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迎來『中年危機』:一邊著急立太孫,一邊放權武則天。《網路歷史》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皇權社會裡,像冊封皇太孫這樣隔代安排繼承人的現象並不多見,而皇帝、皇太子、皇太孫同時都活著的情況則更為少見。

明成祖朱棣算其中一個,他在朱瞻基13歲時封其為皇太孫。

朱棣此舉,一來是太子朱高熾身體不好,自己對他也不太滿意;二來13歲的朱瞻基所表現出來的品行和才能讓他十分欣賞。

相較於明成祖,幾百年前的唐高宗李治將年僅一歲的李重照立為皇太孫的行為就很令人費解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李治這麼早就隔代指定繼承人呢?

『水逆』的太子

唐代自開國,太子的命運就一直比較悲催。

首位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李世民給殺了。

到了唐太宗時,他的兒子也不省心,李承乾人與四子李泰兩派爭鬥,讓李治漁人得利。

等李治自己當了皇帝,太子問題同樣令他焦頭爛額。

細數下來,高宗朝總共立過4位太子。

第一個是李忠,李治長子,宮人劉氏所生。

他的生母地位較低當時的王皇後沒有生育,她聽了舅父柳奭的建議,向皇帝提出立李忠為太子。

這樣李忠就會感激她,將來自己也能有個依靠。

公元652年,在王皇後及長孫無忌、柳奭、褚遂良等人努力下,李忠被推上太子寶座。

不過,隨著武則天在皇後爭奪戰中取得勝利,李忠也被殃及池魚。

對武後來說,於私,她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當太子;於公,李忠背後的勢力是王皇後以及長孫無忌等人,將來一旦即位,必然對己不利。

身在冷宮的李忠和王皇後。

來源/電視劇《武則天秘史》截圖

李忠此時雖未成年,但也知道,王皇後被廢,自己的太子地位已然難保,於是主動讓出太子之位。

公元656年,高宗正式下詔,將太子李忠降為梁王、梁州刺史,另立武則天之子、年僅4歲的李弘為太子。

被貶梁州的李忠板凳還沒焐熱,又被貶到更偏遠的房州。

不久,還是被按了個罪名賜死,終年22歲。

第二個太子李弘,為人寬厚,性格溫順,高宗稱贊他『李弘仁孝,賓禮大臣,未嘗有過』。

可惜,這位太子天生體弱,《舊唐書》說其『沉瘵嬰身』,於公元675年病死,年僅24歲。

影視劇中的太子李弘。

來源/電視劇《大明宮詞》截圖

李弘死後,他的親弟弟、22歲的李賢被立為太子。

李賢不僅『容止端重』,而且非常聰穎,讀書過目不忘,長大後也頗具才幹,組織了一群知識分子註釋《後漢書》,高宗外出時他留守監國,也能把朝廷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可謂是一個理想的皇帝苗子。

可惜,他的太子也沒當多久。

公元679年,一個叫明崇儼的神棍被殺,李賢被卷入此案,不僅太子之位被廢,還被流放巴州,後被逼自盡。

影視劇中的李賢。

來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李賢之後,弟弟李顯

《又名李哲》登上太子之位。

至此,短短20餘年裡,高宗朝的皇儲三次易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給天下人造成國本動搖、皇權不穩的負面印象。

作為皇帝,高宗無疑負有一定責任,同時,他的內心又一定是焦慮的。

他迫切需要一個異乎尋常的舉動來向天下宣告李唐江山的穩定和延續。

這個行動,就是冊立皇太孫。

682年,他立李顯剛滿一歲的兒子李重照為皇太孫。

此舉,一則確定皇位繼承的既定軌道,避免再有反復;二也是借此鞏固李顯的太子之位,因為,大唐的太子也經不起折騰了。

矛盾的舉措

不過,高宗立皇太孫的想法剛一提出,就遭到了群臣反對。

吏部侍郎裴敬尋、禮部郎中王方慶等大臣認為:『皇太子在而立皇太孫,未有前例』高宗道:『自我作古,可乎?

