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唐朝就走向了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一直困擾著唐朝的政治。
唐憲宗時期,藩鎮得到了一定上的削弱,出現了短暫的『元和中心』。
不過唐憲宗並未在根本上解決唐朝的一系列疑難雜症。
820年,唐憲宗被宦官所殺,宦官專權更加嚴重。
在唐朝末期,出現了所謂的『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不過仔細看來,這不過是唐朝最後的掙紮罷了。
一,宦官勢力的膨脹和朋黨之爭
820年,宦官殺唐憲宗,從此宦官擁有了對皇帝的廢立生殺大權,之後的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都成為了宦官的傀儡。
唐穆宗在位期間,隻能以遊畋聲色,毫無作為。
822年,穆宗與宦官擊球,穆宗因得風病從此宦官內樞密使王守澄『專制國事,勢傾中外』。
824年,唐穆宗服長生藥病死,唐敬宗繼位,他也是一位荒淫無度的君主。
827年,唐敬宗又被宦官劉克明所殺。
隨著宦官的得勢,朝廷的官員也逐漸分為了兩大派別:一派依附於宦官,被稱為北司,另一派和宦官對立,為南司。
北司的代表有元稹、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閔等;南司的主要人物有武儒衡、裴度、李德裕、劉蕡、宋申錫等。
兩大派別一直相互爭鬥,尤其是牛僧孺和李德裕的黨爭最為長久,史稱『牛李之爭』。
827年,唐敬宗被殺後,宦官劉克明擁立絳王李悟,但很快王守澄又調動禁軍殺劉克明、李悟等,另立唐文宗。
唐文宗成為了宦官的傀儡,但他並不甘心,試圖利用南司百官來對抗宦官。
但是在宦官的操縱下,李德裕、宋申錫等官員都遭到了貶斥,唐文宗逐漸感到力不從心,無可奈何。
835年,唐文宗和李訓、鄭註密謀殺死了宦官王守澄。
接著,唐文宗又命令所有的宦官去會葬,密謀讓鄭註殺死全部宦官。
但是李訓擔心此舉會被鄭註搶占了功勞,於是李訓就上奏說左金吾大廳後石榴樹上有甘露,唐文宗就派遣宦官去查看。
李訓在此埋伏了軍隊,但是伏兵被宦官發掘。
宦官立即撤回殿上,劫奪唐文宗進入宮內,調集了禁軍殺李訓、鄭註等同黨,史稱『甘露之變』。
藩鎮
甘露之變是唐文宗試圖消滅宦官勢力的一次嘗試,但是自己用人不當,最終反被宦官所制。
此後,朝廷大權全歸北司,朝臣遭到了極大的壓制。
而唐文宗本人也被宦官監視,隻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
840年,唐文宗去世。
二,短暫的『會昌中興』
840年,宦官仇士良等立潁王李瀍《chán》為帝,是為唐武宗。
唐武宗又開始重用李德裕為相,北司和南司的矛盾得到了一些緩解。
在這個時期,唐朝的內外形勢都有所好轉,社會比較穩定,被人們稱為『會昌中興』。
李德裕
在國際上環境方面,回鶻和吐蕃強敵相繼崩潰,唐朝出現了出現前所有為的好時期,。
840年,強盛一時的回鶻汗國被黠戛斯攻破,回鶻各部逃散。
一部分回鶻人在嗢沒斯的帶領下南遷,請求內付。
駐紮於漠南的天德軍田牟等謀立邊功,請出擊回鶻。
李德裕則反對田牟,不許邀功生事。
842年,嗢沒斯等入朝,被任命為歸義軍軍使。
843年,回鶻烏介可汗又率領回鶻殘餘勢力侵擾唐朝邊境,被天德、振武兩軍擊敗。
從此,唐朝北部邊疆的威脅得以解除。
隨後,李德裕又擊敗了昭義軍的割據勢力。
昭義軍是河北藩鎮之一,占據澤、潞、邢、洺、磁五州。
唐文宗時期,昭義節度使劉從諫開始割據一方。
843年,劉從諫死,劉稹繼位。
李德裕則不允許其世襲,並調動軍隊進攻昭義鎮。
這場戰爭一直進展不大,但在唐朝軍隊的壓力下,昭義鎮內部的矛盾爆發,各將領紛紛投降。
最終唐朝收復了該鎮。
唐武宗
在內政上,唐武宗又推行了滅佛的政策。
唐後期,佛教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收入。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惡佛教。
