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原名李成器,他是李旦的長子,曾經在李旦當傀儡皇帝期間,李憲就已經被立為太子,可惜後來隨著李旦禪位給武則天之後,李憲的太子之位也隨之丟掉,成為了一個普通郡王,過著比較簡單的生活。
他以為自己的一生可能就這樣平平淡淡度過了,誰曾想後來經過神龍政變後,皇位又回到李顯身上,而李顯去世之後,一場唐隆政變,促使皇位回到李旦身上,此時身為長子的李憲,是最有機會成為太子的,為何他要連續兩次讓位呢?
李憲第一次當太子
李憲出生於679年,當時唐朝的皇帝還是李治,不過李治已經生病臥床多年,朝中大事都是武則天做決定,李憲年僅4歲那年,李治就去世了,從此以後,唐朝陷入了一段女人篡權的混亂歷史。
李治去世後,最開始是李顯繼位當皇帝,不過因為他不聽話,僅僅當了幾十天皇帝,就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外放了,李顯之後,就是李旦繼位,李旦這個人的性格比較軟弱,對皇位壓根不感興趣,所以他在位期間,比較聽從武則天的安排,因此李旦當了六年傀儡皇帝。
也就是在李旦當皇帝期間,長子李憲被立為太子,當然了,這個太子和李旦的地位一樣尷尬,因為處處受到武則天的限制,也就是這段時間的特殊經歷,促使李憲明白了很多道理,對皇權以及皇宮中的生活產生諸多厭倦,尤其是後來竇皇後的莫名消失,更是讓李憲對皇宮中的生活恨之入骨。
好在僅僅六年之後,李旦也厭倦了當傀儡皇帝的生活,於是主動禪位給武則天,自己則安心地當一個普通王爺去了,武則天登基之後,對李顯以及李旦兄弟二人都比較不放心,所以依舊嚴加看管他們。
最開始階段,武則天打算培養武姓後人繼承皇位,可是後來在狄仁傑的勸誡下,武則天終於幡然醒悟,於是將廬陵王召回長安,立他為太子。
立李顯為太子的時候,武則天已經垂垂老矣,不過他依舊不想放棄權力,因此才會出現後來的二張篡權事件。
在武則天兩個男寵為非作歹之際,朝中大臣實在忍無可忍,最終在張柬之等人的策劃下,神龍政變應運而生,武則天被迫退位,太子李顯成為皇帝,唐朝的權力終於重新回到李家手上。
不過李顯是一個不合格的皇帝,因為他過於寵愛自己的老婆韋皇後以及女兒安樂公主,所以導致兩人想要篡權成為女皇,就連李顯後來的死,都和韋皇後以及安樂公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李顯死後,韋皇後與安樂公主加快了篡權的步伐,就連上官婉兒也加入到她們的隊伍當中,隻有太平公主置身事外,依舊支持李唐王室。
原本太平公主以及韋皇後等人都約定好立李重茂為皇帝,韋皇後以及李旦輔政,可是後來韋皇後突然改變主意,想要將李旦排擠出權力系統。
經過韋皇後的一番操作之後,李旦果然被排除在外,此時年輕氣盛的李隆基開始不滿意了,他在背地裡開始活動,靠著自己不錯的人際關系以及李旦兒子的重要身份,李隆基結識了很多軍中要員,拉攏了很多朝中大臣。
當時韋皇後因為李隆基是李旦三子,按照繼承制度而言沒有繼承資格的原因,就沒有重視李隆基私下的活動,再加上李旦長子李憲明確表示自己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韋皇後更加覺得李旦以及李旦的五個兒子不會輕舉妄動。
剛好就是韋皇後這種認知,給了李隆基私下活動的機會,李隆基不僅聯合了諸多軍中要員,還說服了太平公主一起參與其中,有了太平公主的幫助,李隆基的支持聲越來越大,很多朝中要員都私下投靠了李隆基。
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隆基聽從手下建議,先下手為強除掉韋皇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將皇權搶回李旦手中,到了李旦登基之後,太子人選就成為決定唐朝政局穩定的關鍵因素了,一時間關於太子人選一事,成為唐朝最重要的大事。
李憲二讓太子
按理來說,李憲是李旦的長子,理應成為繼承人,畢竟嫡長子繼承制度,是古代很多朝代都遵守的規則,李旦也想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選擇李憲當太子,可是當年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還歷歷在目,李旦不敢輕易立實力不夠的李憲當太子,畢竟實力雄厚的李隆基還在背後沒有發言呢,一時間,李旦陷入兩難的境地。
好在李憲看出了李旦的為難,立即上書表示自己沒有資格當太子,應該讓李隆基當太子,李憲不僅給出處理方式,還給出相應的理由,他說在和平盛世當中,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選擇接班人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處於混亂時代,應該選擇有能力的人當太子,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中力挽狂瀾,理應選擇他當太子,才能服眾。
李憲所言,可謂是有理有據,雖然李隆基聽完之後,還上書推辭了一番,可是李旦早已下定決心,果斷地立李隆基為太子,暫時穩定了朝中局面,也減少了五個兒子之間的權力爭奪。
按理來說,事情發展到這裡,應該算是尾聲了,可惜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對李隆基當太子一事存在意見,此人就是太平公主,她十分清楚,以李隆基的能力來看,要是有朝一日他真的成為皇帝,那麼自己將會失去權力,無法保持現有的地位了,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太平公主必須將李隆基扳倒。
從這一刻開始,太平公主就想方設法對李隆基當太子一事進行動搖,她先說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而言,沒有資格當太子,隨後又找各種借口,說李隆基想要造反篡位等。
雖然太平公主的每一招都很致命,要是一般皇帝,肯定會為了皇權而懷疑李隆基,到時候情況就復雜了,可是太平公主忽略了一點,李旦可是有名的對皇位不感興趣,她既然說李隆基想要早點當皇帝,那麼李旦就直接禪位給李隆基,免得夜長夢多。
至此,太平公主偷雞不成蝕把米,李隆基在李旦的禪讓下順利繼位,成為新一代皇帝,太平公主的悲慘結局即將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平公主想方設法對付李隆基的過程中,李憲再次表達了自己不想當太子的想法,這次讓位,對歷史走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為李憲才是按照繼承制度而言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要是他不表態,太平公主等人就有更多話語權來針對李隆基,幸虧李憲及時站出來表態,才讓太平公主的爭論變得毫無意義。
結語
李憲先後兩次讓位,在去世後被李隆基追封為『讓皇帝』,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至於說為何李憲要讓位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一方面是李憲從小受夠了爭權奪利,對皇位不感興趣,另外一方面是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實力不及李隆基,就算自己暫時成為太子,也會被李隆基推翻,與其再次上演玄武門之變的悲劇,還不如早早讓位,至少可以得以善終!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下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