能讓性格溫和的高宗皇帝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其態度之堅決。

皇帝都這樣表態了,大臣們也便集體表示『可』,並從另一角度指出皇帝行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據高宗『詳求典故,官屬員品』的要求,就太孫府的組織架構及人員組成進行設計。

不過,根據《新唐書》《資治通鑒》記載,高宗不久就對當初設立太孫府的決定表示懷疑,所以最終也沒設立太孫府。

而從成書更早的《舊唐書》和當代學者的研究看,高宗朝是立了太孫府的,直到後來皇太孫父親唐中宗被廢黜後才相應被廢。

無論是否設置太孫府,僅從高宗在立皇太孫的態度上可看出,高宗想延續李唐江山的願望是真切無疑的。

鑒於當時武後在朝廷的影響力已經很大,有人認為,高宗立皇太孫之舉,除了是給李唐王朝的傳續上個『雙保險』外,還有遏制武後幹政、提防其威脅李唐江山的想法。

影視劇中的唐高宗與武則天。

來源/電視劇《武則天秘史》截圖

坦率的說,這種觀點有由果推因的嫌疑,即根據歷史上武則天稱帝的結果,推斷其早有奪取李唐江山的打算,並將其早期的行為以及高宗時期一系列政治劇變也歸因於此。

事實上,武後幹政,是在高宗的默許和授意下進行的,或者準確地說,武後不是幹政,而是參政。

作為一代君王,李治在位33年,雖然給人的印象不像父親太宗和妻子武後那樣深刻,但也算一個合格的繼承者

《想請見:在李世民與武則天的雙主角光環下,李治真的柔弱嗎?

一文》。

然而,一切在他患病後發生了變化。

公元660年10月,高宗突發風眩頭重之疾後,身體每況愈下,朝廷政務開始交由武後決斷,武後由此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

此舉引發朝中不少大臣的非議。

當時有個道士叫郭行真,經常出入宮中,為厭勝之術。

宦官王伏勝偷偷報告給高宗,高宗大怒,密召中書侍郎上官儀商議。

上官儀早就對武後不滿,趁機進言:『皇後恣意專權,海內多有議論,不如廢之』高宗也贊同,於是命其立即起草廢後詔書。

武後得知消息,急忙趕到高宗所在宮中。

此時,詔書已經擬好,結果『上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還把這一切甩鍋給上官儀,『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

可以看出,高宗一方面對武後有不滿;另一方面,又對武後有著嚴重的依賴。

這起事件後,高宗每次坐朝,武則天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

事實上,高宗一直十分認可武後的能力:『後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

由是始委以政事,權與人主侔矣』此後,隨著病情加重,到675年,高宗甚至提議讓武後『攝國政』。

此事雖被諫止,但並未影響高宗將武後推向政治權力中心的決心。

公元683年,高宗在去世前夕頒佈了最後一次改元詔令。

其中,他大大稱贊武後的政治能力,『比來天後事務,深有益於為政,言近而意遠,事小而功多,務令崇用,式遵無怠』,繼而,在隨後的《遺詔》中,他要求『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

對於這一要求,皇帝、大臣、武後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在高宗看來,這不過是之前朝政處理方式的延續:武後拿主意,皇帝點頭施政;在大臣看來,這是一種模糊的指示,以後是聽新皇帝的還是聽皇太後的;對武後來說,她參政20多年,雖然一直都是以『臣』自居,但長期的大權在握,不可能不發生微妙的心理變化。

一邊著急立嬰兒當皇太孫,另一邊又賦予武則天大權,高宗為何要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做出這麼自相矛盾的安排呢?

這與他的性格有關。

柔弱的皇帝

李治從小在母親長孫皇後身邊長大,是皇後最小的兒子,自是十分寵愛。

長孫皇後除了母儀天下,還積極參政,給李世民提了很多建議。

最經典的故事就是這個了。

李世民回宮發牢騷,認為魏征老讓他下不來臺,哪天找個機會殺了他。

長孫皇後聽說後馬上換朝服向太宗祝賀:『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是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直到臨終前,她還叮囑太宗,要善待此前已被貶職的房玄齡:『玄齡事陛下久,小心縝密,奇謀秘計,未嘗宣泄,茍無大故,願勿棄之』

長孫皇後在參政議政方面的優秀能力,給李治留下了深刻印象。

9歲時,長孫皇後去世,李治從此缺失了母愛,並由此產生兩個影響。

其一是性格柔弱,表現為愛哭。

645年,太宗親征高麗,『太子悲泣數日』,把李世民都哭怒了。

這種性格,讓唐太宗對他將來能不能繼承好皇位表示懷疑。

他對長孫無忌說:『公勸我立雉奴

《李治小名》,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並在臨終前反復叮囑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

