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名偵探』包拯二三事。《網路歷史》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

他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的進士,28歲入仕,算是起步比較晚的了。

先來說說包拯的兩個著名形象特征:黑臉,以及額頭的月牙。

包拯在民間留下的最流行形象,就是一張如同被墨噴過的臉,所以被稱為『包黑子』。

但事實上,包拯長得一點都不黑。

試想,如果一個人要長成包拯那副黑樣,肯定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史書上也會記上兩筆。

但《宋史·包拯傳》中沒有一個字提及包拯的膚色問題。

好,史書上不寫,也不能證明包拯真的就不黑是不是?

按『壹讀百科』在《包拯是如何被『黑』的?

》一文中的考證,包公的家譜《包公書院記》中有那麼一句:

『今睹遺像,乃清雋古雅,殊無異於人』

說明包拯的膚色並無驚人之處。

與之佐證的,是包拯的真人畫像。

從這幅畫上看,包拯不僅不黑,長得還挺白。

關鍵是,他的額頭也沒有一個傳說中的『月牙』。

關於包拯額頭的『月牙』,民間有不少傳說,有說這是包拯幼兒時被馬蹄踩過留下的痕跡——試問,被馬蹄踩腦門而不死,世間除了葫蘆娃又有誰能做到?

所以,無論『黑』還是『月牙』,都不是包拯的真實形象。

但問題是,這兩個要素是從什麼時候被加到包拯身上的呢?

歸根結底,還是民間的傳說、文學,再加上戲曲的功勞。

在包拯去世之後沒多久,民間就開始流傳他的各種故事。

故事裡的包拯鐵面無私,不茍言笑,故《宋史·包拯傳》裡有『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這句話,意思是『如果包拯笑一笑,黃河的水都會變清』還有一句話是『‘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指包拯鐵面無私。

可能是順著這兩句話,民間的傳說和故事開始慢慢發揮,包拯的『黑臉不笑』慢慢變成了『膚色變黑』,而『閻羅包老』成了包拯白天判人間案,晚上去陰曹判閻羅案,那個『月牙』成了他往來人間和陰曹的『通行證』。

及至清代,小說《三俠五義》出現,大大傳播了包公鐵面無私的形象,也留下了一句關於包拯出生的描述:

『黑漆漆,亮油油,赤條條』。

與此同時,戲曲中臉譜對於包拯特征的進一步明確,也鞏固了『包黑子』的形象,最終讓包拯的『黑化』板上釘釘,深入人心。

然後就來說說民間流傳的包拯故事。

包拯之所以被稱為『包青天』而受百姓愛戴,主要是因為他秉公執法,巧妙斷案,如那句著名歌詞所唱:『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在『陳州放糧』,『鍘美案』,『貍貓換太子』這些懸疑破案故事裡,包拯堪稱『名偵探包拯』。

但事實上,包拯擔任開封府尹前後一共隻有一年半時間而已,而那些有名的案件,絕大多數都是民間移花接木或出自想象,而且都是和包拯沒有任何關系的。

真正見於《宋史·包拯傳》記載的包拯斷案故事隻有一個,那就是『割牛舌案』:

一個農民家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頭,告到了當時擔任縣令的包拯那裡。

包拯認為,把牛舌割掉是件無利可圖的事,肯定是有人想報復這家農民。

於是,包拯讓這個農民回家把這頭牛給宰了——在宋代,私自宰殺耕牛是犯法的。

結果,農民家前腳殺牛,後腳他的鄰居就來報官告密,包拯就此認定就是這個鄰居結怨割的牛舌,最後果然如此,案情告破。

在這個案子裡,包拯還是展現了一些辦案手段和智慧的。

在一些筆記、方志和野史中,也斷斷續續記錄有一些包拯斷案的故事,不過在那些故事裡,包拯就沒那麼『神』了。

北宋的沈括在他著名的《夢溪筆談》中就專門記錄了包拯的一個斷案故事:

