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主講:賽艇隊長
策劃:賽艇隊長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28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
前一陣,中國的短跑運動員蘇炳添,被攀上親戚了,說他是蘇軾的後人。
這事甭管是不是真的,都足以證明咱們老祖宗的家譜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哪怕是今天還有人信這個。
◇ 相關專家表示:從現有史料證據上來說,《蘇炳添是不是蘇軾後代》尚待考證
不過,在先秦時期咱們的老祖宗是不修家譜的,但他們的宗法制分封制跟家譜的意義很像,你得是貴族子弟你才能得到分封,從而當上一方諸侯或卿大夫。
你是諸侯的幾代孫,就能分得一個什麼級別的官職,其實就跟家譜差不多。
秦漢時期國家開始有了修家譜這個制度,設立宗正一職管理譜牒,這裡的宗正隻記錄皇室一家的事,別人的不管。
而且到了亂世年代,只要你發達了就可以編個祖宗給自己貼金,劉備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搖身一變為大漢皇叔,靠的是皇家譜牒的世系記載,然而他那份記載裡邊有不少疏漏,後人懷疑有可能就是編的。
◇ 皇叔的稱號不過是給自己加個血統Buff,亂世梟雄能上位,還得靠道兒上兄弟們幫襯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選官依靠九品中正制,非常重視門第,怎麼證明自己是世家大族,依靠的就是各家修的家譜。
當時從選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譜為憑,為了保證家譜的真實性,國家設立譜局和譜官,專門從事家譜編修和保管工作。
前文提到,當時選官都是看門第,那些寒門子弟一輩子沒機會當大官,平民更是一輩子跟官場無緣,在實現階級跨越無望的情況下,有些人就選擇鋌而走險,賄賂譜官偽造家譜把自己寫進世家大族。
當然朝廷對這種事是零容忍,發現既是死罪,南朝齊期間,有個叫王泰寶的人,為了獲得在官場晉升的機會,想辦法賄賂譜官賈淵,想把自己寫進瑯琊王氏譜,從而躋身士族獲得晉升。
瑯玡王氏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士族,舊時王謝堂前燕,那個『王』說的就是他們家,結果被真的瑯玡王氏後人,尚書令王晏告發,賈淵下獄論死,得虧他生了個好兒子為父謝罪,在朝堂上跪地磕頭直至流血,朝廷才免了賈淵的死罪。
◇ 到了現在,瑯琊王氏還有專門的族譜網站可供後人查詢 圖為瑯琊王氏的支派新安王氏
隋唐時期除了原有的這些世家大族,還有來自西北的關隴貴族,這些人雖然執掌朝政,但仍然被原來的大族看不上,覺得他們就是一群丘八出身的軍政府、暴發戶。
唐太宗時期三修家譜,就為了提高關隴貴族的地位,後來還出了一本《姓氏錄》想證明自己也算是關隴貴族,但還是被原來的那些大族瞧不起,那些大族都躲著不想被寫進《姓氏錄》,覺得丟不起那人。
等到唐末天下大亂,誰都不用瞧不起誰了,黃巢、朱溫不分新貴族舊貴族,把他們斬殺殆盡,當初傳下來的那些家譜也都遭到焚毀。
宋朝等於說是在一片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新秩序,也開始重新修譜,當時社會上已經沒有士族庶族,不看門閥選官,修譜就是為了收族人,祭拜祖先,教育族人倫理道德等等。
因為遠離了政治,所以官府並不幹預民間什麼動作,普通百姓家裡也開始修家譜。
既然是民間修家譜,又是重視教化的職能,要是追溯老祖宗是個乞丐,是個臭當兵的這就沒法教育族人了,必須得給他們找一個特別牛的祖先。
於是民間的家譜就是使勁往臉上貼金,姓李的全是唐朝皇室後人,姓曹的全是曹操後人。
此後家譜的形式就沒什麼大的變動,全是民間也能修,也都是攀名人當祖宗。
