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宋朝300年,燭影斧聲算是最大懸案。
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下該案件的始末:
北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病之中的宋太祖趙匡胤,召晉王趙光義入宮,摒棄左右之後秘密議事,左右不可聞。
期間,有人遙見燭光下的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好做。
當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皇後派王繼恩前去請秦王趙德芳前來,但王繼恩卻請來了晉王趙光義。
宋皇後見狀,吃驚之下連忙對趙光義請求道,『我母子性命,全托付給官家了』《宋朝稱皇帝為『官家』》。
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由於該案疑雲眾多,讓無數人猜疑是趙光義謀害了親哥篡位。
甚至網上十個作者有九個覺得是陰謀論,趙光義絕對謀害宋太祖的頭號元兇。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該燭影斧聲的出處。
這個說法源於北宋和尚釋文瑩所寫的《續湘山野錄》。
請問這位叫文瑩的釋家子弟到底是何方神聖?
除非他是宋太祖皇帝身邊的人,並且還機緣巧合親歷其事,不然他有什麼發言權呢?
我們回頭再看宋朝的官方記載,關於趙匡胤的死,隻留下了一句話–『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即公元976年10月20日,夜,皇帝陛下死在了皇宮中的萬歲殿裡,時年50歲。
陰謀論的說法:是趙光義殺了趙匡胤。
如果用的是柱斧,那絕無可能,因為這個柱斧是宋代的玉制文玩,根本沒什麼殺傷力。
更何況宋太祖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從一介武夫爬上殿前都指揮使,最後成為皇帝。
據記載,太祖長拳和太祖盤龍棍皆源自宋太祖趙匡胤。
那麼是趙光義下毒?
拜托,在封建的帝制時代,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皇帝的人身安全,那絕對是保護到了極致,基本上在古代做皇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坐牢差不多,身邊永遠都有下人存在,你趙光義進宮哪有下手的機會。
何況皇帝身邊永遠都有試吃的太監存在。
宋太祖的真實死因是什麼呢?
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個論文《帝王的健康與政治——宋代皇帝疾病問題研究》,總之就是死於腦溢血,你們也可以簡單的看看宋太祖畫像,明顯是個BMI超過25%的人,患有高血壓的可能性極大,何況宋史中他一直沉湎於飲酒,杯酒釋兵權就是在酒桌上搞定的。
所以總的來說這個可能性遠大於他直接被趙光義殺害。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找了很多角度覺得宋太宗趙光義是篡位呢?
因為他們的推論都來源於皇帝在有成年的兒子時,不應該采用兄終弟及這種不正常的繼位方式。
其實質就是他們覺得人性就是自私的這一基本論斷。
可是他們忘了五代是個什麼樣的歷史啊,要知道在這個亂世中,基本上朝代都是二世而亡,沒有任何一個幼子可以鞏固自己的皇位。
他宋太祖趙匡胤不就是欺負別人家柴世宗隻留下個小孩嗎。
可以說五代十國的亂世,就沒有嫡長子繼承制一說,後晉石敬瑭立成年之侄而不立幼子為繼位人;南吳連續兩代都是兄終弟及;吳越過後三個國主全是兄弟;後梁朱友珪傳給弟弟朱友貞,北漢劉繼恩傳給弟弟劉繼元,南平保融三子均成年而立其弟保勖為繼位人,保勖襲位後又傳立保融之子;南漢劉隱傳弟而不傳子;馬楚政權連續兄終弟及。
這一串串的事實說明大環境下嫡長子繼承制在那個武將隨意造反的時代完全不適用,隻有能夠統領武將的真正強人才能繼承政權。
我們再來看金匱之盟是否真的存在?
這是趙匡胤繼承皇位第二年母親去世時所立,內容就是趙匡胤的母親希望趙匡胤今後傳位給弟弟趙光義,再由趙光義傳給三弟趙廷美,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趙匡胤會大力栽培弟弟趙光義,封為開封府尹,加封晉王,位於丞相之上,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開封府尹和晉王是五代時皇儲標配,五代到宋初,以親王加京城府尹為標志的儲君,共有朱友文、柴榮、趙光義共九人。
而成年人中,未做過京城府尹,和平繼位為皇帝的《即不包括篡位、自立》,隻有劉承佑一人而已,這是因為他的兄長開封府尹劉承訓死了才兩個月,其父劉知遠來不及建儲就已駕崩。
而趙光義封親王加開封府尹,正是宋太祖母親去世後一個月,這其實從側面證明了金匱之盟的真實性。
可以說趙匡胤死前,趙光義大權在握,參與各種朝中事務。
與之相反的則是,趙匡胤的兩個成年的兒子:趙德昭,26歲,趙德芳,18歲。
隻是掛名的節度使和防禦使,不僅沒有實權,而且,從未參與過國家政務。
如果趙匡胤真的有意培養兒子當接班人的話,那不封王,封個郡王不過分吧,甚至封個實權州長也行啊。
趙匡胤在位17年,卻不去培養兒子,這難道是他在犯低級錯誤嗎?
顯然不是!而是他作為成熟的政治家,顯然把江山社稷看得比親情更重要。
要知道此時吳越尚在,北漢未滅,契丹人占據幽雲十六州,祖國尚未統一,宋朝政權需要的是一位強有力的帝王。
所以,他選擇那個主導黃袍加身事件的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他深知,弟弟會繼承自己的政治遺願。
而趙光義在統一南方後,吸取了之前趙匡胤攻打北漢的教訓,一舉攻下了北漢全境。
可惜他急功近利立刻前往幽州挑戰契丹,導致最後兵敗。
雖然軍事能力突出,內政能力卻很優秀。
他是北宋以文治國國策的確定者:他增加參加科舉人數,發展農業,開墾荒田,加強官員考核,編纂大型書籍,約束節度使權力,在他一系列政策努力下,北宋形成文治一個繁榮景象。
此外他延續大哥趙匡胤反貪思路,嚴厲懲治貪官,生活上保持簡樸。
所以宋太宗雖然私德有虧,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實現哥哥的政治藍圖。
也正是宋太祖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才讓大宋的子民告別了五代十國的大亂世,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