宗意圖,聞崔寧離職便即刻聯合南詔大舉進犯。
又將所獲工匠送往邏娑城《今西藏拉薩》,是為吐蕃和唐朝文化、物資交流的明證。
南詔自天寶十一年《752》,『於鄧川冊詔為贊普鐘南國大詔,授長男鳳迦異大瑟瑟告身都知兵馬大將』,但楊國忠無故逼其反叛,南詔為求自保隻能棄唐投蕃,與吐蕃成為兄弟國,後便時常附吐蕃侵擾唐朝邊境。
勢力擴展到滇池一帶,成為唐西南邊境的一大敵對力量。
德宗上臺之初,在安四方以定天下的整體民族觀下,一改肅、代兩朝不割土、不棄民,聯回紇以抗吐蕃的對外民族政策,首先遣使吐蕃並主動歸還代宗朝俘虜,可謂『破冰之舉』。
代宗時,吐蕃寇擾的同時還遣使求和,因此唐廷將吐蕃來使扣留,所獲俘虜皆發配至江嶺地區,有至死不能歸國者。
但德宗即位後『務以德綏遠方,征其俘囚五百人,給衣一襲』。
隨後五月,『又命《韋》倫為太常卿。
復使吐蕃』,德宗在短時間內兩次遣使吐蕃,所依據的理念是為唐朝以往對民族政權常用的德綏政策,使者韋倫也是精挑細選之人。
第一次主動出使就歸還在押俘虜五百人,賜衣服路費,嚴令邊將不得主動出擊。
吐蕃開始並不相信,直到韋倫送還俘虜後,德宗威名大震,吐蕃亦甚為歡喜,熱情款待韋倫九日後才令其歸國。
因此次恩情,吐蕃畏服韋倫,故唐朝第二次又遣使韋倫表達合盟之意。
這與德宗初期意欲以德化民、掃除積弊,樹立政治清明、建功立業的形象頗為相符。
同時,外交上安撫與唐朝西北及西南接壤的軍事強國吐蕃,對於德宗謀求解除邊境之憂,立志削藩的內政亦相輔相成。
同年十二月,吐蕃遣宰相論欽明思等五十五人隨韋倫同至唐廷,進獻寶物,表達修好意願,德宗以禮接待。
這是吐蕃自安史之亂後第一次回應唐朝的示好,也是唐蕃關系改善的開端。
在兩國關系出現轉機之初,唐朝蜀地將領曾進言,稱吐蕃財狼本性,勸德宗不要歸還俘虜。
德宗認為吐蕃如果犯塞就還擊,如果表示臣服就接受歸降。
反擊是為示威,納降是為立信,『威信不立,何以懷遠』,德宗欲以大國之姿,對吐蕃實行懷遠之策。
數次歸還俘虜後,唐蕃關系正式轉向緩和。
此後唐蕃互相遣使,使臣往還也成為唐蕃關系的集中表現,貫穿整個唐蕃關系始終。
就德宗朝而言,建中四年有六次,貞元三年《787》有九次之多。
使臣不絕於道是當時唐蕃關系改善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