◇ 清 俞明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
這種思想哪怕是貴為皇帝也沒能免俗,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也曾想找個有名的祖宗也顯示自己的血統高貴。
可是,朱元璋家境貧寒,上溯幾代仍然是地位卑微的農民, 『朱四九』、『朱初一』、『朱百六』,那時候農民階層鬥大字不識,隻好用數字來標記一下。
朱元璋手下一些個無恥文人揣摩到了聖上的心思,就想把朱熹硬拉來作朱元璋的祖先。
可是,宋代與明代相距時間並不很長,這樣亂認祖宗很容易被人識破,朱元璋反復思量,也覺得認朱熹作祖宗,過於牽強,再加上也有人勸說,這樣亂認祖宗,可能成為『數典忘祖』的話柄,最後隻好作罷,堂而皇之承認了自己是泥腿子出身。
朱元璋這是自己跟名人離得太近,所以小心思沒得逞,要是換個跟名人隔出去好幾百年的,拿往臉上貼金可就很方便了,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就請人考證出他是袁崇煥之後;還有賣水果起家的杜月笙成為上海的黑幫老大,第一件事就是忙著找闊祖宗,他知道章太炎在家譜方面很有研究,最近又缺錢,於是派人送過去兩千大洋,章太炎收到錢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主動幫杜月笙修家譜。
姓杜的名人不多,杜甫算一個,西晉滅吳的統帥杜預算一個,章太炎把這倆都寫進了杜家家譜,杜月笙自此成了名門之後。
不過修家譜這個事有一點需要注意一下,牛逼不能亂吹,吹過頭了皇上會很生氣,比如說乾隆二十九年,皇上收到了江西巡撫的奏折,裡面說江西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就算本來不是一個宗族的人,隻是因為同姓就在一起修建祠堂,共修家譜,而且還隨意的攀附名人,他覺得這種現象不好,希望朝廷能夠管一下。
◇ 乾隆帝畫像
一開始乾隆還沒當回事,當他聽到消息說,那些刁民修家譜動不動就說自己是某朝皇帝的後代,乾隆這人本來就敏感,看見這個以後開始懷疑他們有可能借著修家譜起義,推翻自己的統治。
於是當即表示『早就該管管了』!就這樣,全國展開一個因為修家譜而開始的文字獄,只要發現家譜裡有犯忌諱的詞,誰『開基』,誰『守成』,誰『中興』,這都是皇家才能用的說法,立刻下獄論罪。
在完成一輪文字獄之後,乾隆又規定了修家譜也要按照基本法,不能出現和先帝們廟號、謚號、名諱相同的字,要改成同音字,我爸爸叫『太祖』在家譜裡得改名叫『臺卒』;還不能給自己加戲亂認祖宗,隻能認到五世祖;再就是不能用朝廷的專有詞匯,誰家要是家譜裡寫個奉天承運,那就離滿門抄斬不遠了。
乾隆這次禁譜特意規定有一家人可以不遵守,就是孔子的後人。
不過乾隆那個脾氣誰也摸不透,第72代衍聖公孔憲培出於謹慎起見,把已發家譜全部收回,並認真進行修改,第60代衍聖公叫孔弘泰,和乾隆弘歷的名字犯相,於是改成宏大敘事那個宏。
64代衍聖公孔胤植因為犯了雍正皇帝胤禛的名諱,被改成孔衍植。
◇ 64代衍聖公孔胤植
也是因為這起禁譜事件打擊太大,此後孔府再也沒提過修譜的事,一般來說是一個甲子六十年修一次譜,往後兩個甲子年分別是嘉慶、同治年間,孔家都很安靜。
一直到1930年沒有文字獄了,孔府才重新設立譜局主持編纂工作。
修家譜這件事其實是有很多正面影響的,團結族人,增強家族凝聚力,這本不是什麼壞事。
然而很多人修著修著就把它變味了,他們把歷史名人拉過來,吹牛逼證明自己祖上闊過,希望靠這個給自己挽回一點可憐的自尊。
其實一個人牛逼不牛逼,還得看他說過啥做過啥,他祖宗是誰不重要,所謂修家譜就是人發達了之後想轍往臉上貼貼金,但你還啥都沒幹出來就開始滿世界吹牛逼,搞厲害了我的祖,這就是跳梁小醜了。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配圖源於網絡,若有侵權,後臺聯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