包拯在擔任開封府尹期間,碰到一個犯了法的人,要處以『杖脊』,就是挨板子。

這哥們花重金賄賂了負責杖責犯人的一個小吏,想免挨板子。

小吏教了他一招:『包大人鐵面無私,肯定是要我當庭打你的。

在我開打之前,你就拼命喊冤,我就拼命罵你,這樣事情可能就會有轉機』

結果到了大堂之上,包拯果然宣佈要打板子,犯人鳴冤,小吏立刻高聲斥責,且極力表現仗勢欺人的樣子。

包拯頂著『包青天』大名,立刻就感到不開心了,反而責怪小吏口出狂言,結果把小吏打了板子,那個犯人倒從輕判決了。

沈括是帶著揶揄的口吻來寫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堂堂包大人被小吏與犯人兩人合謀耍得團團轉。

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包拯的『人性』,而不是『神性』。

那麼,如果包拯靠的不是『斷案如神』,他又為何能名垂青史呢?

於是就要說到包拯真正的三點過人之處:清廉、公正和敢於彈劾進諫。

包拯素以清廉聞名。

早在他23歲還沒當官的時候,已經在家鄉廬州小有名氣。

當時廬州有一個富豪請他去家裡吃飯結交,包拯拒絕了,理由是:『他是個有錢人,我們將來可能回家鄉當官,有了這份交情,以後就難做了。

《『彼富人也,吾徒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見《朱子語類》》

包拯曾在端州做過長官。

端州以產硯臺聞名,每年還會將硯臺上貢。

在包拯到任之前,他的前任每年都以『朝貢』為名,加征數十倍的『端硯』,用來中飽私囊和送人行賄。

包拯到任後,嚴格規定上貢多少就征收多少,不許超支一塊。

在包拯離任時,一塊『端硯』也沒帶走。

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時,從他本人和子孫的墓中隻發現一塊普通的硯臺。

包拯的公正,其實並不是指他的斷案,而是指他整體的秉公執法,不畏強權。

包拯剛在家鄉廬州當長官的時候,他的親朋故舊覺得可以依仗他的照顧,開始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包拯得知後,當即令人抓來他的一個犯法的舅舅,當庭杖責示眾,從此親朋故舊大大收斂。

在做開封府尹的時候,包拯決定疏浚惠民河。

他發現惠民河河道擁堵的原因,是很多權貴官僚家的花園修建亭臺樓榭,入侵了惠敏河。

包拯下令仔細測量和留下證據,然後將權貴們所有跨河修建的樓臺、花園和亭橋全部拆毀。

在這個過程中,包拯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權貴甚至拿假地契來打官司,被包拯識破,直接向朝廷匯報,要求嚴懲。

在做監察禦史時,包拯了解到楊邠、王鼎、王綽三人被貶官,因為他們都是范仲淹提拔的人才——范仲淹因『慶歷黨爭』被貶,殃及池魚。

包拯其實是范仲淹等新政黨人的死對頭『守舊派』提拔的,但他了解到楊邠等三人業務能力很強,且公正廉明,所以極力主張重用三人,結果三人都被重新提拔。

在自身行得正的前提下,包拯當然敢大膽彈劾和進諫了。

包拯在擔任監察禦史、禦史中丞期間,從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到宰相宋庠《此彈劾後人存在爭議》,從皇帝寵臣王逵到皇叔趙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只要有貪贓枉法品行不端,包拯全都一律彈劾。

以至於民間後來有了『包彈』這一俗語——被包拯彈劾過的官員叫『有包彈』,沒被包拯彈劾過的官員叫『無包彈』。

而且包拯一旦彈劾起來,連皇帝宋仁宗的面子都不給。

宋仁宗當時寵幸張貴妃,張貴妃就不斷地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

這位能力一般的伯父結果一年內晉升四次,權傾朝野。

在朝中無人敢響,你看我,我看你,看來看去,還是都把目光落在了包拯身上。

包拯果然不負眾望,第一個站出來彈劾。

結果彈劾之後,張堯佐反而又升了一個官,這背後傳出的信號就是:皇帝在力挺他。

如果換做一般人,早就知難而退了,但包拯寸步不讓,一道道接著彈劾,最終發展到當廷辯論。

包拯直接站到仁宗面前,歷數任人唯親的弊端,滔滔不絕,唾沫星子直接噴到了宋仁宗的臉上。

宋仁宗面色不悅,忍到包拯說完,拂袖而去。

到了後宮,仁宗直接找到張貴妃發脾氣:『包拯的唾沫都噴到我臉上了!你一天到晚就為你伯父要官要官,你知道有包拯這個人嗎?