在討伐昭儀節度使後,唐朝財政緊張,唐武宗於是就開始推行滅佛。
845年,唐武宗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侶人數,不久下令限期拆毀;。
此次滅佛導致26萬僧尼還俗,政府的財政收入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充實。
三,大中之治,最後的掙紮
846年,唐武宗服金丹病死,唐宣宗繼位。
唐宣宗是唐憲宗的兒子,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他年幼時期表現得很癡呆,宦官認為他容易被控制,於是就擁立他為帝。
不過事實證明,唐宣宗早年是裝瘋賣傻。
唐宣宗即位後,就用權術來駕馭群臣,皇權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在用人問題上,唐宣宗有兩個特點,一是重用憲宗元和朝的舊臣,『憲宗朝公卿子孫,多擢用之』二是重視科舉出身之人。
唐宣宗時期,李德裕遭到了排斥,牛黨勢力就占據了上風。
不過唐宣宗試圖加強皇權,將全國各地官員的任免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下詔:凡刺史調任,必令至京師,面察其能否,然後除官。
就是令狐陶任宰相也事事小心,不敢造次。
唐宣宗
唐宣宗也試圖抑制宦官勢力。
上臺之初,唐宣宗以唐憲宗被宦官殺害作為借口,大規模殺害朝廷的宦官。
不過,這樣容易引起政變活動。
854年,唐宣宗下詔說初年亂臣賊子的餘黨已經懲治完畢,其餘之人一切不再追究。
此後,唐宣宗和令狐綯商議對付宦官的政策,可惜唐宣宗不久去世,政策也沒有來得及推行。
在經濟方面,唐宣宗也有一些作為。
851年,裴休為鹽鐵轉運使,大力整頓漕運,立漕法十條,增加了江南對朝廷財政的供給。
不過,總體而言,唐朝北方財政惡化的現象並沒有改善。
在對外方面,這時候國際環境也是有利於唐朝的。
848年,沙州首領張議潮趁吐蕃內亂,發動起義,歸順唐朝。
隨後張議潮又攻陷了河西走廊10州,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張議潮成為河西走廊的節度使。
在南方,唐宣宗任命王式為安南都護,鎮守交趾,擊退了南詔的入侵,維護了南方的統一。
在西北,派遣白敏中平定了黨項的叛亂。
在東北,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出兵擊敗奚部,『破獯鬻之眾,帳盈七千;拓鮮卑之疆,地開千裡』
張義潮出行圖
唐宣宗在位十三年,國家粗安,人們稱為『大中之治』。
然而,唐宣宗不過是唐朝最後的掙紮,他未能在根本上扭轉唐朝衰落的局面,沒有解決宦官、藩鎮和農民問題。
在唐宣宗時期,地方的藩鎮兵變時而興起,如徐州軍變、浙東軍變、容州軍變、嶺南軍變、湖南軍變、江西軍變、宣州車變,這些兵變雖然沒有引起全國的動蕩,但預示著地方割據正越來越烈。
在巴蜀、衡州、華州都已經開始爆發了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是末日到來的預示。
859年,唐宣宗去世,宦官再次掌握朝政,皇帝成為了傀儡。
也就在859年,浙東裘甫起義,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開端。
之後的唐朝政局就一落千丈。
874年,王仙芝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880年,黃巢起義軍攻破了長安;884年後,朱溫控制了朝政,唐朝名存實亡。
歡迎關注公眾號:北鬥維斟。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
我創立了的『北鬥維斟』,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