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一股宋朝文化之風也隨著刮來。
宋夏之間的戰爭在《清平樂》中雖然並非主線,但在歷史上卻是宋仁宗執政期間最重要的事情。
宋夏對抗
夏主李元昊於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稱帝,與宋朝撕破臉皮,雙方的戰爭隨之爆發。
李元昊親率夏軍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戰役中擊敗宋軍,殲滅宋朝數萬大軍,取得大勝。
在這三次戰役中,有一個人出力較大,李元昊正是采納了他的策略,才擊敗宋朝,這個人就是張元。
在《清平樂》一筆帶過的好水川之戰中,西夏擊敗宋軍之後,據說張元在戰場上留下了一首詩,諷刺了當時任陜西經略安撫使的夏竦和副使韓琦,詩是這樣的: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舉,猶自說兵機。
夏竦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張元在西夏取得勝利之後意氣風發,盡情數落宋朝,把夏竦和韓琦視為庸才。
其實張元是個漢人,曾自恃滿腹才華,本希望能夠報效朝廷,結果卻在科舉中落榜。
報效朝廷無門,張元憂鬱不得志,於是來到西夏,投靠李元昊,並深受李元昊信任和重用。
在張元的謀劃之下,西夏大敗宋朝,張元難免得意。
從張元的詩中可以看出,張元除了得意之外,大有享受報復宋朝不重用他的快感。
除此之外,張元的詩也透露出他還有憤恨和嫉妒之意。
他自恃才華非凡,遠比夏竦、韓琦要高,夏竦、韓琦卻身居要職,他張元雖在西夏受重用,但西夏究竟隻是個彈丸之地,遠不如宋朝,況且他不是黨項人。
張元作為漢人,卻投靠西夏,與宋朝為敵,顯然張元是個大漢奸。
宋夏對抗
說起張元在宋朝不受重用,有史料記載他是在參加殿試時被黜落。
歷史一直有傳聞,張元遠走西夏,使得宋朝認識到科舉制度有缺陷。
在科舉中,能夠通過會試參加殿試的,都已經是一方俊秀,才華非凡。
張元正是在殿試時被罷黜,後來宋朝為了避免類似張元的事情發生,在嘉祐二年《1057年》規定在殿試不再罷黜考生。
即在科舉中通過會試,進入殿試的考生,均視為考中進士,殿試隻會對所有考生進行排名,但不會罷黜考生,盡量避免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
這種說法最早出自南宋紹興年間的名臣王栐編修的《燕翼詒謀錄》。
不過這個說法有幾個疑點:
宋仁宗
1.史料明確記載了宋朝規定殿試中不罷黜考生的具體原因。
宋朝規定在殿試中不罷黜考生是從嘉祐二年《1057年》開始的,宋史記載其原因是部分考生殿試落榜後無力還鄉而流落街頭,有的甚至耽誤幾十年,宋仁宗才會下令規定殿試中不罷黜,後來這規定成為科舉常態。
《宋史》:嘉祐二年,親試舉人,凡與殿試者始免黜落……待試京師者恒六七千人,一不幸有故不應詔,往往沉淪十數年,以此毀行幹進者,不可勝數。
宋仁宗
2.時間不對。
從張元的經歷來看,張元參加科舉應該是宋寶元二年《1040年》前後,跟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舉沒有任何關系,況且張元在慶歷四年《1044年》就已經去世了,宋夏也已經和談。
即便是因為張元的關系,宋朝也不大可能在10幾年後突然意識到科舉制度有缺陷,才出此規定。
所以,宋朝規定殿試中不罷黜跟張元應該沒有任何關系。
3.宋朝是個極度愛面子的朝代,不可能因為一個漢奸而改變國家的科舉制度。
宋朝對張元的態度是非常怨恨的,甚至不會認為張元是個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張元投了西夏之後,宋朝曾下令抓捕張元的家人,後被李元昊派人救走。
如果是因為張元才改變科舉制度,這等同於宋朝承認了自己的過失,會讓宋朝大失臉面,而讓張元和西夏長臉。
宋朝是個臉面至上的王朝,絕對不會做出這種長他人臉面卻讓自己丟臉的事情。
張貴妃
所以,宋仁宗時代宋朝科舉制度的改變跟張元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張元從宋朝叛逃、投奔西夏的原因除了在科舉中屢屢失敗之外,在其家鄉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惹上官司,被知縣打過板子,心中氣憤,導致產生逆反心理,認為朝廷對其不公,對宋朝產生怨恨,甚至想報復宋朝。
不過,西夏李元昊雖然聽從張元的謀略打贏對宋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戰役,卻在後來的對宋對遼的政策中與張元出現沖突。
李元昊不采納張元繼續與宋作戰擴大戰果的策略,反倒向宋朝稱臣,與宋和談,並索取利益。
隨後李元昊與遼國發生戰爭,並擊敗遼國。
張元卻因此憂鬱,於慶歷四年《1044年》病逝。
後宮
中國科舉制度開始於隋朝,其目的是打破士族對人才培養和任用的壟斷,為國家或朝廷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經過隋唐時間的發展和完善,到了北宋年間,科舉制度已經相對成熟,形成一套完善的為國取才的體系。
也是從宋朝開始,在朝廷培養和取士的過程中,寒門子弟也同樣會得到機會。
說起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科舉,後人不禁津津樂道,並認為這次科舉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發展的巔峰,其原因是這次科舉為宋朝提供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這些人對宋朝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有些人甚至影響了中國上千年。
這次科舉也因此被後人稱為科舉龍虎榜,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橫渠書生張載,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程顥,改革派領袖呂惠卿、曾佈、章惇等,北宋名將王韶,宋朝名臣林希、蔣之奇、朱光庭、梁燾等,均是在這次科舉考中進士,而當時主考官是歐陽修。
在後代吸粉無數的大文豪蘇軾雖在會試中因歐陽修的一個小失誤曾名列第二,但在殿試中排名不佳,僅名列二甲。
或許,宋朝欠了蘇軾一個狀元頭銜。
不過,這些已經不是本文討論的范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