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叫『唐』朝?與3000年前的『晉祠』,有一定關聯!。《網路歷史》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朝代更迭頻繁,而每個朝代的創建者在取得天下之後,要辦的第一件事都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

從堯舜禹的夏商周,到劉邦的漢,司馬氏的晉,乃至於南北朝、大隋王朝、唐宋元明清,莫不如此。

《論語·子路》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順,隻有確立了國號才標志著名正了,一個新的國朝從此誕生。

那麼,關於歷史上的唐朝,為什麼叫『唐』朝呢?

其中背後蘊含的深意,今天文史君來為大家解讀。

表面上看,李淵和李世民打下天下後,采用『唐』國號取之於唐高祖李淵曾襲封『唐國公』,他稱帝後自然以『唐』為國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朝代國家定名的慣例與范式。

如漢高祖劉邦曾封『漢王』,其王朝國號為『漢』;曹操封『魏王』,其後立國號『魏』;司馬昭封『晉公』,其國名『晉』;楊堅襲爵『隋國公』,稱帝後國號『隋』;李唐王朝也不例外。

但實際上『唐』的國號,背後所蘊含的深意遠非如此,其文化淵源堪稱曠古爍今。

考證發現,『唐』和『唐國』均出自山西。

『唐』即陶唐氏,傳說為遠古部落名,居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堯乃其領袖,故後人稱『唐堯』。

到商代,堯的後裔仍封在山西,成為方國。

到了周朝,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

周武王死後,其子姬誦繼位,即:周成王。

成王年幼,其叔父周公旦攝政。

一天成王與胞弟叔虞玩耍,拿著一片剪成玉圭形的桐葉對叔虞說:我封賜你。

周公旦聽說此事,提醒周成王君子無戲言,於是周成王把唐作為封地封賜給叔虞。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桐葉封弟』的故事。

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史稱『唐叔虞』。

叔虞的兒子燮父改唐為晉。

於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七大諸侯的晉國便是源於此。

另外,現在山西著名的旅遊景區『晉祠』,其實就是紀念唐叔虞的祠堂。

可見,『唐』這個名號,在5000年的華夏文化中,舉足輕重。

然而關於古『唐國』的具體位置,史學文學界一直爭論不休。

主要說法有六種:一說在晉陽,《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晉陽,故稱唐國,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二說在鄂,《史記·晉世家》:『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裡,故曰唐叔虞』;三說在平陽,《史記正義》:『然封於河汾二水之東方百裡,正合在晉州平陽縣,不合在鄂』;四說在永安,《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晉陽註:『臣瓚曰,所謂唐,今河東永安縣也』;五說在翼,《括地志》:『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裡』。

;六說在夏縣。

直到上世紀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今天山西曲沃縣曲村鎮發掘了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天馬遺址。

天馬遺址發現了9組19座晉侯及夫人的墓葬。

從出土的墓葬規格和青銅禮器,可以確定這9組晉侯墓葬分別是晉國在西周時期的9代晉侯。

分別為:燮父、武侯、成侯、厲侯、清侯、僖侯、穆侯、觴侯、文侯。

據此判斷,最初的唐,應該在山西曲沃一帶。

無論怎麼說,唐和唐國一定都在山西境內。

李淵、李世民父子奪取天下之後,由於太原是他們起事興邦之地,且唐字本身在漢語中是個吉祥的字,有廣大的意思。

因此,取國號為唐。

現如今大唐王朝早已不再。

但唐朝卻給我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寶貴財富,比如唐詩、唐裝、唐三彩等,都代表了燦爛的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