!』

最終是張堯佐一看眾怒難犯,輿情洶湧,自己辭去了一批職務。

那麼問題就來了:

古往今來,犯顏直諫的大臣基本都沒好下場,包拯為何能夠善終呢?

這就必須要說到包拯的頂頭上司——宋仁宗了。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的第四個皇帝,也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長達42年。

『仁宗』是趙禎的廟號,但後世子孫之所以起這個廟號,自然是有道理的——他確實性情仁厚,寬以待人。

就拿包拯彈劾張堯佐一事來說,大庭廣眾之下,包拯面對面指責,不說唾沫星子噴到臉上,就這個態勢,換做其他皇帝,早就震怒了。

但仁宗隻是用袖子遮住臉面,任由包拯繼續說,最後也就是『拂袖而去』。

應該說,包拯確實碰到的是宋仁宗,如果換其他脾氣烈一點的皇帝,要麼咔嚓一刀,要麼當廷責杖,怎麼也要借故貶官了。

但換個角度來看,宋仁宗也需要包拯這樣的人。

宋仁宗廣開言路,開明寬松,確實讓北宋在他執政時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甚至有『仁宗盛治』的說法。

但與此同時,北宋開朝後積留下來的一些嚴重問題,也在仁宗一朝開始顯現,比如『三冗』問題。

『三冗』一是『冗兵』,仁宗時期北宋士兵數量最高達150萬人,但戰鬥力低下;二是『冗官』,北宋馬背上開國,但重視知識分子,結果造成文官數量大增,互相牽制,機構重疊。

仁宗一朝,官員數量已經超過了17000人;三是『冗費』,因為前兩者惡性循環,造成北宋財政吃緊,再加上還要給遼和西夏歲幣,國庫已經空虛。

在這樣的背景下,統治階級也需要塑造一個正面典型,倒不僅僅是用來展現自己『廣開言路』的形象,更是要用來樹立一個榜樣,遏制日益嚴重的機構冗餘和官員貪腐現象,而包拯恰好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脫穎而出。

當然,以包拯這麼生猛的勁頭,光宋仁宗一個人還不夠。

我們再來看看包拯的『朋友圈』。

翻看包拯的仕途歷史,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方面,包拯步入仕途很晚。

他28歲中舉,擔任縣令後不久,就因為父母離世,回家受喪。

守喪期滿之後又不忍離去,直到38歲的時候才正式回歸仕途,去天長縣當了縣令。

但另一方面,包拯升官又極快。

包拯出仕的26年時間裡,升遷次數達到了25次,基本上一年就要升一次官,最終做到了禦史中丞《相當於現在最高檢察院檢察長》和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中央軍委副主席》。

按宋代慣例,一般官員是三年一升,大家都是腰椎間盤,憑什麼包拯那麼突出呢?

這一方面自然離不開宋仁宗對包拯的厚愛,但另一方面,和包拯的『同年』群體可能也有關系。

『同年』,在中國古代的官場體系裡,不是指『年齡相同』,而是指科舉時同一年考中或者同一榜中舉的。

作為『同年』,也有點『校友』或『同窗』的意思,大家一般約定俗成會在今後的官場上相互照應。

包拯是宋仁宗天聖五年( 1027 年》中的進士甲科,按楊高凡在《包拯及其與同年關系論略》中的考證,大概排名在前三十左右。

而他這前三十個『同年』中,後來做官做到『同平章事』《宰相》或接近級別《參知政事《副宰相》,樞密副使,禦史中丞》的多達7人《王堯臣、韓琦、吳育、包拯、趙概、文彥博、吳奎》,且因為包拯出仕晚,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先包拯而居高官的。

