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曾經進行過軍事改革,但司馬光掌權後將所有改革一律推翻。《網路歷史》

宋朝隻有在太祖、太宗兩代有較強的軍事實力,此後對外戰爭負多勝少,顯然是軍事制度出現大問題。

事實上,宋朝也花費力量變革軍事,但收獲甚微。

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大宋軍事制度的弊端在哪?

大宋的軍事制度,用八個字來表述就是:強幹弱枝、內重外輕。

大宋開國時,承五代之習氣,武人權柄極重,對皇權是一大威脅。

宋太祖以『杯酒釋兵權』的手段,削奪武將的兵權,抑制地方藩鎮的力量,把權力收歸中央。

應該說,這種做法對大宋政權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一個重大流弊:武將的地位下降,文官地位上升,重文輕武的風氣開始形成。

什麼叫強幹弱枝、內重外輕呢?就是兵權掌握在中央手中,即所謂的中央禁軍。

大家看水滸傳常說『八十萬禁軍』,指的就是中央軍。

既然大宋國防主要靠禁軍,那麼邊防怎麼辦呢?朝廷便想了一個由中央禁軍輪流戍邊的方法。

但是禁軍輪戍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鎮守邊關的部隊經常換人,換一批新人,根本就熟悉敵情,不熟悉將領,也不熟悉地形。

這樣的軍隊,怎麼會有戰鬥力呢?因此,大宋在對外戰爭上,連連吃敗仗。

第二,慶歷新政的軍事變革及失敗

在宋太宗後,大宋對外戰爭成績十分糟糕。

首先與契丹遼國的戰爭,敗多勝少,最後簽了一個澶淵條約,默認遼國對幽雲十六州的占領,同時還賠歲幣。

後來,西夏崛起,在三次大會戰中,大宋均遭慘敗。

這個時候,大宋軍事制度的弊端顯露無遺。

范仲淹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一場變革運動拉開序幕,史稱慶歷新政。

時任樞密副使的韓琦在寫給皇帝的奏折中,提出七件事:清政本、念邊事、擢才賢、備河北、固河東、收民心、營洛邑。

這七件事中,與武備有關的有三件,就是念邊事、備河北、固河東。

之後范仲淹也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其中與軍隊變革有關系的有這麼幾條:明黜陟,就是不能講論資排輩,不能隻上不下;抑僥幸,就是要抑制父死子承的恩蔭制,老爹會打仗,不見得兒子能打仗啊;擇長官,就是對長官任免要嚴格審核;修武備,就是國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戰時要修武備,和平時也要修武備。

然而,慶歷新政僅僅一百多天就夭折,這個變革就付之流水了。

第三,熙寧變法的軍事變革及失敗

到了宋神宗時,王安石主持熙寧變法,再次對大宋軍事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力度與廣度都要超過慶歷新政。

熙寧軍事變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王安石

其一,保甲法。

保甲法實際上就是組建民兵,因為大宋的地方武裝力量偏弱,以民兵來增強。

保甲法規定,十家為一保,五十家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每個家族兩個男丁以上的,抽一人為保丁,這就是準武裝力量。

其二,保馬法。

主要是規定飼養馬匹,讓百姓養馬,每戶養一到兩匹,可以抵一部分租稅。

其三,裁兵法。

宋朝打仗不行,但兵力很多,達一百多萬,兵多卻不精銳,實是冗兵。

變法就是實行精兵強兵政策,總共砍掉約一半的冗兵,軍隊精減到六十萬人。

其四,置將法。

由於宋朝采取禁軍戍邊,將領的流動性也很大,不利於作戰。

置將法就是把全國劃分為92個軍區,每個區設一員主將,一共92個,其中京幾、河北有37將,西北有42將,其餘地區有13將。

以上這些變革,針對性是很強的,因而收到的成效不小。

比如說在熙寧變法期間,大宋帝國在對外戰爭上取得一個重大勝利,即王韶開熙河六州之地,拓地二千裡,是大宋三百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軍事擴張。

然而,隨著王安石罷相與神宗駕崩,變法又紛紛被廢除,又重新回到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