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發生一場小叛亂,武則天欲借此提拔武三思,卻改變大唐走向。《網路歷史》

公元696年初,契丹鬧饑荒,百姓流離失所,營州老大趙文翽不僅不開倉放糧,反而愈發張狂,視契丹首領如奴仆,惹得民怨沸騰。

五月,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首領孫萬榮聯手妹夫李盡忠率部殺進營州,俘虜數百唐軍,取了趙文翽的性命,史稱『營州之亂』。

緊接著,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任命孫萬榮為主帥,策馬東進。

短短10日,契丹軍迅速壯大至10萬,隨後長驅直入,進攻崇州,將龍山軍揍得落花流水。

糟心的軍報頻頻傳回京師,武則天又驚又恨。

堂堂武周,人馬齊備,居然連吃敗仗,這個臉必須找回來。

於是,她派大軍前去平叛,還專門下詔,如小兒對罵般給李盡忠改名李盡滅、孫萬榮改名孫萬斬。

聽聞平叛大軍殺至,李盡忠腦瓜一轉,計上心頭。

很快,一個獄卒唉聲嘆氣地與被俘唐軍扯起閑篇兒,『不瞞你們說,如今世道難啊,我的老婆、孩子天天吃不飽穿不暖』另一個獄卒接話:『要不,等官軍打過來,咱們就投降,另謀生路?

』聊著聊著,獄卒索性打開牢門,『沒糧養你們,又不忍心弄死你們,算了,都走吧!』見他不像開玩笑,被俘唐軍撒腿就跑。

次日,這幾百俘虜逃回幽州,向平叛軍將領做了詳細匯報。

眾將聽罷熱血沸騰,紛紛請纓—這次出征的將領如武三思、曹仁師等,幾乎全是武則天正在考察並意欲提拔的人,只要收復營州,日後定會飛黃騰達。

平叛軍抵達黃獐谷時,李盡忠又使一詐,遣成百上千老弱病殘前來投降,且丟棄大量老牛瘦馬,塞滿本就狹窄難行的山谷。

這哪是投降?

可曹仁師還以為是自己有威望,樂得立馬令人埋鍋起灶。

然後,降兵吃飽喝足,抄起家夥對平叛軍下手了。

與此同時,早設好埋伏的契丹叛軍從側面發動攻擊,頃刻間,箭如飛蝗,滾石如雨,直殺得天昏地暗,屍橫遍谷。

張玄遇和麻仁節倉皇欲逃,卻被飛索絆倒並被活捉,曹仁師被擒殺。

截獲平叛軍的印信後,李盡忠偽造文書,逼張玄遇、麻仁節等簽名蓋章後,快馬加鞭地通知總管燕匪石等,『我們已大獲全勝,你等若不能到達營州,軍官全砍腦袋,兵卒不給勛級』燕匪石等星夜兼程,結果中了埋伏,血流成河。

這下徹底激惱了武則天。

公元696年三月,武則天派王孝傑等率17萬大軍征討契丹,戰況輸多勝少;同年四月又派武懿宗等領兵數萬,進攻契丹;五月,又派婁師德等率兵20萬,並遊說奚族人反水,聯手征伐契丹。

眼見大勢已去,孫萬榮讓家奴割掉他的腦袋,獻首投降。

至此,營州之亂終告平息。

許是為標榜平叛功績,九月,武則天第九次改元,曰『神功』。

但她肯定如吃了蒼蠅般惡心—一場小小的營州之亂,數度出兵竟被契丹削得落花流水,還差點大赦刑囚以充兵力。

再看看被自己提拔、重用的那些人,誰堪當大任?

此次平叛,武則天處心積慮地委任武三思為統帥,意在助其建功,以便立為太子。

不料武三思被耍得團團轉,差點小命不保。

武則天最終還政於李唐,除被逼無奈、順應大勢等,也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武家實在沒有像樣的接班人。

所以,從這點上說,營州之亂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也許就此改變了大唐的歷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