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百名歷史人物】農民起義軍領袖王薄。《網路歷史》

鄒平市青陽鎮西阿陀村一帶是著名的具有泰山副嶽之稱的山東長白山脈,主峰摩訶頂海拔827米,是濱州最高峰。

這裡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景色優美,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裡又是濟南、青州的結合部,方便周邊平原地區的人們集結。

隋朝末年,推翻隋煬帝暴政的農民起義序幕就在長白山雕窩峪拉開。

一、王薄拉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王薄(?-622),鄒平人,鐵匠出身。

他出生於魏晉南北朝的北朝時期,主要生活在隋朝和唐朝初年。

隋煬帝是著名的暴君,好大喜功又貪圖享樂,他營建東都洛陽,開通運河,調發了大量的山東民工,使人民備受徭役之苦。

隋煬帝三次東征高句麗,把山東作為進攻高句麗的人力、物力供應基地,年輕男子大多被強征服徭役。

大業七年(611年)初,隋煬帝下詔討伐高句麗。

《資治通鑒》記載:『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晝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隋煬帝從全國各地征發大量軍隊、民夫以及軍需物資向遼東前線集結,『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這一年,山東、河南大水,三十餘郡災情嚴重,隋煬帝不僅不撫恤民眾,反而『詔山東置府,令養馬以供軍役。

又發民夫運米,積於瀘河、懷遠二鎮,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耕稼失時,田疇多荒。

加之饑饉,谷價踴貴,東北邊尤甚,鬥米直數百錢。

所運米或粗惡,令民糴而償之。

又發鹿車夫六十餘萬,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險遠,不足充餱糧,至鎮,無可輸,皆懼罪亡命。

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就是在這種走投無路的大歷史背景下,逃亡的百姓逐漸積聚在鄒平長白山區王薄的部下,到了秋後,農民起義正式爆發。

對王薄起義,中國歷史給予了崇高的地位,稱他拉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連封建時代最正統的史學家司馬光在其《資治通鑒》中,都沒有貶低王薄,而是把他作為官逼民反的典型,原文說:『鄒平民王薄擁眾據長白山,剽掠齊、濟之郊,自稱知世郎,言事可知矣;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以相感動,避征役者多往歸之』

在王薄的帶動下,今惠民、陽信、無棣縣一帶的劉霸道、孫宣雅、格謙以及周邊的張金稱、竇建德、孟海公等紛紛響應,形成了巨大的推翻隋朝統治的洪流。

二、堅持在長白山中的鬥爭

王薄很善於組織和發動群眾,他在長白山雕窩峪建設了根據地,修建了寨墻,囤積了物資,憑險自保。

他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謠方式進行宣傳和發動群眾,針對社會矛盾,王薄作歌曰:『要抗兵,要抗選,家家要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贓官殺個光』。

他神化自己,自稱『知世郎』,能預知天下局勢變化,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道:『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由此,被官府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壓迫得生活難以為繼的窮苦百姓紛紛投奔王薄的義軍,其隊伍日漸壯大。

王薄以長白山雕窩峪為根據地襲擊周邊郡縣,多次擊敗官軍,經常大獲勝利。

僅一年多時間,起義隊伍發展到數萬人。

大業九年(613年),王薄率兵進攻魯郡,即今山東兗州,開始外出作戰,起初取得一些勝利,但由於麻痹輕敵,結果在泰山腳下為隋將齊郡丞張須陀所部突襲,被殺數千人。

《資治通鑒》記載說,齊郡丞張須陀『將郡兵擊王薄與泰山下,薄恃其驟勝,不設備,須陀掩擊,大破之』失敗後,王薄重新集結力量,北渡黃河,來到臨邑縣。

張須陀追兵又至,王薄與其再次決戰,又遭重創,有5000餘人被殺,損失牲畜數以萬計。

王薄又與孫宣雅、郝孝德等義軍聯合,兵力達10餘萬人,三軍南下重新進入長白山區,再聯合進攻章丘,張須陀親率步騎2萬迎擊,起義軍被各個擊破,再遭失敗。

此後數年,王薄退守以長白山區為中心的根據地,轉戰於魯中、魯北一帶,與其他起義軍互相支援,共同反抗隋朝統治。

有一首民歌,從反面反映了王薄在長白山堅持鬥爭的狀況:『長白山頭擺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

不畏官軍千萬隊,隻怕榮公第六郎』榮公第六郎是榮國公來護兒的第六子來整,他曾經率軍打敗過王薄的農民軍。

三、慘遭暗害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隋朝禁軍將領宇文化及在江都,即今江蘇揚州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擁戴隋煬帝的蕭皇後北上,於次年到達聊城,即今山東聊城西北。

唐朝派遣淮安王李神通圍攻聊城,宇文化及則派人聯絡王薄,王薄投降了宇文化及,率部與之共同守禦聊城。

李神通攻城不克,率軍而退,竇建德又率軍來攻,而且攻勢猛烈,王薄見大勢已去,遂打開城門放竇建德入城。

竇建德入城後,擒殺宇文化及,王薄又投順了竇建德。

武德二年(619年)初,隋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資治通鑒》說:『隋將帥、郡縣及賊帥前後繼有降者』,王薄審時度勢也投降了唐朝,是被當成代表性人物最受重視的將領,第一個被任命為主政一方的高級官員,任齊州總管,駐守歷城,即今濟南。

武德四年(621年),王薄勸說青州、萊州、密州等州投降唐朝,諸州都表示同意,為唐朝的統一戰爭做出貢獻。

武德五年(622年),唐朝宋州總管盛彥師率王薄共同攻擊須昌,即今山東東平東須城鎮西北,征糧於潭州,即今歷城東部平陵城,刺史李義滿與王薄有矛盾,因此閉倉不給。

須昌投降後,盛彥師將李義滿關押於齊州監獄。

皇上有旨釋放李義滿,使者未至,李義滿已死於獄中。

王薄因事再赴潭州,李義滿之侄李武意懷恨將其刺殺,一代英雄以悲劇的形式落幕。

記載王薄結局最詳細、權威的史料,仍然是《資治通鑒》,原文說:『宋州總管盛彥師帥齊州總管王薄攻須昌,征軍糧於潭州。

刺史李義滿與薄有隙,閉倉不與。

及須昌降,彥師收義滿,系齊州獄,詔釋之。

使者未至,義滿憂憤,死獄中。

薄還,過潭州,戊戌夜,義滿兄子武意執薄,殺之』

王薄揭開了隋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他在長白山起義後,很快便得到黃河下遊一帶農民的響應。

僅在山東一帶,就有張金稱在夏津縣、劉霸道在惠民縣等處起義響應,他們攻占郡縣,殺死貪官污吏和豪強地主,沉重打擊了隋王朝的統治,形成了隋末全國農民大起義的局面。

作者單位:中共濱州市委黨史研究院(濱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濱州百名歷史人物》,略有修改。

張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