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子嗣的包拯,緣何在60大壽時被兒媳告知,他其實尚有一子?《網路歷史》

包拯60大壽時,竟悲從中來感嘆道:『如今兒孫都已病逝,我這個年紀恐怕再難有子』席間眾人紛紛寬慰,沒成想,守寡多年的兒媳卻突然跪在他面前說:『公爹其實還有個兒子,如今已有兩歲』

包拯的鐵面無私要得益於他生逢宋仁宗時代,哪怕他在諫言時噴了仁宗一臉唾沫星子,仁宗依然可以淡定地擦掉包拯的口水,然後端坐著聽包拯絮叨。

但是,包拯的直諫也曾讓宋仁宗抓狂,就好比《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被絮叨的唐僧折磨一樣。

1058年,包拯再次上奏,請求宋仁宗早立太子。

難道宋仁宗不想立太子麼?他沒得兒子讓他立,但是又滿懷期待自己可以生下個皇子,因此一直空懸著太子之位,以至於趙曙兩次被立為太子,又兩次被送出宮。

而包拯卻明知故問:『太子之位空缺已久,官家遲遲不做決定,天下豈能安定?敢問官家為何不立太子?』

宋仁宗有苦難言,又遭到包拯的逼問,隻能生氣地反問:『你覺得立誰最好?』

這話出自仁宗之口,已然與他平日的好脾氣截然不同。

包拯自然聽出了皇帝的不快,這時他說了一番話,其實聽起來格外心酸。

包拯說:『臣是為宗廟萬世大計考慮,而官家卻反問臣,分明就是指責和懷疑。

臣如今已經60歲了,連個兒子都沒有,提出立太子也並非為了一己私欲啊!』

包拯的意思是說,自己並沒有後代,他所做的一切也不會為後代帶來福蔭,所以立誰為太子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這番話點醒了宋仁宗,可也同樣刺痛了包拯自己。

包拯的發妻李氏很早便過世了,盡管兩人情比金堅,但是『無後為大』,包拯後來便娶了繼室董氏。

1033年,35歲的包拯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正是董氏所生的包繶。

因為有了父親的『加持』,包繶自小便被宋仁宗賜封為太常寺太祝。

按照這個路數發展下去,包繶的人生應該是四平八穩的,也是前途無限的。

然而,世事難預料,就在包繶和妻子崔氏婚後的第二年,包繶竟然突然病故了。

這是包拯第一次體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哀,而此時的包繶隻有20歲,包拯卻已經54歲了。

幸運的是,包繶還留下了遺腹子包文輔。

不幸的是,包拯的這個孫子在5歲那年有早夭而亡,這就等於斷了包氏之後,包拯和董氏的痛苦可想而知。

後來,包拯和董氏還開明地勸兒媳崔氏再嫁,而崔氏卻說:『公公乃是天下最為人敬仰之人,我能代替夫君侍奉公婆,這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氣,我心中甚是滿足』

原來,竟是包拯的威望讓兒媳決定守節,而崔氏侍奉公婆確實盡心盡力,家中大小事務全部由她包辦。

大概是為了傳宗接代考慮,賢惠的董氏自知年齡太大,隻好將陪嫁丫鬟孫氏安排給包拯做妾室。

可是,孫氏與包拯的前兩任妻子完全是兩種個性,不僅沒有大家閨秀的溫婉,反而刁蠻任性,經常沒來由地耍脾氣,這讓包拯很是生氣。

有一次,孫氏又開始鬧性子,氣得包拯直接將孫氏趕回了娘家。

但是,包拯卻不知道,此時的孫氏已經身懷有孕了。

自從孫氏被攆走後,包拯的兒媳崔氏便開始時刻關注孫氏的情況,很快便得知自己這個小婆婆懷孕的消息。

於是,崔氏天天給孫氏送補品,並時時暗示孫氏,如果孩子生下來,包家一定會盡心照拂。

起初孫氏並不想讓崔氏帶走孩子,可是想到包繶一出生便因為父親而享受的福利待遇,孫氏很快就動搖了。

不久,孫氏果然一舉得男,生下來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

崔氏立刻給了孫氏一大筆錢,然後偷偷地撫養這個孩子。

所謂長嫂如母,崔氏待包綬就如親兒子一般,絲毫沒有當他是小叔子。

由於當時包拯還在氣頭上,崔氏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將此事向公婆匯報。

直到包拯六十大壽時,發出了那樣讓人心酸的感慨時,崔氏這才向公公坦誠了包綬的存在。

包拯萬萬沒想到,蒼天依然厚待他,於是便為這個小兒子起名為包綖,後來改名為包綬。

遺憾的是,在包綬長到5歲時,包拯便與世長辭了。

而包拯的兒媳崔氏繼續承擔著『養母』的重責,照顧撫養著小叔子包綬,甚至請最好的老師教授這個孩子。

包拯過世後,宋仁宗親自前去吊唁,當他看到包綬的衣著打扮竟與包拯十分神似,再環顧包拯儉樸地絲毫不配身份的靈堂,頓時心酸不已。

於是,宋仁宗親自賜封包綬為『太常寺太祝』,並且賞賜給包家許多財物。

可慰包拯在天之靈的是,成年後的包綬非常有志氣,他不僅為人低調寬厚,且十分勤勉奮進,尤其是他嚴於律己和愛憎分明的個性,分明就是『包公』再世。

值得一提的是,崔氏在包家守貞20多年,她不僅一手養大了包綬,還為他娶了廬州知州的女兒張氏。

張氏不幸早逝後,又是由崔氏主婚,為包綬娶了宰相之女。

1094年,為包家操勞一生、守護一生的崔氏病逝。

包綬當時遠在開封,聽聞長嫂過世,連夜趕回合肥,為其披麻戴孝,猶如對待親母一般。

後來,崔氏被宋仁宗加封為永嘉郡君,而她的嘉獎詔書則是由大文豪蘇軾親自書成。

如果說,父親給了包綬公正廉明的基因,那麼長嫂給予他的教育才是受用終身的。

崔氏雖然早早守寡,且未有子嗣,可是這個平凡女子卻將大愛留給了夫家,詮釋了中國女子勤勞善良的純厚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