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封建專制下,雖然對堯舜禹的禪讓都不吝贊美,但這不過是一個美好的理想而已,古代君王在登上權利的高峰以後,沒有誰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利,而趙構做為南宋第一個皇帝卻選擇主動下臺,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起來,他為何要這樣做呢?
正史中的真相
事情發生在紹興三十二年,剛開春沒多久,趙構便透露出禪位的意圖,五月的時候便立趙昚為太子,準備傳位於太宗一脈,六月便下詔退位,宋孝宗登基。
據《宋史》記載: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閑退,此事斷自朕心,非由臣下開陳,卿等當悉力以輔嗣君。
從上文可以看出,趙構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年老體弱多病,幹的太久也想休息一下了。
事實真如此嗎?
要知道,趙構退位時五十六歲,他死時已經八十高齡,是妥妥的長壽皇帝。
也就是說他退位以後,還活了二十五年之久。
這說明趙構的身體素質那是相當的好,根本就沒啥問題。
退位以後的趙構不僅過起了閑散的生活,頤養天年,但軍國大事一樣也沒有落下,宋孝宗在很多軍國大事上都需要靠他拿主意。
議和為基
趙構在史料中的記載是明確的議和派,在對待金人的態度上,議和就是他堅定不移的政治主張,為了議和,他重用秦檜,殺了嶽飛,並且大搞文字獄,秦檜死後更是親自祭拜,賜秦檜謚號『忠獻』,追封其為申王。
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來,趙構在昏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但當時人家可不這麼認為,因為議和就是趙構的政治主張,他已經在這上面和秦檜綁定在了一起,構成了他樹立權威,執政合法的重要依據。
但遺憾的是,完顏亮在紹興三十一年的舉兵南侵,結結實實的打了趙構的臉。
簡單點說,就是趙構認為他這麼做是對的,讓別人聽他的,結果事實證明,他做錯了,試問,他還有臉繼續做下去嗎?
對於趙構來說,秦檜已死,無人背鍋,嶽飛已殺,無人抗金,金人南下打臉,誰來買單?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要以為古代皇帝就可以無法無天,宋朝是士大夫和皇權共治天下,他們的口水足以淹死趙構,而為了轉移自己政治矛盾,維持統治,趙構就想到了禪讓這一招,事實上看,效果真的不錯,不得不佩服他高超智慧。
臺前到幕後
趙構的禪讓可以稱之為暫時性撤退,保護了自己,也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望。
對比一下後世的崇禎,他這一點真應該跟趙構學學,他殺了魏忠賢以後,皇帝沖在最前面,沒了緩沖,真不是什麼好事,所有的矛頭全部都會指向皇帝本人。
趙昚即位以後,由於他本人並沒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在治理國家上不得不依靠趙構原有的威望和班底,本身跟傀儡皇帝無異,所以這才是趙構最聰明的地方,即便他退出了朝堂,但仍然是那個最真實的掌控者。
並且在趙昚根基不牢靠的時候,以太上皇的身份進行有效的保護,實際上為南宋政治勢力的平穩過度也起到了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