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國抓到北方去以後,就老死在北方,再也沒有回來過。
但是明英宗被抓到北方去以後,卻很快就被放回來了。
那麼,明英宗為什麼會被放回來,而宋徽宗宋欽宗卻沒能被放回來呢?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瓦剌想把明英宗放回來搞亂明朝。
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一旦把明英宗放回來,明朝就有兩個皇帝,兩個皇帝自然就會打架,只要明朝的皇帝打起架來,明朝就會亂。
把明朝搞亂了,瓦剌就有機會了。
不過,這種說法顯然臆想的成分太多,如果把抓捕過去的皇帝放回來,就能夠擾亂中原王朝的話,那麼金國為什麼不把宋徽宗宋欽宗放回來?
把他們放回來,對南宋不是一個巨大的擾亂嗎?
他們為什麼不這樣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明英宗放回來以後,確實也激起了明朝的皇位之爭,景泰帝害怕明英宗奪權,把他關在南宮之中,不讓他和外界接觸。
接著,明英宗又發動了『奪門之變』,最終還奪取了皇位。
可以說,確實引起了明朝高層的震蕩。
但是,瓦剌並沒有因此利用這個機會向明朝發動進攻。
由此可見,他們並沒有『擾亂明朝』這樣的計劃。
如果真有這樣的計劃的話,他們在那時候不可能一點行動都沒有。
因此,明英宗之所以被放回來,宋徽宗和宋欽宗之所以沒有被放回來,道理顯然是不一樣的。
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實力對比的不一樣。
金國和南宋當時就實力來說,金國的實力顯然是更強大的一方。
雖然兩國開戰打到最後,金國有一些衰敗的跡象,但是總體來說,他們的實力還是比南宋更加強大一些。
對於金國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把宋徽宗宋欽宗放回來的必要,也沒有把他們放回來的可能。
這兩個人的身份是很特殊的,他們是宋朝的皇帝,當然也就是金國捏在手裡的最重要的籌碼。
無論是和宋朝打仗,還是和宋朝談判,有這兩個籌碼捏在手裡,宋朝都會忌憚很多。
盡管宋高宗巴不得宋徽宗宋欽宗死掉。
但是嘴上他可不能這麼說。
對外宣傳的時候,他肯定會淚流滿面地希望他的父親和哥哥平安回來。
所以說,這兩個籌碼,是金國最重要的籌碼。
就算不是籌碼,也不可能剛回來。
假如金國把宋徽宗宋欽宗放回來,那就會給世人一種印象,就是他們已經認慫了,他們打不過宋朝,所以才把宋朝的皇帝放回來。
他們當然不願意給外人留下這種印象的。
那麼,瓦剌為什麼又會把明英宗放回來呢?
關鍵就在於,明英宗是掌控在也先的手裡,而不是掌控在瓦剌大汗脫脫不花的手裡。
一開始的時候,也先也是把明英宗當成籌碼來看的。
也是想利用明英宗,從明朝那裡獲得更多的好處。
所以他才挾持明英宗對明朝進行漫天要價。
但是明朝不理睬他,堅決和也先抗戰,所以他用這個籌碼,沒有撈到半點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也先才決定把明英宗放回明朝。
有人可能會說,那不是瓦剌認慫的表現嗎?
其實不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瓦剌和明朝在地位上,不能夠與金國和南宋在地位上相比。
瓦剌和明朝其實屬於藩屬國和宗主國之間的關系,在等次上與金國和南宋是不一樣的。
所以把明英宗送回明朝,本身是理所當然的,並不存在認慫的說法。
二是也先並不代表瓦剌,他放明英宗回來,隻是個人行為,並不是國家行動,所以沒有金國那樣的顧慮。
也先之所以把明英宗放回來,其實是一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因為當時瓦剌的大汗脫脫不花,已經和明朝聯合起來,準備南北夾擊也先。
這樣一來,明朝、脫脫不花和也先,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也先當然不願意脫脫不花和明朝南北夾擊他。
一旦南北夾擊他,他必敗無疑。
對於他來說,要想把明朝打敗,是不可能的,北京保衛戰就已經證明了他不可能打敗明朝。
他唯一能夠有發展空間的,就是打敗脫脫不花。
既然他把脫脫不花當成敵人,那麼他就必須要和明朝聯合起來,依靠明朝的力量,幫助他打敗脫脫不花。
就算明朝不幫忙,至少明朝不在後面打他,他才能放開手腳和脫脫不花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