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四年《618年》,隋煬帝死於江都宮變,他帶往江都的一切都落入叛軍首領宇文化及掌中。
隨後宇文化及率眾返回關中,在洛陽附近與當時實力最強的反隋義軍瓦崗軍遭遇,最終被瓦崗軍打得大敗。
不過瓦崗軍也損失慘重,擊敗宇文化及成為瓦崗軍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可謂兩敗俱傷。
但宇文化及是無能之輩,才幹遠不及瓦崗軍領袖李密。
那麼無能的宇文化及為什麼能與最強的瓦崗軍拼個兩敗俱傷呢?
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逃往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
當時反隋義軍雖然四方而起,但局勢還沒有到完全失控的程度。
以大興《唐長安》、洛陽為代表的核心都市以及大部分地區依然被隋朝控制。
更重要的是,以驍果軍為代表的隋軍精銳主力並沒有損失。
在逃往江都前不到一年,隋煬帝還第三次親征高句麗。
然而隋煬帝的心理被一系列的挫折徹底擊潰了,完全失去了指揮隋軍主力平定四方的勇氣。
於是隋煬帝將隋軍精銳主力一分為三,一支部隊留守大興,一支部隊派往洛陽,他率領戰鬥力最強的主力軍逃往江都。
留守大興的隋軍主力被唐朝擊敗後收編,派往洛陽的隋軍主力後來成為王世充的主力。
跟隋煬帝到江都的隋軍主力多是關中人,想返回故鄉與親人團聚,這種思鄉之情卻完全被隋煬帝無視,結果被以宇文化及為代表的野心家利用發動了江都宮變。
宇文化及在政變成功後自然要率軍返回關中。
江都的隋軍主力本來就是隋朝最強的部隊,思鄉之情更讓他們的戰鬥力大幅增強。
雖然總指揮宇文化及是個無能之輩,但其麾下的隋軍主力依然是驍勇善戰,最終與當時最強的反隋軍瓦崗軍拼得兩敗俱傷。
正因如此,後世有人感嘆:隋軍主力在宇文化及的指揮下都能與最強的反隋義軍瓦崗軍拼得兩敗俱傷。
如果隋煬帝沒有自暴自棄而指揮主力積極應對的話,隋朝幾乎不能如此快地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