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宋朝在宋夏戰爭中戰敗後,遼國趁機要挾宋朝,希望能夠與宋朝聯姻。
聯姻的對象是宋仁宗最喜愛的女兒徽柔《原型為福康公主》,而宋仁宗卻因喜愛徽柔拒絕和親,但同意向遼國增加歲幣。
宋遼雙方最終達成『宋向遼增加歲幣』的意向,歷史上稱之為『慶歷增幣』。
宋仁宗
都說政治談判是戰爭的延續,這話一點都不假。
在宋夏戰爭中,宋朝敗多勝少,並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戰均吃了敗仗,使得宋朝在政治上極為被動。
遼國此時派使者前來汴梁,其目的很明顯是想敲詐宋朝。
遼國使者先是舊事重提,指責宋朝違約,然後再提出歸還原遼的藩屬北漢的領土及關南十縣地。
這種無理的要求宋仁宗當然一口回絕,後來雙方又均同意宋遼聯姻或增加歲幣,以增強雙方關系,最終雙方確定增加歲幣。
宋朝在澶淵之盟規定的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基礎上再增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即總共每年給遼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
宋仁宗
從結果來看,宋朝無端端地被遼國敲詐了一筆。
說到其中的和親環節,其實《清平樂》中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宋在拒絕遼國割地的請求後,派富弼作為使者出使遼國。
遼興宗又提出和親或增加歲幣。
富弼並沒有明確提出拒絕和親,可見和親是在宋朝的底線之內,也是得到宋仁宗的同意的。
遼興宗想魚和熊掌兼得,富弼卻強硬拒絕,表示隻能選擇其中一個。
富弼在遼興宗做這道選擇題時,故意引導遼興宗,告訴遼興宗和親遼國隻得到一筆嫁妝,增加歲幣卻是每年都有一大筆財物收入。
遼興宗很大方地把這個選擇又推給富弼,富弼代表宋朝選擇增加歲幣。
可見,宋遼和親之舉止於富弼,並非宋仁宗疼愛福康公主才拒絕的。
宋仁宗
《宋史》:弼曰:『婚姻易生嫌隙。
本朝長公主出降,齎送不過十萬緡,豈若歲幣無窮之利哉?
』契丹主諭弼使歸,曰:『俟卿再至,當擇一受之,卿其遂以誓書來』
那麼,富弼為什麼會選擇增加歲幣呢?
如果說增加歲幣對遼國更劃算,那麼反過來豈不是對宋朝不劃算了嗎?
如果富弼選擇和親,至少會替宋朝節省一大筆錢。
宋仁宗
和親一般是指為了政治目的而進行的聯姻。
在中國歷史上,和親在宋朝之前是普遍存在的,強大如漢朝、唐朝均有過和親的做法。
漢朝時的人並沒有太強的民族認同感,不會認為與異族人通婚是丟臉的事情,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等人反而都是實用主義者。
如果通婚可以實現其政治目的,減少損失,漢朝就會實施和親政策,換取政治利益。
這種和親政策在當時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都是普遍存在的。
魏晉南北朝時門閥觀念極其嚴重,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而且非常註重家族血脈的清高和純正。
所以在兩晉時代,漢族也很少與少數民族通過和親的方式來謀取政治利益。
隋唐時期,中原地區經過漢族和少數民族幾百年的融合,大多數皇帝、皇後及貴族本身就有少數民族的血統,例如楊堅、李淵、李世民等,自然不會在意與少數民族聯姻,所以在唐朝,和親政策是非常盛行。
福康公主
到了宋朝,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宋朝受儒家思想影響極其深遠,對天理倫常極為重視,傳統的華夷之爭也在宋朝達到頂峰,民族偏見較重。
宋朝雖國家不強,卻常常自詡天朝上國,高人一等,瞧不起周邊的少數民族,並常常把和親政策與倫理道德掛鉤。
所以宋朝人通常認為和親是屈辱的,反倒認為給對方送上錢財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這就是宋朝人好面子的表現,在外交交涉中,常常為了面子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在遼國提出的割讓土地的要求時,宋朝果斷拒絕,其理由是土地是祖宗留下的,怎麼可能讓給別人?
