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頭腦發熱開啟宋遼爭端,禦駕親征一錯再錯,終釀慘禍。《網路歷史》

『契丹主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痛恨,請乘此良機以取幽雲之地』

公元986年,薛繼昭、賀令圖、劉文裕等文武官員向宋太宗進言趁遼主年幼,加之遼攝政蕭太後和大將韓德讓有私情,遼國人心不齊,應當出兵收復幽雲十六州。

宋太宗覺得這的確是個良機,便草率定下北伐大計,以粉飾自己的『文治武功』。

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好大喜功,他沒有宋太祖趙匡胤的軍事謀略,也沒有趙匡胤的統兵才能,更缺乏統籌軍事和政治兩方面事務的深謀遠慮,偏偏又急功近利,他即位之後,急欲消除趙匡胤的影響,甚至建立超越趙匡胤的功績,建立自己的政績工程。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斧聲燭影』和『授受之懿』爆出,趙匡胤壯志未酬,英年早逝,雪夜駕崩,次日趙光義即位,便是宋太宗。

太宗即位後,便於次日迫不及待地修改年號為『太平興國』。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傳承和年號之間有個潛規則:先皇駕崩,新皇即位,當年會繼續沿襲先皇的年號,次年才會定立自己的年號。

但是到了宋太宗這裡,他並沒有遵守這個潛規則,而是直接在次日就迫不及待地改了年號,這在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

從這也可以看出,宋太宗急欲擺脫宋太祖的影響,盡快實施自己的治國方略。

太宗即位了,大量提拔自己的幕僚,替換掉太祖的元老舊臣,為的就是更好地掌控朝政。

同時還改變太祖朝的科舉制度,訂立各種儀式制度,還大量赦免太祖朝的罪犯,盡最大可能籠絡人心。

太宗的這些政策方略最多隻能穩固自己的政權,並不能超越太祖,怎麼才能超越太祖趙匡胤?

當然是幹趙匡胤沒有幹成的事情,趙匡胤生涯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除了掃滅北漢統一全國之外,趙匡胤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統一全國和收復幽雲十六州。

彼時幽雲十六州在遼國手中,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衡量了兩國的實力,覺得對遼沒有必勝的把握,貿然出兵,隻會勞民傷財,於是想出花錢贖買幽雲十六州,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未能成行,這是趙匡胤作為開國之君心中莫大的遺憾。

趙匡胤制定的統一策略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在這個策略的指導下,趙匡胤以極小的代價平定荊湖,掌控荊湖之後,整個南方都暴露在宋軍的視線之下。

宋太祖先後滅掉後蜀、南漢和南唐,吳越和南平則俯首稱臣,自此南方基本統一,宋太祖開始將目光放在北方。

北方除了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還有北漢,欲取幽雲十六州,必先滅北漢。

沒想到北漢在遼軍的支援下,宋太祖組織的北伐,無功而返。

公元976年8月,宋太祖精心佈置五路大軍,圍攻太原,北漢士兵殊死抵抗,宋軍畢竟勢大,眼見太原即將攻下,沒想到當年10月,宋太祖意外駕崩,其繼任者缺乏相當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將宋軍撤回,這次北伐再次無功而返。

趙匡胤駕崩之後,其弟趙光義即位為帝,即宋太宗。

前文說過,宋太宗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國力有一定的增強,便想建立完全屬於自己的『武功』。

於是,北伐開啟。

蕩滅北漢

公元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禦駕親征,誓要蕩平北漢,兩軍在太原城下連番惡戰,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前來支援的遼軍在石嶺關被阻截,北漢主劉繼元見大勢已去,隻好獻上降書,開城投降,北漢納入大宋版圖。

宋太宗禦駕親征,大獲全勝,蕩平北漢,再加上打退契丹援軍,讓他十分膨脹,好大喜功起來,竟打算乘勝攻打契丹,收復幽雲十六州。

收復幽雲十六州絕不是壞事,當年石敬瑭割幽雲之地以賄賂契丹,讓幽雲之地百姓受困於契丹,趙匡胤體恤憐憫這些百姓,一度設想用錢來贖回幽雲之地,後來因故未能成行,所以現在趙光義要收復幽雲十六州,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功績也好,還是像其兄趙匡胤一般為了一方百姓也罷,總算是出兵了。

此時宋軍雖然剛破北漢,士氣高漲,但是畢竟剛經歷一番血戰,餉乏師勞,又要從山西遠征到河北,無論是軍力,還是後勤都難以為繼。

同時趙光義也沒有詳細調查遼國的政治和軍事形勢,更沒有進行周密的軍事部署和後勤準備,所謂兵兇戰危,缺乏冷靜的雙方形勢判斷,隻是頭腦發熱的開啟戰端,隻會得到血的教訓。

