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1年,趙構55歲,離他退位還有一年。
在那一年,金國又一次發動了攻宋戰爭,戰爭開打之後,宋軍一潰千裡,僅僅數個月不到的時間,長江以北的領土,全部成了金軍的地盤。
為何曾經還能跟金國對壘的南宋,這次表現得如此拉胯?這不得不說,是趙構自己作死。
當時的中興四大名將,嶽飛因為趙構求和被賜死,韓世忠被趙構整的退休鬱鬱而終,吳玠和劉光世也病死了。
《如嶽飛這樣的武將都去了》
唯一能頂用的隻有老將吳璘和一個當時沒有顯山露水的虞允文。
整個南宋軍隊,幾乎沒有一個能打的人。
趙構面對此情此景不禁悲從心中來,這一切都是自己作死啊。
大哭一場之後的他,面對金國的進攻徹底失去了信心,居然吩咐宮女太監們,立馬收拾金銀財寶準備下海躲避。
這場景似曾相識,當年在海上漂泊數月的趙構,如果不是韓世忠大勝,估計也不敢回來。
打仗他太不擅長了,但跑路這個事,他和他的爹們經驗豐富得很。
趙構傳達的旨意,被時任宰相陳康伯知曉之後,宰相陳康伯震驚了,他無法理解自己服務的帝王為何如此怕死,都50多了還如此膽小,難道真就是年歲越長膽子越小。
《年歲越大越膽小》
想不明白的他立馬進京面聖,苦苦勸趙構,千萬別跑,要不宋朝真就萬劫不復了。
陳康伯:聞有勸陛下幸越及閩者,誠用其言,大事去矣。
可趙構面對苦苦勸說的陳康伯,那時根本不鳥他,反而跟他下令一道旨意說:
如更一日虜騎未退,且令放散百官。
這意思就是,我在等一天看看情況,如果明天金軍還沒撤退,那我就一定要跑路,各級衙署也跟著一起跑。
陳康伯一看趙構的諭旨,心中百感交集,這哪是皇帝啊,完全是一個軟蛋,不行,不能讓他如此不負責任。
《今日陳康伯雕像》
於是硬氣的陳康伯一把火燒了趙高的諭旨。
時間到了第二天,前線傳來的依舊不是好消息,眼見時辰到了自己諭旨中說的事情一件也沒辦。
趙構就找來陳康伯問,這是啥情況,為何不聽我的命了?
硬氣的陳康伯直言,我燒了你那封亂命的諭旨,沒有一個人知道你要跑路。
趙構一聽,頓時氣的七竅生煙,大罵說,你陳康伯這辦的是啥事情,渾然不覺自己做的事情有多麼荒唐。
罵完之後的他,立馬召見了太尉楊沂中,跟他說:你,立刻馬上整調百艘航海大船,保護自己逃亡海上。
這楊沂中是個明理的人,一聽趙構的口諭有點無奈的說:陛下,金軍還遠得很,都沒過長江,你這急著跑是不是太早了點?
說完後,他還將了趙構一軍說:作為皇帝的你,最該做的不是逃亡,而是去前線督戰啊。
聽完楊沂中的話,趙構驚呆了,你這貨說的啥話,我讓你來是讓你協助我跑路,不是跟我說,你該去前線督戰的。
隨後,趙構就跟陳康伯、楊沂中拉扯個不停,執意想跑的趙構,面對這兩人也很無奈,但心思卻依舊堅定。
《一遇戰爭就想跑》
眼見帝王如此,無奈的陳康伯隻能放大招。
他召集群臣一起勸說趙構,不能跑要去前線啊。
面對滿朝文武黑壓壓的人頭,還有他們眼中的鄙夷和不甘,趙構退怯了,那一刻的他,心如死灰。
這個時候,一聲吶喊吸引了趙構的注意力。
如今之事,何類當年檀淵。
說話的人就是苦勸自己別跑的陳康伯。
這聲音,終於讓吵吵嚷嚷的朝堂安靜了下來,陳康伯說完之後,無數人開始紛紛諫言。
隨後虞允文走上了前臺,在陳康伯推薦下,以一介書生的身份,成了前敵指揮。
上天卻依舊眷顧宋朝,宋軍在指揮得當虞允文帶領下,獲得了采石磯大捷的勝利,勝利之後,金軍內部也發生了內訌,就連皇帝陛下完顏亮都在這場內鬥之後被殺掉了。
失去了主心骨的金軍,退卻了,宋朝轉危為安,趙構的帝王位置也保住了。
但是這件事,卻讓趙構在朝臣之中的威信銳減。
嚇跑了膽的他,還那有以中興之主的樣子,穩坐朝堂的可能。
《南宋金對峙時局》
這件事之後,他立馬決定,將皇位傳給年輕的太子趙眘。
至於原因他並沒有明說,可看看他的爹,曾經的宋徽宗,我理解他。
如果他還是皇帝,在面對威脅的時候,他就不能任性地跑路,因為君王自有君王的職責,這也是所有朝臣都希望他能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去前線督戰的根源。
這一次雖然僥幸贏了,但下一次下下次咧,自己身體不錯,還能活好久,如果多來幾次,嚇唬幾次,會不會短壽?
那一刻的趙構,將個人安危還有帝王責任拋諸腦後,唯一想的之後,這責任我不願意擔了。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將這個責任和負擔,甩給了自己的養子趙眘。
《當皇帝太危險,不當了》
而這傳位趙眘的原因也充滿了算計。
太子趙眘不是皇族大宗趙光義後裔,反而是趙匡胤的後代,背後的家族勢力並不大,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也不可能和太宗後裔和謀對自己不利。
那個時候的趙構,其實在南逃江南之後地位並不算太穩固,因為趙光義後裔,雖然有不少被俘虜到了五國城,但跟他一起逃亡而來的,依舊有不少的兄弟宗親,這群人有權有勢,真要聯合起來,就能顛覆自己。
這樣的時局,讓趙構難免心中發寒,既然如此,不如找一個跟所有趙光義後裔都沒關系的遠支皇族做接班人。
這樣的人,會因為遠支皇族的身份,還有突然成帝王的身份轉變,對自己感恩戴德,進而孝順自己,讓自己安享晚年。
以上所有,才是趙構退位的根源。
第一,他打仗的時候,表現太差了,讓大臣不齒。
第二,他真的害怕,害怕所謂的君王死社稷,所以他要退居二線,安享太平。
第三,他選擇了一個不會威脅到自己,反而會感恩自己的人當做繼承人,以求晚年太平。
縱觀以上所有,可以看出這趙構是一個絕對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國家在他那裡,是顧不上的,帝王血脈的傳承來看,他自己沒兒子了,他就根本不在乎了,繼承人來看,只要這個繼承人對自己有利,他就會選。
一切都是算計,當皇帝的時候他算計,殺嶽飛的時候他算計,退位了幹不下去了他依舊在算計。
這樣的人,能活81歲,確實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