《宋史》:弼曰:”本朝皇帝言,朕為祖宗守國,豈敢妄以土地與人。
富弼
遼國陳兵幽薊地區,對宋朝進行威壓,做出侵宋的準備,其實也隻是做做樣子而已。
如果遼國真想開戰,早就不宣而戰了。
顯然,遼國的目的就是趁宋朝在宋夏之戰戰敗之際,前來索取政治利益。
遼國之所以提出讓宋朝割讓土地,其試探意圖非常明顯。
因為遼國索取土地的理由本也不充分,況且遼國跟宋朝打了近百年的交道,也能猜到宋朝是不可能割讓土地的。
那麼接下來遼國提出的和親和增加歲幣才是遼國的主要目的。
遼國自建國以來,其統治者都非常推崇中原文化,例如遼國任用了大量漢族人,法令制度基本上都是學習宋朝的。
這些都表明遼國對中原文明的認同程度非常高,對於遼國而言,能娶到宋朝公主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富弼
所以,如果和親,遼國人長臉;如果增加歲幣,遼國也不丟臉,反而可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
對於宋朝則恰恰相反,如果和親,宋朝人丟臉,如果增加歲幣,不僅不丟臉,還長臉了。
宋朝又是好臉面的王朝,使用錢財換取臉面在宋朝人看來是值得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讓宋朝選擇了增加歲幣,那就是宋仁宗時代,宋朝的經濟狀況非常良好。
宋朝是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宋仁宗時代正是宋朝經濟巔峰,國庫收入最高時一年可達上億貫。
宋朝不同時代貫和銀兩換算也不同,1兩銀子一般能兌換1到3貫錢。
也就是說把宋朝當時的收入換算成銀兩的話,宋朝國庫一年的收入也有4000萬兩以上。
所以宋朝每年給遼國20萬兩銀子的歲幣,對遼國來講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宋朝來講,卻是很小的一筆數目。
福康公主
至於歲幣中的絹三十萬匹,其實也不是多大的數目。
雖然沒辦法得知宋朝一年產多少絹,但史料記載宋太祖趙匡胤說過的一句話:『我願以二十匹絹換遼國一個精兵的人頭,遼國就十萬大軍,我隻需要花二百萬絹』趙匡胤言下之意是說,如果能用絹來解決遼國大軍,二百萬絹就足夠。
雖然遼國的精兵不是宋朝能用絹就能解決的,但看看趙匡胤輕蔑的口氣就可以知道,二百萬絹對於宋朝來講根本就不算什麼。
另外,宋朝既然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直接給錢,還要用絹來交歲幣呢?
這也表明宋朝當時的絹還是富餘的。
可是,遼國卻不產絹,絹的價格在遼國卻要高得離譜。
《續資治通鑒》:癸亥,奏至,帝喜,謂左右曰:『契丹數入寇邊,我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
曹皇後
由此可見,宋朝向遼國上交的歲幣對於宋朝而言隻不過是個小數目,對於遼國而言卻是一大筆財物。
宋朝認為用這些錢財來維護自己的臉面是值得的,所以宋朝在軍事和外交上處於弱勢時,總是先想到會用錢財來滿足對方,以達到政治目的。
不過在後人看來,國家應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以保家衛家,一味地用錢財討好敵方,實際上是屈辱求和。
況且這是資敵行為,也隻會讓敵方的胃口越來越大,對解決問題並沒有什麼好處。
如果把這些錢財用於軍隊建設,同樣能打造一支百戰百勝的精兵,那不是更好嗎?
可惜,宋朝人不會這麼認為。
曹皇後、苗貴妃和福康公主
在慶歷增幣的談判中,宋朝和遼國曾就歲幣的輸送使用的說法產生爭執,遼國認為應稱為『獻』或『納』,宋朝卻認為這是『乃下奉上』之詞,太丟臉了。
爭執持久,宋仁宗失去耐心,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同意使用『納』這種說法。
後人就納悶了,主動貼錢給遼國已經夠屈辱的了,又何必在乎這點虛名呢?
所以,宋朝在政治交涉過程中極度好面子的做法和表現出的怯弱,也常常讓後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