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騙子敲詐官員,後騙子落網,被敲詐官員為何也遭貶官。《網路歷史》

唐宣宗時期,司農卿《相當於現在的農林部長》韋厪是個貪官,在位時撈了不少好處,但他還不滿足,還想到更有實權的地方繼續大撈特撈,於是就瞄上了夏州節度使這個職位。

由於他在平時言談中流露出了這個想法,此事便不脛而走,漸漸地傳到一個騙子耳中。

這個騙子一看,認為機會來了,便來到韋家求見,對韋厪說:『我法術無邊,可滿足您的任何要求!』韋厪一聽,立即來了興趣,並詳細詢問具體辦法,騙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講解。

韋厪升官心切,信以為真,當天晚上,便按照騙子的要求,在院子裡設立祭壇、請騙子做法。

騙子先是裝模作樣地禱告了一番,然後對韋厪說:『現在,請把你想要得到的官位一一寫出來吧』韋厪沒多想,大筆一揮,在紙上寫下了自己想得到的官位,然後交給了騙子。

哪知,騙子拿到這張紙後,忽然大聲喊道:『司農卿韋厪陰謀叛亂,命我祭祀天神相助!』

這一喊不要緊,可把韋厪及其家人嚇壞了,因為作法求官的消息一旦傳揚出去,再被扣上『謀反』的帽子《想當權傾一方的節度使,罪名和謀反相當》,韋家老小就都得死。

於是,韋厪連忙帶領全家人跪倒在騙子面前,哭泣著說:『我們家百十來口人的性命全掌握在您的手中,求您恩典!』

騙子的目的隻是想要錢,並不想置韋厪於死地,便獅子大開口,提出了巨額的金錢要求。

韋厪為了把事情平息下來,答應把家中所有的金銀珠寶都給騙子,騙子這才把紙條還給韋厪,高高興興地離去了。

韋厪雖然損失了一大筆錢,但官位保住了,全家老小的性命也保住了,所以照樣生活得優哉遊哉。

本以為此事就這麼過去了,可沒過多長時間,此事被曝光了,因為騙子那邊出事兒了。

這個騙子原先沒什麼錢,生活比較清苦,忽然有了錢之後,開始大肆揮霍,買上好料子的衣物、到飯店裡吃山珍海味、買貴重物品一擲千金……結果,他的反常行為引起了縣尉手下一個當差的注意。

這個當差的感覺騙子忽然暴富,錢一定來得不正當,就把騙子抓起來嚴刑審訊,問他錢是從哪兒來的。

騙子怕受刑,就如實招供了。

那個當差的一看,治安案件變成敲詐和腐敗案件了,自己處理不了,就逐級上報,一直報到唐宣宗那裡。

唐宣宗召見韋厪,詢問事情經過,韋厪一看事情敗露,隻好老老實實地交代了罪行。

此案最終的處理結果是:騙子被亂棍打死,韋厪被貶到永州做司馬。

『拔出蘿卜帶出泥』式腐敗案雖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畢竟不是一種長效機制。

因此,隻有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依靠常態式反腐,才能真正起到打擊貪官污吏、吏治清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