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南北朝的割據混亂之後,終於在公元581年楊堅在北周皇帝的讓位下建立了隋朝。
隋朝歷經二代而亡,但它的影響力卻遍及之後的朝代,它創立的科舉制,直至清末才退出歷史舞臺,但卻在創立後的一千多年中,成為歷朝歷代人才的重要來源。
除了科舉制,隋文帝又興建了新都『大興』,這座位於原有都城位置的新都城,歷時九個月就完成了,成為此後這座興盛了三百餘年的都城,在前工業時代成為人類建築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之一,堪稱『奇都瑰城』,人們仍然稱呼它為長安城。
可是在隋文帝稱帝以前,漢代就已經建立了長安城,為什麼楊堅卻不滿足,仍然要建立新城呢?
上圖_ 漢代長安城
- 舊都城衰敗破舊
舊長安城自漢代建立,經歷了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和南北朝這幾個朝代,年份已久,遭受各種自然的侵蝕,肯定是不復當初建立時的美麗,在歲月的侵蝕下,早就如一位垂垂老矣的人在等待時代對它去留的批判。
隋文帝在《營建新都詔》中說『此城從漢,雕殘日久,屢為戰場,舊經喪亂』的確,漢代建立,至隋代時也已經800多年了,自身的保質建設期有限外,經過多次的爭鬥戰爭,多次淪為兵家的戰場,舊長安城早就衰敗沒落了。
自古以來都城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況且隋以前政權並立的局面多次出現,兵家紛爭,狼煙四起,在這些外創打擊中,舊長安城早已滿目瘡痍。
且為了擴大都城規模吸引更多的民眾,更好的發揮古代都城政治和經濟中心的作用,營建新都刻不容緩。
上圖_ 楊堅《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 舊長安城佈局不規范
說起皇宮,我們想到的就是清代紫禁城的莊嚴肅穆,宏偉瑰麗,與平民之家無法混為一談,甚至連皇宮所在的地方周圍也是不能有民戶存在的。
但在舊長安城中,民戶與皇宮好像沒有分開,唐代皇帝唐高宗一次偶然經過舊長安城時感嘆道:『朕觀故城舊址,宮城似與百姓雜居』舊長安城的皇宮是與百姓雜居做了鄰居啊。
而規劃佈局後的新長安城消除了這一弊端,將皇宮的范圍與百姓居住的地方很大程度上的分離了,既規范了新長安城的佈局,便於更好的管理讓皇宮的政治中心功能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統治者的皇權至高無上的心理。
說到底唐高宗當時看了估計心裡也嘀咕,幸虧這新都城早建了,要不恐怕我也得住這裡『與百姓雜居』了。
上圖_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 舊長安城環境污染嚴重
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城市,且一直是擁有全國最大人口密度的城市,它的負擔可想而知。
在我們現代人的綠色環保意識中,就已經為這種環境問題去想解決的措施了,可惜仍然成效不大,那在一千多年前的隋代更是沒法解決了。
作為隋代的環境保護者的官員庾季才不僅為遷都造勢,更以一種現代人的眼光陳述舊長安城的弊端:『漢營此城,經今八百歲,水皆咸鹵,不甚宜人』皇上,地下水都發咸被污染了,這地兒真沒法住了!
再住下去,每天飽受水污染不說,空氣質量也差,估計人的壽命就得一減再減了。
而楊堅也順勢接受庾季才的建議,『然則京師百官之府,四海歸向,非朕一人之所獨有這都城』你們看,建都這個想法不是我獨有的哦,都提議建,所以這都城,一定要建。
上圖_ 隋代大興城
上圖_ 唐朝長安平面圖
- 隋文帝對舊長安城的心理陰影
隋文帝的皇位來的其實並不那麼多明正言順,起碼在當時也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味,隻是楊堅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讓當時的北周皇帝讓位於他,也是,官職再大名義上也是皇帝的手下,但是自己當皇帝就不一樣了。
並且為了得到皇位,楊堅為了以絕後患,讓人暗中刺殺了北周靜帝宇文闡,除此之外北周的宗室也幾乎被楊堅趕盡殺絕。
背負多條無辜人命的楊堅心裡也是有些後怕,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也擔心因果報應,所以每每踱步在皇宮中時,心裡都惴惴不安,生怕被自己無辜殺害的亡魂所報復,多次噩夢不斷。
可惜因為自己是皇帝要住在皇宮沒辦法搬家,那隻能再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家了。
上圖_ 左圖示意長安城的位置,右圖示意長安城周圍的河流和水渠分佈
上圖_ 長安地理位置示意圖
- 新長安城選址優渥,好處眾多
對於新長安城的選址可是讓人大費頭腦,最終他們選定了舊長安城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麓。
《營建新都詔》中說『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楊堅等人一致認為龍首原南麓,土地肥沃,可以滋養物產,適宜建都。
新都城的地址水資源豐富,這就滿足了全城百姓的用水需求。
且奉命營建新都城的宇文愷利用周易之理發現,新都城的地勢排列的有點像卦象中乾卦的『六爻』,在此地建都可謂是大吉大利啊。
不過事實證明,這個地方的確是大吉大利,畢竟後來的唐朝興盛太平且壽命長,不過隋朝,差的卻不是一丁半點的意思了。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營建新都工程就這麼展開了,歷經僅僅九個月,新的長安城就在龍首原南麓矗立起來了,宛如隋文帝的統一大業一樣耀眼,隻可惜建築高大卻不一定堅固,正如隋代的江山大業,初時美麗高大,卻歷經二代亡了,可悲可嘆。
但我們不否認隋代在歷史進程上的影響,起碼這座新長安城,福澤惠及了後世。
文:瑞秋
參考資料:《營建新都詔》《隋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