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作為隋朝的開國之君,為什麼要叫隋文帝,而不叫隋太祖?《網路歷史》

隋太祖另有其人,其乃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老爸楊忠,其雖然沒有當過皇帝。

但楊堅在稱帝之後,本著孝道將其追謚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

而楊堅的廟號是高祖,所以你可以叫他隋高祖。

至於為什麼歷史上一般稱他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這主要涉及到一個『謚號』和『廟號』的區別。

首先謚號乃是古人對於人死之後的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早在周朝就有了,注意,是人死之後的評價,有些電視劇裡面人家還沒死呢,就扯出來了,那就有點搞笑了。

既然是評價,那麼就有好有壞,所以古代謚號分為褒貶兩種。

比如說『文』、『武』、『宣』等等就是好的,按照『謚法』,文代表學識淵博、勤學好問、道德博厚等等、像晉文公重耳、漢文帝劉恒、魏文帝曹丕,那都是有作為的皇帝。

再比如說『武』,那是得要有著『克定禍亂』、『威服四方』的功績、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魏武帝曹操平定北方、晉武帝司馬炎一統三國,那都是有著這樣功績的。

當然,有好也有壞,像『厲』、『幽』、『靈』這些,都屬於惡謚。

比如說『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代表人物咱們可以舉周厲王,因為暴政而受到國民驅逐。

當然,後來還有一種『平謚』,就是給那種本身無大過,但國家卻在其手上衰落滅亡的君主。

比如說楚懷王的『懷』,那就是。

而廟號,其實與謚號有點類似,也是由後人評價,有點蓋棺定論的感覺。

但不同的是,廟號一般是要於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人才會有。

所以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像西漢王朝十幾個皇帝裡面,也就是四個人有廟號。

他們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注意劉邦是漢太祖,其謚號是高皇帝》;漢太宗即漢文帝;漢世宗劉徹、即漢武帝;漢中宗劉詢,即漢宣帝。

因為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所有古代稱皇帝多用謚號,所以隋高祖,也就被稱為隋文帝了。

不過,這個規矩在唐朝便改了。

因為從唐朝開始,這個謚號的字數是一個比一個多,像唐高祖李淵便是為『神堯大聖大光小皇帝』,後來者謚號還可以不斷追加,只要是好的字眼就得往上堆,這讓人家怎麼叫啊!而且這已經變味兒了,起不到蓋棺定論的作用。

反倒是廟號,承擔了原本謚號的作用,從唐朝開始,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

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

所以一般開國皇帝就稱是祖,後面的就是宗。

比如唐高祖後面的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後面的宋太宗,明朝有點例外,朱棣搞了個明成祖,不過他這個皇帝確實是自己打天下打下來的,也沒錯。

而且人家原本的謚號是明太宗,這個明成祖是後來嘉靖那家夥給改的。

至於具體緣由,就得說到明朝的『大禮議』事件了。

嘉靖是藩王繼位,為了鞏固自己的正統地位,就在宗法上大做文章,其中就是生父興獻王升格為皇帝,供入太廟。

而按照規矩太廟正殿裡面隻能供奉九位先祖《一祖四昭四穆》,當時太廟中已經有八位在裡面《嘉靖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景泰帝、建文帝沒有入太廟》。

這也就是說,興獻王被供入太廟之後,九廟的位置就滿了。

嘉靖死後進太廟必須得移出來一位到偏殿,即祧廟,也叫做入祧。

不過『入祧』是有規矩的,即稱『宗』者按親屬關系由遠及近,一個一個來。

而稱『祖』者以開創之功享受萬事不祧得待遇。

也就是說,明太祖朱元璋是不能移走得,按照順序,要移走的就是最遠的明太宗朱棣了。

但朱棣是何許人也?

他們這一脈得老祖宗,功勞甚大,因為自己父親生格一事將其排擠出太廟,不僅難以服眾。

就是嘉靖自己下到九泉,也不敢面對老祖宗。

於是,嘉靖就想了格辦法,將朱棣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這樣朱棣就可因『祖』而享受萬事不祧的待遇了。

至於後世清朝的康熙,他廟號聖祖,也是雍正稱贊他有再造之功,畢竟當時搞定了吳三桂和葛爾丹。

再者清朝的皇帝最喜好這等名號,他們的謚號都是二十幾個字往上漲的,稱祖也是不足為奇了。

當然了,既然是蓋棺定論,其也分好壞。

謚法那一套,廟號這裡也適用,而且更加直接。

像什麼仁宗、孝宗,就是說他很賢能,比如宋仁宗。

思宗就是亡國之君,比如明思宗朱由檢。

光宗在位時間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一個月便駕崩了;玄宗、真宗這些就是有些不務正業,喜好玄虛。

像唐玄宗喜好文藝、宋真宗愛好煉丹。

當然了,不管是謚號還是廟號,這些叫法呢,都是沒錯的。

主要是本著一個規矩,怎麼好叫怎麼來,那當然是字越少越好稱呼了。

像明清時期,大家又開始用年號叫了,比如什麼洪武皇帝、嘉靖皇帝、崇禎皇帝、康熙、順治、雍正等等。

這是因為以前一個皇帝可能會用多個年號,比如唐玄宗、他就有開元、天寶;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這些皇帝就一個年號。

而年號就兩個字,這比用廟號稱呼要好區分,廟號雖然也是兩個字,但是朝代不同,會有重復,你得加上朝代。

那自然是年號來得更加直觀,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