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像《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曠世奇文,均出自歐陽修之手,流傳後世,影響深遠。
歐陽修早年喪父,跟隨母親成長,年少成名,自幼天資聰慧,詩詞歌賦文章樣樣精通,文筆通達老練。
因自幼手不釋卷,搞成了高度近視眼,23歲,有幸參加宋仁宗親自主持的殿試,位列二甲進士及第。
年年輕輕的歐陽修,被眾人一致看好必能成為那一年的皇榜狀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他之所以未能奪魁,據時任主考官的晏殊回憶,歐陽修當時才華橫溢,但是鋒芒過於顯露,眾考官有意挫其銳氣,想讓他多加歷練,期待以後成為棟梁之材。
歐陽修自然不負眾望,終成一代大家。
其實,歐陽修最值得稱道的是,雖然高度近視,但發現人才方面絕對慧眼如炬。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考試的進士榜,共錄取了388名進士,大多數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名臣。
歐陽修不愧是開創風氣的一代文宗,在選人用人上也是開天辟地。
他主持的這一榜進士中,《宋史》有傳的就多達24人,其中九人在後來擔任過宰相,算上主考官,唐宋八大家就有四位。
正所謂桃李滿天下,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中的章衡和章惇,蘇軾和蘇轍,林希和林旦,曾鞏和曾佈,張載和呂惠卿等等,個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可以說,歐陽修是宋代的一盞文化明燈,點燃自己,照亮他人。
歐陽修主持的這一榜進士中,狀元就是章衡,章衡後來出使遼國,遼主本想他是一個文弱書生,就想讓他出出醜,在酒宴之上提出要進行射箭助興,哪曾想章衡連發破的,遼主見他文武兼備,對他特別優待。
後人評價章衡的才略,稱贊道百年無人望其項背。
這一榜進士中的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書法家,出身世族。
擔任過宰相,經略江南,明察秋毫,獨當一面,異於常人。
章惇政績顯著,率軍平定了湖北、湖南等地群蠻,開拓西南地區,統一內地割據勢力,參與熙寧變法,協助推行新法。
對外征服西夏,攻滅吐蕃。
史料記載章惇當著太後的面,態度異常堅決地反對立端王趙佶為皇上,就是後來的宋徽宗。
並且斷言道: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元代名相脫脫在組織修撰《宋史》,曾發出感慨:假如說,當初章惇的意見被宋廷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
這一榜進士中的蘇軾和蘇轍,還有曾鞏,都是一代文壇領袖,位列唐宋八大家,自不必多言。
還有呂惠卿,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變法中的二號人物,為推動變法做出了頗多貢獻。
歐陽修一生正氣凜然,胸懷寬廣,器質深厚,知識高遠,學術精微,而又眼光獨特,一生都在不斷地推薦英才。
像大名鼎鼎的包拯、蘇洵,包括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王安石等人,都被歐陽修極力推薦過。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而且都是以佈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攜而名揚天下。
所以,歐陽修堪稱宋代第一伯樂,文化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