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被欺辱300年,此人才是幕後真正的始作俑者,網友:比趙構無恥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只要是到了改朝換代、江山易主的時候,都將會不可避免的要發生一些血雨腥風,更有甚者將有可能是『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其慘烈程度簡直比當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的兇險程度,甚至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萬事萬物都有特例,縱使王朝更迭、風雲變幻也不例外,例如在1912年,以袁世凱、孫中山為首的共和元勛就是以和平的方式,讓中國從有著2000多年的封建獨裁專制制度和平過渡到了民主共和。
其實,要仔細研讀歷史的話,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譬如公元959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就是後周皇親國戚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兩人一手導演的『江山易主』大戲。
雖然『黃袍加身』之後的趙匡胤以自己的建立的『大宋王朝』取代了後周政權。
可是,趙匡胤這場所謂的『政變』沒有喋血宮門、浮屍遍野,更沒有傳說中的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就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的就完成了改朝換代,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新王朝的歷史奇跡』。
不過,雖然宋朝的開國的確是讓人心生仰慕,可是後人每每提到宋朝的時候,總是給人一種難以名狀的悲涼和羞恥之感。
縱觀整個大宋王朝近300多年的歷史進程,似乎在對外族作戰的時候,簡直就可以用『屢敗屢戰』來形容,後來更是發生了被後人稱之為『中原王朝恥辱』的『靖康之恥』。
那麼問題來了,無論是作為一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全面領先世界的大宋王朝,為何會屢屢敗於外族之手?
究竟是什麼讓大宋王朝被外族欺凌了長達300餘年?
誰又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很多時候,我們會將宋朝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歸結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為遼國北擄而去的兩個昏庸皇帝。
然而真相卻另有隱情,直到再次翻讀大宋王朝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我們才發現,荼毒大宋的始作俑者原來另有其人。
此人就是一直被我們所忽略的宋朝第二任皇帝趙光義,說到這裡,或許有的讀者感到不可思議,趙光義同趙匡胤不都是大宋的開國元勛嗎?
而且,趙光義曾經還沒到了北漢,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了呢,怎麼忽然之間就成為了大宋國力積貧積弱,被外族欺辱百年的始作俑者了呢?
趙光義此人無論是在治國理政還是軍事謀略上面,都遠遠無法和自己的兄長趙匡胤相提並論。
公元976年趙光義繼位稱帝史稱『宋太宗』,剛剛之初宋太宗趙光義還能夠秉承大哥的意思,為統一中國進行北伐。
公元979年,趙光義禦駕親征,大宋軍隊兵分四路帶著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理想,浩浩蕩蕩的殺奔遼國,可惜結局慘敗,自己中了一箭還差點成為了遼國的俘虜。
公元981年,宋太宗趙光義讓宋國軍隊南下討伐交趾,妄圖將交趾從新收回中國版圖,不料卻在白騰江大敗,導致統一交趾的計劃成為泡影。
公元986年,趙光義再次組織大軍兵分三路北伐,卻因為不懂得對前線將領放權,再一次慘敗。
自此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對遼國的戰略進攻改成了戰略防禦,也就是被後世唾罵千年臭名昭著的『守內虛外』戰略。
趙光義的『守內虛外』戰略,其實就是一種被動挨打的懦弱國策,從此以後宋朝軍隊就被冠上了一個『不堪一擊』的稱號,大宋王朝慢慢也就淪為了一個任人宰割的王朝,一個名副其實『軍事肌無力』的王朝。
或許,我們不能夠將宋朝衰弱的所有原因都歸結到趙光義身上,可是趙光義的確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