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天下兵馬誰來調遣?《網路歷史》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造成地方勢力過於強大從而嚴重影響到中央集權,並直接造成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宋太祖趙匡胤為吸取晚唐和五代十國軍權散亂而軍閥割據的教訓,加強了中央集權,讓大將交出兵權,以解除對中央的威脅。

歷史上有『杯酒釋兵權』婦孺皆知的歷史典故,大致事內容是: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的兩年後,一日晚朝結束,趙匡胤留下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首領一同飲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趙匡胤屏退左右,唉聲嘆氣到:『我雖身為天子,還不如和眾位當年做節度使那時快活,現如今我終日不能安然入睡』石守信等愕然問到:『現如今天命已定,誰人還有異心,大哥何出此言?

』 趙匡胤順著諸位的話繼續到:『誰人不想要富貴,一旦有人把黃袍也加在你們身上,該怎麼辦?

』眾人連忙跪拜表忠心,同時希望太祖指條明路。

宋太祖大喜道:『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

你們不如多積攢一些錢財,購買田地房屋留給子孫後代,伴隨歌兒舞女以享天年,君臣之間也兩好無猜,不是很好嗎?

』眾人連連稱是。

第二天都辭職。

宋太祖批準,並授以閑官職,並賞賜重金。

以上出自《宋史-石守信傳》。

這裡多說幾句:『杯酒釋兵權』歷史有記載,可能趙匡胤宴請過諸將,探討過關於兵權的分配問題。

但是靠一次喝酒就把兵權問題解決了,應該也沒有這樣簡單,歷史往往喜歡用幾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名言將事情簡單化。

首先解除大將兵權歷史記載並不是趙匡胤有意為之,是宰相趙普多次提出。

起初趙匡胤是不同意的,他認為,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和自己情同手足,並不會謀反。

趙普認為雖然他們不會謀反,但是他們駕馭下屬的能力有限,並不能確保他們下屬沒有異心。

趙匡胤思慮之後才有的杯酒釋兵權。

另外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他們被解除的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殿前都指揮使、侍衛佈軍都指揮使等中央禁軍職位。

而整個宋朝除了中央禁軍,地方藩鎮也有軍隊,有相應節度使職位。

地方軍隊聯合起來的威脅也不容小覷。

所以歷史上有了第二次『杯酒釋兵權』。

這第二次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是請大夥吃著燒烤,喝著美酒,因為大部分人不是趙匡胤老部下,太祖快刀斬亂麻的就把藩鎮和其兵權給收了。

這樣大宋天下的兵權都交給了中央,並入皇權。

那麼問題來了,這中央和地方的將領軍權都被解除,這天下馬兵誰來統領?

如遇到對外戰事或者流寇起義,都是皇帝領兵打仗麼?

難道不安排新的將領麼?

軍隊要管理,遇戰事自然要有將帥統領指揮,北宋初年,中央政府采取的廢除藩鎮,解除兵權,隻是其中的一種輔助措施。

對於整個大宋的軍事制度來說是一整套新的體系:

|大宋兵制改革

整個北宋官員制度變化是比較大的,其主要特點是吸取前朝教訓,強中央集權,重文治抑武官。

在軍事方面大變化是不設置禁軍統領了,由樞密院和三衙掌管禁軍

樞密院:掌管兵符,在古代兵符比帝王管用,可以調動全國兵力,長官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

三衙: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

三衙的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

三衙可以掌管軍隊,平時可以負責招募禁軍,訓練部隊,配備軍用物資。

但無法調兵。

這樣形成兩個部門相互配合與牽制,調兵的不能領兵,領兵的不能調兵。

如遇到戰事則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

這樣完美的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又使將雖可統領兵,但『將不得專其兵,而兵亦不至驕惰』。

