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的轉折點,靖康之恥是宋朝的轉折點,那麼明朝的轉折點就是土木堡之變。
這三個轉折點中,土木堡之變來得最早,明朝建立81年就發生了,另兩個則分別是137年和167年。
瓦剌人唐朝時就有了,蒙古人崛起後,瓦剌人成為西蒙古的主體部分,亦稱林中百姓。
元朝滅亡後,明太祖為了牽制蒙古黃金家族,曾暗中扶持瓦剌人,這個做法持續了四代人,到明宣宗時無疾而終。
到了宣宗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的手上,瓦剌的勢力極盛,且和大明的關系變得十分微妙,既不是合作方,也不算敵對方。
並且瓦剌時常打著商貿的幌子向明廷索要賞賜。
直到公元1449年,瓦剌終於因為賞賜一事與明廷翻臉了,瓦剌出兵十萬,分四路向明廷發起進攻。
這一年朱祁鎮23歲,可心智還是個不成熟的孩子,受到自己最信任的太監王振的蠱惑,他決定禦駕親征。
由於時間緊迫,朱祁鎮帶著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起來的20萬大軍出發了,對外號稱50萬。
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場戰爭是必敗的,原因至少有三個。
首先是明廷中有瓦剌的細作,從朱祁鎮決定禦駕親征開始,明軍的一舉一動,瓦剌人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詳細到每天行軍到什麼位置。
而明軍對瓦剌卻一無所知,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二是立國才80年,明朝的軍備已經廢弛得不成樣子了。
戰前山東巡按張聰巡視防務,巡查到山海關時,某關卡名冊上應有130人,實際隻有5人,還全是老弱病殘。
張聰怒不可遏,找來當值軍官訊問,才知道軍士全部被軍官拉去幹私活了。
山海關這樣的軍事要地都是如此,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明軍的軍官們此時都在幹什麼呢?
兼並土地、求田問舍。
沒有人關心軍務,整個明軍一片頹廢疲軟。
j朱祁鎮帶出去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沒有打過仗,不知道打仗為何物。
洪武、永樂兩朝留下的勛貴後代,到此時尚有26人,朱祁鎮帶走了18人。
這18人中有15人從沒上過戰場,最後有14人死在戰場上,基本上把明朝的勛貴集團一掃而空了。
而打過仗的英國公張輔、陳懷、王貴、顧興祖等人,要麼是多年未碰過弓馬,要麼忙著兼並土地、私役軍士,對戰陣早已變得一竅不通了。
其他的各鎮守要麼軍紀渙散,要麼軍備廢弛,要麼殺良冒功,要麼士氣頹靡。
高坐朝堂的朱祁鎮恐怕不知道,才80年,明軍就已經糜爛至此了。
等到出兵之後,明軍步步被動,處處挨打。
瓦剌軍銳不可當,明軍先經貓兒府之敗,再經陽和之敗,前方被殺得屍橫遍野,驚懼交加。
見此情景群臣都勸朱祁鎮回頭,不要再親征了。
但這樣的大事朱祁鎮居然還要征求太監王振的意見,最後當然是繼續親征。
從七月十六日離開京師,到八月初一到達大同,這十幾天來朱祁鎮一日三驚,眾軍紀律崩壞。
因為缺糧,明軍大肆劫掠,四周百姓逃跑一空。
吏部郎中李賢記載:今六軍喪氣,恐天子蒙塵。
眾人再勸朱祁鎮回京,而朱祁鎮卻率大軍繞路趕到王振的老家蔚縣,讓其光宗耀祖。
最終,明軍被包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
也先派人詐和,以麻痹明軍,又派人假扮明軍,沖擊明軍大營。
明軍全無防備,頓時大亂。
軍士爭相逃跑,互相踐踏,勢不能止。
英國公張輔、都督梁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52名文武官員死於亂軍之中,僅大理寺丞蕭維楨、吏部郎中李賢、禮部待郎楊善等數人逃出。
20萬大軍死的死,逃得逃,幾乎全軍覆沒。
護衛樊忠氣急之下當著朱祁鎮的面將王振錘死。
朱祁鎮突圍十餘次都未能成功,索性下馬盤膝而坐,最終被俘。
瓦剌人趁勢南下,兵鋒直指京師。
皇帝被俘,京師被圍,北宋的靖康之恥幾乎再度上演。
多虧新任兵部尚書於謙力排南遷之議,率各地勤王之師據守京師,又另立新君,絕了也先用朱祁鎮要挾大明的念頭,終於力挽狂瀾,將這場有可能將大明變為南明的風險給止住了。
【西湖邊的於謙墓,挽救了大明的於謙最後卻被朱祁鎮害死】
但土木堡之變帶給大明的打擊絕不是皇帝被俘這麼簡單,二十萬大軍和三大營損失殆盡,這可是明軍精銳。
此外勛貴集團被團滅,文文百官死傷過半,軍事政務出現了嚴重的斷檔。
更為嚴重的是,經此一役,明太祖制定的文武分制的策略被打破,文官奪取了軍權,又走上了宋朝以文禦武的老路,更加速了明軍的衰退。
雖然大明的國土還在,但根卻被挖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