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哲宗沒有發言權,趙佶也不是他立的。
應該說,在北宋的九位皇帝裡,宋哲宗是比較『低調』的一個,他既沒有其父宋神宗的英武,也沒有後來的徽宗那麼昏庸。
但實際上哲宗皇帝是北宋最後一位雄主了。
宋哲宗,趙煦,為宋神宗趙頊的第六子。
在1085年,10歲的趙煦被立為太子,同年即位,由於年幼,由其祖母太皇太後高滔滔《英宗皇後》》臨朝聽政。
高滔滔是保守派,公元1093年,18歲的宋哲宗趙煦開始親政。
趙煦親政後,下令恢復新政,趙煦在位期間最大功績就是在軍事上重啟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並發動兩次平夏城之戰,使西夏臣服。
應該說,假如宋哲宗多活三年,應該就能滅掉西夏了。
最大的錯誤就是在位期間導致黨爭。
公元1100年,趙煦駕崩,年僅二十五歲,在位十五年。
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
他的身後留下一個強力變法後強盛的大宋帝國,卻終因無子,導致帝國所托非人。
在其駕崩的25年後,盛世大宋戛然而止。
中國封建時代,皇位繼承無非就兩點,一種是父死子繼,一種是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繼承法外,還有一種就是堂兄弟的後代來嗣位的《比如明朝的嘉靖》。
至於宋哲宗駕崩以後,是端王趙佶繼位,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哲宗沒有立下遺詔,哲宗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就掛了,死得太突然。
這就給各派勢力留下操作空間。
但也必須承認的是,趙佶繼位沒有任何陰謀論,完全是正常繼位。
而宋徽宗當皇帝這麼爛。
隻能說太後有眼無珠。
從北宋帝嗣血脈來看,宋哲宗是神宗第六子。
下一任皇帝無論是誰,年紀隻能比哲宗小,太子隻能從比他小的弟弟裡找。
當時有兩個人呼聲最高,一個是排行老九的18歲申王趙佖。
但他眼睛有問題《有人說是盲人》,還有一個就是也是18歲排第十一的端王趙佶。
向太後還能找誰,她隻能選趙佶。
至於申王趙佖六年之後就去世了,也是25歲。
實際上,向太後選趙佶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覺得趙佶好控制《就是他的輕佻》。
如此以來,向太後就和能和他婆婆一樣,可以臨朝聽政,隻不過是沒有想到自己那麼快就掛了。
心裡肯定會優先考慮她比較了解的那個人,在申王趙佖端王趙佶莘王趙俁簡王趙似睦王趙偲這幾位候選人中,向太後心裡肯定會優先考慮她比較了解的那個人,這幾個宗室親王裡,隻有端王趙佶堅持每天去向太後處問安。
長此以往,向太後雖然也覺得這個孩子不靠譜,但起碼這心裡孝順,懂事,心裡有自己這個人宋徽宗喜好書畫,再加上趙佶本身具有『藝術家』氣質,不想其他王爺一樣那麼『做』。
或許在心理上可能會比較喜歡接近趙佶。
以宰相章惇為首的一批大臣比較堅持立簡王趙似為皇帝。
不是因為章惇多麼有眼光,而是因為他和先帝宋哲宗是同一個母親朱氏所生,而向太後堅決反對立簡王趙似,就是擔心朱氏日後會臨朝聽政,威脅到他的地位。
如果向太後早一年去世,簡王趙似很有可能被立為太子,而歷史恰恰不能如果。
而趙似就自己在23歲就病逝。
也不是一個長壽的主。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合適的也隻有趙佶。
仔細想想,要是向太後活的和趙佶的兒媳婦吳太後一樣長壽的話,歷史會是什麼樣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