此時被勝利沖昏頭腦的趙光義執意北上,要最大可能地擴大這次禦駕親征的戰果,屬下群臣無人敢潑皇帝的冷水,於是太宗開啟轟轟烈烈的征遼。

高梁河之戰

宋軍一路北上,起初連戰連捷,非常順利,接連拿下東易州和涿州,輕松抵達幽州城下。

攻打幽州城這一戰,宋太宗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若不是這個錯誤,宋軍有可能攻下幽州城。

當時宋太宗派出一支部隊在外圍巡視,防止契丹增援軍隊到來,自己則親率主力攻城,攻城的時候,宋太宗下令宋軍將幽州城四下重重圍困,發起猛攻。

這就是宋太宗犯的一個大錯誤,從這裡來看,宋太宗和宋太祖在軍事指揮能力上的差距相差甚遠。

常規的攻城,都是圍攻三面,留一面,給守軍一個退路,還有個棄城逃跑的機會。

可是宋太宗將幽州城四下圍困,城內守軍無路可退,隻好死戰,如此雙方僵持了半個月,宋軍都未能攻破幽州城。

前面說了,宋軍是乘著掃滅北漢的餘勇繼續北上征遼,此時連續半個月未能攻下幽州城,士氣開始下落,而就在此時,契丹的援軍趕到,耶律沙、耶律休哥等名將親率大軍趕來救援幽州。

當宋軍探知耶律沙的大軍進發到距離幽州城西北十多裡的時候,宋太宗竟頭腦發熱的決定親自率兵阻擊,於是雙方在高梁河遭遇,展開激戰。

耶律沙是久經戰場的名將,他居高臨下,早已發現宋軍陣中有一個大人物的車架,異常醒目,便打算擒拿。

於是耶律沙故佈疑陣,且戰且退,但是軍隊秩序不亂,太宗以為遼軍敗退,率軍猛追,此時遼軍另外兩路援軍由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率領,突然從斜刺裡殺出,從兩翼向宋軍發動襲擊,同時耶律沙的『敗軍』突然也調轉方向,向宋軍發動攻擊,宋軍在三路遼軍的夾攻下,首尾不能相顧,立刻潰敗。

宋軍的攻城軍隊知道宋太宗被困,緊急調兵救援,與此同時,幽州城內守軍見援軍已到,開門掩殺,在遼軍幾路夾擊下,宋軍全線潰敗,宋太宗腿部中箭,乘坐驢車混在敗軍之中倉惶逃跑,遼軍緊追不舍,一直追到涿州才退兵。

此役,宋軍全線潰敗,死傷無數,宋太宗及時逃跑才撿回一條命,滿腹不快,悻悻而回。

這次北伐的失利,讓宋太宗認識得出結論:想要擊敗遼國,必須進行充足的準備。

也讓宋太宗認識到,宋遼雙方已經打破兩不相擾的局面,正式成為敵對國,隨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那麼問題就來了,太祖朝的時候,宋遼算是和平,現在處於敵對國,很明顯是太宗不如太祖,所以在宋太宗看來,還是要戰,隻有戰敗遼國,收復幽雲十六州,才能一雪前恥,才能超越太祖。

公元986年,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又將北伐提上日程,此時距離上次北伐已經過了七年,宋太宗以為此時已經做足了準備,不管是軍事物資的儲備,還是軍隊的數量,都較七年前增加許多,而且遼景宗去世,遼主年幼,人心不齊,正是征遼的大好時機。

於是轟轟烈烈的雍熙北伐,正式開啟。

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從一開始的戰略部署階段就錯誤連連,宋太宗因為高梁河的慘痛教訓,這次北伐再也不願禦駕親征,雖然皇駕不到,但是自己卻一定要親自掌握戰爭全局。

不在戰場怎麼掌握全局?

當然是紙上談兵了,說來也巧,當年趙國的趙括紙上談兵,一敗塗地,過了一千多年,再次紙上談兵的,還是姓趙,趙光義。

宋太宗趙光義采取了『陣圖』這種模式制定作戰計劃,要求各路領兵的將帥必須按圖執行,不得有誤,同時派遣『監軍』跟隨各軍,監督各領軍將帥的戰略部署。

宋太宗排兵佈陣的思路是:宋朝二十萬軍隊分成三路:

東路以曹彬為主帥,米信為副帥,兩人分別率領兩支主力部隊北出雄州,向遼南京進發,以遷至耶律休哥的遼軍主力;

西路以潘美為帥,楊業為副帥,出雁門關,攻取關外寰州、雲州、朔州、應州等諸州,掃清外圍,謹防遼軍增援;

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帥,出飛狐口,進攻靈丘,蔚州,伺機夾擊遼南京。

最終三路大軍會師,集中優勢兵力,圍攻幽州,與遼軍決戰。

很顯然,宋太宗把戰局設想的太過簡單,須知戰爭形勢往往瞬息萬變,不管天時、還是地利,都可能對戰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更別提作戰將領沒有自主權,無法隨機應變,這樣的軍隊,豈能不敗?