值得關注的是,包拯和這批人的私交都非常好,特別是文彥博和韓琦。

文彥博曾三次出任北宋宰相,深受皇帝信任。

而包拯的父親和文彥博的父親本來就認識,算是『世交』,而在這基礎上,包拯的兒子又娶了文彥博的女兒,結成了『姻親』,兩人的關系可見一斑。

韓琦歷經北宋三朝,做過十年宰相,被後世稱為『一代賢相』。

在現發掘到的包拯的遺物中,隻發現兩個帖子,一個是給文彥博的,一個是給韓琦的,可見兩人的私交。

韓琦在拜相21天後,包拯就得到了升遷。

正是在韓琦任職的四年裡,包拯從一個開封的地方長官,提拔到了樞密副使這樣的中央高官。

那麼,包拯是否有『結黨』嫌疑?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當然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

事實上包拯和這些人相處甚密,也不排除雙方政治觀點一致的原因。

但是至少可以證明,包拯盡管剛正不阿,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政治情商,事實上,他在某些彈劾上還是比較懂得把握分寸的。

這也為包拯仕途基本沒有遭受過什麼排擠和陷害,提供了一個側面的註腳。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忽然得病。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5月24日《農歷》,包拯病逝,享年64歲。

宋仁宗親自前往吊唁,並宣佈停止上朝一日——相當於官方降半旗默哀。

包拯去世後,被追贈『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部長》,並賜謚號『孝肅』。

但包拯在千年之後的名聲,遠比他在世時所能得到的榮譽要大得多。

【饅頭說】

『包青天』,顧名思義,包拯是『青天大老爺』。

包拯這個形象的發展乃至神化,基本上是從元朝開始的。

在流傳下來的16、7本元曲『清官斷案』戲裡,有11本是關於包拯斷案的。

為什麼?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元朝相對來說法制松弛,出現很多司法不公的現象。

面對投訴無門的黑暗局面,老百姓隻能寄望於文學和戲曲裡的『青天大老爺』。

中國的不少老百姓,一直是有『青天大老爺』情結的。

貪官污吏橫行,冤仇委屈積壓,老百姓能怎麼辦?

就隻能期盼能出現一個『青天大老爺』,這個人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秉公執法,最好還能聰慧敏捷,自帶『名偵探』功能,這樣就能懲奸除惡,為老百姓出一口惡氣。

但歸根結底,依靠『青天大老爺』,還是一個『人治』。

碰到了包拯,嗯,沒錯,百姓之幸。

那沒碰到包拯呢?

或者說,包拯去世了呢?

『青天大老爺』又沒有基因復制,這任走了,下一任上來保證還是『青天大老爺』?

老百姓隻能像押寶一樣,賭自己的運氣,賭自己的家當,乃至賭自己的生命。

封建王朝,自天子始,本身就是『人治』,所以老百姓期盼『青天大老爺』也很正常。

而如今,我們強調的是『法治』。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這就是『依法治國』態度。

什麼是『法治』?

很簡單,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不是期盼出現個『青天大老爺』。

所以,『青天大老爺』出現在影視劇或文學中,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如今現實生活中還成為萬千老百姓的期盼,那就有問題了。

老百姓越能放下對『青天大老爺』執念,就越說明『依法治國』的成效明顯。

任重道遠,我們共同期待。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1、《宋史·包拯傳》

2、《包拯是如何被『黑』的?

| 壹讀百科》《微信公眾號『壹讀』,2017年6月20日》

3、《包拯及其與同年關系論略——兼論包拯穩立宋仁宗朝之原因》《楊高凡,《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4月25日》

4、《包拯斷案本事考》《楊緒容,《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月25日》

5、《論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郭學信,《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30日》

6、《略論包拯反腐敗》《楊國宜,《安徽史學》,1995年1月15日》

閱讀丈量世界,當當書香節啟動,百萬好書任你選!

百萬圖書滿減,另有200-30疊加優惠券:Y3T2GM

《僅對當當App/小程序用戶使用,有效期4.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