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大唐子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網路歷史》

首先這個題目有一錯誤,大唐子民不是因為痛恨狄仁傑,才把他的祠堂砸了,而是把對狄仁傑之子的怨恨遷怒於狄仁傑才砸毀祠堂的。

《舊唐書》就有記載:仁傑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

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傑之祠。

所以說狄仁傑之子狄景暉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坑爹貨,讓狄仁傑的一世英名掃地,就連狄仁傑的祠堂都沒法幸免,被百姓怒砸,真是虎父犬子。

狄仁傑是唐朝名相,一生官場生涯曲折復雜變化不定。

但無論官居何職,狄仁傑都秉持著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的精神,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為唐朝的繁榮做了很大貢獻。

狄仁傑在曾擔任大理丞《專門負責刑獄案件的審理》時,把一年內積攢的案件《涉及1.7萬人》統統都完美解決了,沒有一個人申冤訴苦,百姓也因此稱贊狄仁傑公正廉明。

而面對那些皇親貴族,狄仁傑皆一視同仁,如左司郎中王本立仗著唐高宗的寵幸,為所欲為,別人都畏懼他,不敢說什麼,深怕給自己招禍。

面對此景,狄仁傑並不畏懼,直接勸說唐高宗應該把王本立移交法司審理,唐高宗當然不樂意,但經不過狄仁傑的時時訴求,不得已將王本立定罪。

此後,那些貪官污吏沒有不擔驚受怕的,紛紛小心翼翼,不敢出『風頭』,朝政也為之一清。

在平定越王李貞叛亂的時候,對許多被越王強行征集的百姓求情,因為按照當時的法律,這些人謀反大罪都會被處死,狄仁傑上奏武則天請說這不是百姓的本義,他們隻是被誤導了,希望能饒恕他們的性命,最後武則天也答應了。

狄仁傑的所作所為亦為他贏來了好名聲,如狄仁傑曾經在並州擔任刺史,當地的百姓為了感激狄仁傑,特意修建了一座碑,每天都去參拜。

隻可惜,家門不幸,狄仁傑的一個兒子狄景暉狠狠的坑了他老爹一把。

狄景暉生性殘暴,不被世人所喜愛,剛剛開始做官期間,還很敬業。

可是沒過多久,他的本性就暴露無遺,在成為並州魏功參軍後,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當地百姓於是把對狄景暉遷怒於狄仁傑,把立在並州的狄仁傑的座碑砸毀。

事後,狄仁傑察覺此事,惱羞成怒,罷免狄景暉的官職,他的兒子苦苦哀求保證以後不會再犯這種錯誤,周圍的人也為此說情,可是都沒有用。

狄仁傑說:『不管別人身份如何,只要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

元芳就曾評價狄仁傑:大人真乃神人也!狄仁傑德才兼備,為大唐,為百姓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