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禪的意義
『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傳》
封禪,起源於何時何地,早已不可考察,唯一最早關於封禪的記載,出自《管子》:他為了勸阻齊桓公封禪,特意援引了古代十二家帝王封禪的故事,齊國是諸侯國,不具備天子才有的封禪資格。
封禪,牽扯到君權神授,古代統治者為了更名正言順了愚民統治,特意結合上古宗教,祭祀神道,發明了封禪這個政治作秀。
封,是在泰山頂上,築壇祭祀上天,向上天報告帝皇《天子》所做的功績;禪,是在泰山下的小山上,報告地方神祗功德,任命各路神職。
簡單點說,封禪,就是古代帝王與天地的對話,在封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君權神授的觀念,在禪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天子的權威,以便更好的集權。
因此,每逢盛世,帝皇必去泰山封禪。
為何必定是去泰山,而不是其他山?
因為《易經》上說了,天地交界的地方,就叫做泰,而泰山是五嶽至尊,群神之主,也是最接近天的高山,故歷代帝皇都選擇泰山來封禪。
『所以必於泰山何?
萬物之始,交代之處也』——《白虎通·封禪》 『泰山,五嶽之長,群神之主,故獨封泰山,告太平於天,報群神功也』——《《書鈔》引《通義》》
既然知道泰山封禪的好處,那麼歷代帝皇封禪的大概都有誰呢?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管子說上古時候,本來有72家帝皇封禪泰山的,但他隻說了12家,分別是: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幹、堯、舜、禹、商湯、周成王。
後世的有,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玄宗、唐高宗《與武則天一起》、宋真宗。
《清朝有康熙、乾隆這兩位,在泰山普通祭祀,實際算不上封禪》
二,宋真宗封禪的真正需求
公元1005年1月,宋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並具體劃分了各自邊界,史稱『澶淵之盟』。
條約一簽訂,士大夫與民間怨聲載道,士大夫認為這是恥辱盟約,民間百姓則因為多收稅交給遼國而憤憤不平。
為了平息眾怒,王欽若提議宋真宗搞一場『造神運動』——封禪。
此乃一舉三得之計,一得,可以借封禪提高皇帝的個人崇拜;二得,可以轉移民間和士大夫的注意力,平息民怨;三得,是加強皇權集中,減弱文官集團的權力。
其實真宗心裡還有一個得,那就是祈求皇嗣!這是最重要的。
據學者湯勤福研究史料,得出結論,宋真宗在咸平6年時《1003年》,親生兒子們已全部死亡,面臨無後的局面,而宋太宗的長子趙元佐及其子嗣,根據《金匱之盟》,可是具備合法繼位資格的。
1005年,又簽訂了『澶淵之盟』,加上親子全死,政治危機緊迫,所以那時候王欽若一勸說,宋真宗立馬就同意了封禪。
至於祈求皇嗣這個說法,在湯勤福的研究中指出,建造的玉清昭應宮,正是為了存放『天書』的,裡面的丁謂回答宋真宗時,提到了祈求皇嗣才是宋真宗的心理。
初,議即宮城乾地營玉清昭應宮,左右有諫者。
帝召問,《丁》謂對曰:『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宮以奉上帝,且所以祈皇嗣也。
群臣有沮陛下者,願以此論之』——《丁謂傳》
在一系列的準備後,宋真宗開始了封禪,因為沒有祥瑞,所以隻能搞天書降臨的戲碼,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上天賜降神書;四月初一,皇宮內功德閣發現第二份天書;七月十日,在泰山上又雙叒發現了天書。
在這次封禪後,為何後世再無帝皇封禪?
三,宋明元清,權力結構不一樣
唐朝,是因為外戚弄權、藩鎮割據而滅亡的,宋太祖很好的吸取了這個教訓,杜絕再有『陳橋兵變』的故事發生,因此,搞了出『杯酒釋兵權』的戲碼。
自此,武將被壓在文官身下呻吟,文官集團開始得勢,並逐漸占據政治高地。
尤其是宋神宗時期,更是開啟了文官黨爭的先河,皇帝的權力進一步被他們瓜分。
北宋新舊黨爭一角:『禦史中丞呂誨論安石過失十事,帝為出誨,安石薦呂公著代之。
韓琦諫疏至,帝感悟,欲從之,安石求去。
司馬光答詔,有”士夫沸騰,黎民騷動”之語,安石怒,抗章自辨,帝為巽辭謝,令呂惠卿諭旨,韓絳又勸帝留之』——《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
朝堂上,文官掌握了話事權。
封禪,作為皇帝個人崇拜以及集權的政治作秀,根本沒有了生存土壤,宋仁宗就被文官噴過一臉口水,可想而知,當時文官的威力。
明朝與宋朝一樣,在朱元璋立國後不久,大肆屠戮功臣,大部分的功臣被殺死後,權力曾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所以朱元璋根本無需政治作秀去封禪。
在他死後不久,他四兒子朱棣起兵靖難,幹掉了他孫子朱允炆,皇位被傳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手中,朱棣曾經7次攻打蒙古,換來了大明的最強盛,也是皇權最集中的時候,這位軍人,根本不需要政治作秀。
而且,明朝吸取了宋真宗封禪的惡劣後果,宋真宗封禪可是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導致財政失衡,天怒人怨、民心盡失,直接促成了北宋積弱的局面,所以北宋時期的農民起義是歷朝歷代之最高峰。
明朝前期無需封禪,後期,又有跟宋朝一樣的黨爭,權力又落到文官集團手中。
所以,明朝皇帝根本沒有封禪的條件。
既然宋、明皇帝不去封禪泰山了,那麼元、清更沒有理由去封禪了。
首先,元帝國是蒙古人忽必烈所建,蒙古人拒絕漢化,在大都的蒙古貴族,依然要住在豪華帳篷裡,而不是跟漢人一樣住房屋。
他們不認可漢族祭祀天地的信仰,隻執著自己信奉的長生天,以及蒼狼與白鹿。
後面信奉的道教是個人愛好,佛教則是在滿清立國後,故意弄的。
四,皇權高度集中,無須封禪
滿清入關,建立清朝,因為是異族入關,殺戮極其殘忍,一紙剃發易服令,把當時有骨氣的漢族知識份子殺得寸草不生,剩下一些軟骨子跪拜著高喊主子、奴才,
再在文字獄的思想禁錮下,漢人知識份子,但凡有些骨氣的,都不想出仕,沒有骨氣的,多數靠買官來做,比如雍正大力提拔的李衛,沒啥文化,但是家裡有錢,因此買官來做。
文字獄之一:『十月,翰林院庶吉士徐駿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句被殺』——《鄭板橋年譜》
經過文字獄的整頓後,天下全是乖巧的奴才,滿清一朝,權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所以根本無需封禪了,哪個臣子硬頸,殺就是了。
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上泰山祭祀,也就貪過一把癮,畢竟歷代傑出帝皇都去封禪了,自己沒理由不去湊熱鬧啊,但是他們又不需大量耗費人力物力,隻需要簡單祭祀就行了。
因此,宋真宗後,還真沒皇帝大張旗鼓去泰山封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