這是宋朝兵制的核心。

|中央地方兵力編制與部署

宋朝兵制主要由禁軍、廂軍、鄉兵、番兵組成

禁軍是中央正規部隊,任務是守衛皇宮和京師,備征戰屯戍邊塞,要地,主要是步軍和馬軍。

為防止地方叛亂,禁軍在兵力上大致一半駐守京師,一半屯戍邊塞。

這樣京師和邊戍兵力大致相平衡,以便內外牽制。

京師有將要謀反,樞密院可調動屯戍禁軍,屯戍謀反又可調動京師禁軍。

中央地方定期更換駐地,進而到戰時『使兵不知將,將不識兵』。

太祖時期禁軍員額為19.2萬,至仁宗時為82.6萬。

《水滸傳》中描寫林沖為80萬禁軍教頭也是有根據的。

廂軍屬於地方軍,是常備軍,為各州中央的雜役兵,一般不參與作戰訓練,無作戰任務。

平時任務是制作兵器,修築城池,運量墾荒,護送官員等。

還有部分廂兵來源於流放的罪犯﹐禁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也可降充廂兵。

廂兵隸屬於三衙統領。

鄉兵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閑集結訓練。

擔負修城、運糧、捕 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

番兵是北宋西北部邊防軍。

由陜西、河東與西夏接壤地區的羌 人熟戶部族軍組成。

是邊塞加入的少數民族兵種,協同禁軍保障邊塞。

按照部族劃分。

鄉兵、番兵總體數量和質量不高。

納入兵部管轄。

番兵由各部族首領具體指揮。

另外還有些編制屬於地方治安部隊。

相當於現在的警察部隊也是由地方州縣自行管理,並不對中央構成威脅。

|宋朝募兵制度

招募對象多為災荒饑民,有時也有社會閑雜無賴入軍。

此外,還鼓勵營內替父兄當兵,或以罪犯充軍,兵源缺乏時,也抓民為軍。

這樣消除了社會不穩定因素而使之成為作戰勞力。

不過士兵一經應募,終身為伍。

士兵可帶家屬入營。

以『兵樣』或『木挺』為標準,選壯健者充禁軍,其短弱者充廂軍。

這樣更加造成『強幹弱枝』的局面。

總結延伸:大宋將兵權交給『樞密院+三衙+率臣』三位一體的軍事管理制度,從人治變為制治,這無疑是個創舉。

這種體制對於消百年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確實起到了重大作用。

不過北宋部隊總給人積貧積弱,戰鬥力羸弱之感。

但是北宋建立後,軍隊人數一直增加,確實增加了戰鬥力,而且兵種多樣訓練嚴格除了個人武藝訓練刀、槍、弓、拳等武藝的專項訓練。

還有整體作戰隊列,陣型練習。

針對實戰進行模擬,大規模合練。

不合格者降入廂軍或其它雜役部隊,違反軍規要被治罪。

北宋初年宋太祖收復南方各割據政權也是憑借強大的禁軍。

不過北宋軍事隨著這套兵制的發展其弊端也是越發明顯。

1、 嚴重的財政危機

禁軍軍人待遇相當可觀,募兵是是終身制。

禁軍人數百年間幾乎破百萬,而且士兵可以攜帶家屬,這筆開銷更是巨大。

傷退的士卒,俸祿減半,陣亡軍士家眷有撫恤,這確是人道主義關懷。

但這些龐大的軍費支出,幾乎是大宋無法克服的財政困難。

1、 戰鬥力不高

士兵訓練是一方面。

但是宋朝兵制,將帥和士卒出征前磨合太少,相互之前缺乏了解,沒有凝聚力,作戰配合度不高。

北宋初年出征前,皇帝尤喜歡親手作戰方略,閉門指揮。

戰事講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將帥凡是隻能請示,這樣延誤戰機。

宋太祖、太宗期間更勝,由於太祖和太宗也曾是久經沙場的戰將,運籌帷幄中還有些許勝算。

往後久居宮中的帝王哪有這番本事。

北宋募兵制,多有流寇,遊手好閑者,尤其是終身服役年老者也大大降低軍隊戰鬥力,古書雲:『老弱怯懦之人,遇敵先自亡,為驍壯者之累』

北宋是文官統領武館,武將受制於文官,使得朝野重文輕武的風氣盛行。

從武之人難以出頭,北宋培養大將的土壤不復,領軍之靈魂缺失,也最終沒有抵禦遊牧的鐵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