北伐前期,和上次宋太宗禦駕親征一樣,三路大軍進展都很順利,基本掃平了進軍遼南京的道路。

東路軍在曹彬的率領下,迅速攻占了歧溝關,抵達涿州,耶律休哥堅守南京,雙方在涿州展開對峙。

對峙期間,耶律休哥一面向遼帝請求支援,一面暗派騎兵繞到宋軍後面騷擾,伺機截斷曹彬大軍的糧道。

曹彬的糧道被截,糧草供應不上,隻好退回雄州尋求補給,這個時候,宋太宗預先制定的部署就被打亂了,但是有監軍在,又不能自主決斷,隻好派信使回汴京請求指示。

宋太宗聞報大驚:『豈有敵軍在前不顧而退軍待軍糧的道理!』遂即下令:令曹彬軍向米信軍靠攏,等待與中、西路軍會師。

為什麼呢?

因為一旦東路軍撤退,那麼將無人牽制耶律休哥,這樣的話,中路軍和西路軍將陷入危機。

很快,曹彬軍和米信軍兵合一處,此時中路軍和西路軍的捷報不斷傳來,眼見中、西路軍,連克州郡,東路軍將士豈肯甘於人後?

紛紛要求出戰,曹彬沒辦法,隻好率軍再次進攻涿州。

史載:『彬統下諸將深恥己軍無功,謀畫蜂起,更相矛盾。

乃裹五日糧,再往攻涿州』。

與此同時,遼軍的援軍已到,蕭太後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準備與各路大軍會合,然後對宋軍各個擊破。

曹彬見遼軍勢大,且蕭太後和遼聖宗禦駕親征,遼軍士氣高漲,知道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戰局已經發生變化,隻好退兵。

到嘴跟前的肥肉耶律休哥豈肯放走?

打開城門全力追擊曹彬部隊,雙方在歧溝關展開激戰,遼軍勢大,將宋軍團團包圍,死亡數萬,曹彬身為主帥,臨陣脫逃,騎馬逃跑,中路軍徹底潰敗。

中路軍的潰敗,不但意味著三路大軍圍攻幽州的計劃破產,還產生了新的問題:宋軍如何應對遼軍的反撲?

要知道,華北平原一馬平川,倘若遼軍長驅直下,可能直接飲馬黃河到達汴京城下。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趕緊匯報給宋太宗。

宋太宗隨即下詔,令中路軍田重進退守定州,西路軍潘美、楊業率部掩護雲、應、寰、朔四州的百姓內遷。

中路軍未遭遇遼軍,順利退守定州。

西路軍則和遼大軍遭遇。

遼十萬大軍直接攻下寰州,追擊西路軍。

楊業分析了雙方形勢,提議避開敵軍主力,出大石路,用強弓硬弩配合騎兵固守石碣谷,這樣可保雲、應、朔三州百姓撤離。

楊業的這個辦法在當時看來是最佳的方案了,但是沒有被執行,壞就壞在隨軍監軍的身上。

這個監軍叫王侁,王侁是太宗心腹,他對楊業的方案不以為然,嘲諷楊業:『君素號‘楊無敵’,今領精兵數萬,見敵卻怯陣不戰,莫非有不臣之心?

楊業憤然表示:『你們指責我畏敵不戰,我楊業忠君為國,今天就先戰死敵手』

於是楊業自己率兵迎敵,並和潘美、王侁約定,讓他們在陳家谷設伏兵接應。

隨後,楊業和遼軍大將耶律斜軫展開激戰,雙方實力懸殊,楊業浴血奮戰,奮勇殺敵,身負多次創傷依然堅持拼殺,隨後楊業將遼軍引入陳家谷,本以為遼軍已進入潘美、王侁的埋伏圈,豈料潘美、王侁並沒有按約定伏兵在陳家谷,楊業孤軍奮戰,將士傷亡殆盡,楊業中箭被擒,在遼營寧死不降,絕食而亡,可憐一代忠臣名將,就此隕落。

回朝之後潘美被削三級,導致楊業被俘的罪魁禍首王侁被除名流放金州,劉文裕除名流放登州。

此時,潘美已經是六十六歲的老將,第二年年雖官復原職,仍舊悶悶不樂,幾個月之後就鬱鬱而終。

遼國蕭太後惱怒北宋接二連三的挑釁,命大將耶律休哥乘勢領軍南下,大敗宋軍,宋軍北伐開始時所攻陷的州縣再次回到遼國手中。

至此,轟轟烈烈的雍熙北伐,慘淡收場。

這次北伐是宋朝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最佳時機,雍熙北伐的失敗,讓好大喜功的宋太宗受到沉重的打擊,徹底斷絕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念頭,導致宋朝對外政策的轉變,宋對遼被迫轉為戰略防禦,進而影響了整個宋朝的歷史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