其二是有『戀母』情結。

李治初見武則天時,她還是唐太宗的才人,『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

此時,李治已經與王皇後結婚,且王皇後『姿色美麗』。

武後比李治大4歲,她能吸引到李治,或許除了青春美貌,更重要的是其成熟、豐盈和穩健的氣質,與長孫皇後頗為相似也未可知。

如此,李治對武則天越發喜愛,對她的心理依賴程度也越來越深。

這樣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麼太宗去世後,剛剛繼位的高宗就迫不及待地把她從感業寺裡召入宮中,並破格從正五品的才人升為正二品的昭儀;為什麼在長達20多年時間裡,他對武後一直寬容和遷就。

當然,高宗與武後並非沒有矛盾。

比如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及其女兒魏國夫人都很漂亮,因是武則天的親戚,她們經常出入宮廷,也因此得到高宗寵愛。

這讓武後非常嫉妒,傳說因此設計毒殺了韓國夫人與魏國夫人母女。

但這種沖突並未影響高宗對武後的倚重,也未從根本上動搖其對武後的信任。

高宗的性格,令他低估了武後的政治野心,導致他本想延續李唐江山的政治舉措,最終在武後的強權面前不堪一擊。

詭譎的朝政

公元683年底,唐高宗死於洛陽貞觀殿。

他是在前一年夏與武後東幸洛陽的,臨走前,令太子李顯留守長安,並安排了薛元超、劉仁軌和裴炎輔佐之。

我們來看一下這3個人的政治表現。

薛元超是前朝老臣,此人在李賢當太子時,即被高宗指定輔佐太子,是高宗最為信賴的大臣之一。

李賢案發時,他作為主審官之一,在給太子定罪時表現積極,後因審案有功,沒有被追責,薛元超『舞蹈拜恩』,此一事可看出其政治品德不怎樣。

留守長安輔佐李顯時,他一方面稱贊武後臨走前戒諭太子的賜書『殷勤至切,網羅今古罕得名言』,一方面偷偷給高宗打太子的小報告,說太子的壞話。

從其言行看,薛元超已經倒向武後一邊。

再看裴炎。

李顯即位後,曾大肆提拔自己的嶽父一家。

裴炎受高宗之命輔佐中宗,認為此舉不妥,出言勸阻。

中宗怒曰:『我以天下與韋玄貞

《李顯嶽父》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裴炎不再言語,退而找武後,建議把皇帝廢掉。

雖說新皇帝這話說的實在沒水平,但裴炎作為輔臣,被懟一次就想著把主子換掉,或許是暴露出他很可能早就是武後的人了。

影視劇中的裴炎。

來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最後一個是劉仁軌。

高宗離世前,曾先後把太子和薛元超、裴炎召到洛陽,獨留劉仁軌在長安城內。

劉是唐代三朝老臣,城府極深,能文能武,曾率軍擊退百濟軍隊,保證了朝鮮半島的穩定。

面對武後在洛陽的廢中宗立睿宗、臨朝稱制等重大政治舉動,他在長安保持沉默,保證了當地局勢的穩定,在事實上支持了武後對其他方向的平叛行動。

裴炎因徐敬業叛亂而被牽連入獄後,郎將薑嗣宗到長安出差。

劉仁軌向他打聽東都的事情,薑嗣宗曰:『嗣宗覺裴炎有異於常久矣』結果,劉仁軌馬上給武後上表,把薑嗣宗給賣了,『嗣宗知裴炎反而不言』。

武後看到奏表後,將嗣宗『絞於都亭』。

僅此一事,即可看出劉仁軌的政治傾向。

從高宗去世到武後稱帝的690年,長安和洛陽總體上保持了穩定,李唐宗室的起兵叛亂主要發生在外圍,也從側面反映了武後對朝廷官員的掌控有多到位。

公元683年,李顯繼承皇位,史稱『唐中宗』。

中宗在皇帝位置上僅僅坐了一個多月,就被武後下令廢黜,貶為廬陵王,昔日的皇太孫也一同被廢去了封號。

影視劇中的唐中宗李顯。

來源/電視劇《大明宮詞》截圖

由此,高宗在世時所安排的看似理想化的舉措——確立皇太孫以確保國祚延續;以武後輔佐來彌補新帝經驗和能力的不足,卻由於新帝與武後力量的嚴重失衡而導致局面失控。

高宗到了人生暮年、準備交接班時,突然發現自己鐘意的接班人早已煙消雲散時,對國祚延續的焦慮令他急切的需要確保皇位的繼承路徑;同時,病痛所帶來的折磨進一步加劇了他心理的脆弱,對強勢的武後產生了更強烈的依賴。

病痛、焦慮以及武後的壓迫感,成了他冊立皇太孫的主要背景板。

在這個背景板的映襯下,高宗的冊立行為既顯得倉促,也帶有一點垂死掙紮的悲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