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之初的宋神宗血氣方剛、奮發有為,決心把國家治理得國富兵強。
他求治心切,對當時的元老大臣寄予很大的期望,這也反映出他做事過於操切的毛病。
在熙寧變法進行到艱難時期,與銳意改革的王安石有所不同,神宗好幾次表現出猶豫動搖,以致王安石說他:『天下事如煮羹,燒一把火,卻再放一勺水,何時煮得熟!』實際上,神宗作為君主的思路與王安石有所不同,他必須更多考慮協調新黨舊臣的關系,更多考慮把握富國與斂民之間的尺度。
在對西夏較量上,宋神宗自命大有為之才,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君主。
他與群臣說起仁宗朝宋夏交戰、契丹趁火打劫的往事,甚至悲痛得流淚。
用武開邊,建功立業,是他一生的夢想。
他始終把解決契丹和西夏問題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
在熙豐變法中,他為軍事行動做了物質上的大量準備,先後建了五十一個軍用物資庫,並賦詩明志道:『每虔夕心,安意遵遺業,顧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求勝心切,溢於言表。
尤其是對西夏,就像是舊主人容不得昔日的小夥計成為他平起平坐的新對手,神宗總想—舉消滅它,以挾制契丹和吐蕃,顯示大宋朝的神威。
然而在一次次軍事失利後,悲憤涕泣,不思飲食,早朝時面對輔臣失聲痛哭群臣不敢仰視。
對西夏的永樂之役大大刺傷了神宗,史稱『及永樂陷沒,知用兵之難,於是亦息意征伐』。
趙頊
他的強兵開邊夢徹底破碎了。
不僅精神委頓不振,病情也日漸加劇,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不到三年,便在深深失望中辭別了人世。
神宗是一個頗欲有所作為的皇帝,熙寧新政、元豐改制、與西夏的較量,得失相參,卻無不凸顯其雄心勃勃的個性。
無奈到他即位時,宋朝內政外患諸問題早已積重難返,絕非短期內急功近利所能解決的,這就決定他成不了一代雄主。
他在新法與開邊兩方面都顯得操之過急,在對西夏的戰爭上尤其如此,宋朝在靈州之戰與永樂之役中死傷將士民兵多達六十萬,失誤不可謂不大。
靈州慘敗
熙寧元年《1068年》,變法派傑出的軍事家王韶向神宗上《平戎策》三篇,要旨是先取河湟,控扼西北門戶,斬斷西夏右臂;再威服吐蕃,孤立西夏然後伺機出兵,關門打狗。
王韶
這一戰略分析是正確的,但執行起來就牽涉到宋軍的人才與素質。
但神宗顯然大受鼓舞,任命王韶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相當於機要秘書》。
司馬光、富弼等老臣紛紛上書,認為內政還沒有做好,貿然發動戰爭是很危險的。
但王安石卻鼓勵神宗時不可失。
知樞密院孫固和同知樞密院呂公著反對輕率舉兵,並提出一個尖銳的實質性問題,誰是合適的主帥?神宗說:『朕已屬李憲』孫固以為,由宦官李憲擔任主帥是十分錯誤的決定。
但神宗固執己見,七月,命李憲為主帥,出熙河路;高遵裕出環慶路;劉昌祚出涇原路,受高遵裕節制;王中正出河東路,種諤出鄜延路,受王中正節制;五路並進,會師靈州《今寧夏青銅峽東》,進而消滅西夏。
五路將領中,李憲與王中正是宦官,高遵裕是外戚《神宗的外叔祖》,都根本不是將才。
神宗對靈州之役寄予厚望,中夜聽到慘敗的消息,起繞床榻環行,徹夜不能入寐,因此身染疾病。
宋軍在這次戰役中倉促出征,麻痹輕敵各自為戰,相互扯皮。
既缺少一個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主帥,又在軍糧供應上嚴重脫節,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西夏軍實行堅壁清野、縱敔深入的正確戰略,再捕捉戰機,斷敵糧運,終於取得靈州保衛戰的勝利。
雖然奪取了要鎮米脂等四塞,打通了北進橫山的要道,在西北方向則控制了蘭州,開拓了從腹背壓迫西夏的范圍,但換取這些戰果的代價未免太大。
永樂城之敗
實際上,神宗並不甘心靈州戰敗,他在醞釀更大規模的戰爭。
元豐五年《1082年》,鑒於西征時攻克西夏諸州而不能守的經驗教訓,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與副使種諤建議在橫山一帶築城,作為進瞰西夏的橋頭堡。
神宗即派給事中徐禧與宦官李舜舉前往經營其事。
種諤
徐禧下車伊始,認為永樂《今陜西米脂西北》地勢險峻,可以築城作為根據地,進扼橫山關隘,長驅直搗西夏都城興慶府。
永樂城易攻難守,沈括與種諤都有異議,種諤甚至尖銳指出『城之必敗』。
但徐禧固執己見,八月十五日開始築城,僅用十四天即大功告成,神宗賜名『銀川寨』。
對西夏說來,橫山是其心腹之地,當然容不得宋朝在其間插上一根眼中釘。
永樂城築成僅十餘日,西夏即出動包括鐵鷂子軍在內的全國精兵,與宋軍展開了殊死的爭奪戰。
當時,守城宋軍僅三萬,而攻城的西夏軍達數十萬,沈括曾建議棄城誘敵,被徐禧拒絕。
大將高永能要求在西夏軍尚未成列時出擊,遭到否決。
另一將領曲珍請在鐵鷂子軍渡河將半時出擊,再遭否決。
戰機頻失處境日險,永樂城小人眾,糧草供應不足,而關鍵的水源竟被西夏軍切斷。
爭奪水源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曲珍提議繞道襲擊西夏軍最後面的老幼,擾亂其軍心,以擺脫困境,徐禧仍不采納。
眼見城內斷水,坐以待斃渴死者十之六七,甚至有人絞馬糞汁當水喝。
二十日,永樂城被西夏軍攻破。
是夜,大雨如註,電閃雷鳴,多日饑渴,宋軍已無抵抗能力,徐禧、李舜舉與高永能被亂兵殺死,守城土兵和夫役幾乎全軍覆沒。
當神宗聽到這一消息後,一病不起,三年後便鬱鬱而終。
永樂城慘敗也成為宋神宗的催命符,它間接地促使宋神宗的早亡。
而對於用神來形容宋神宗,有的人解釋說,當時神宗駕崩,是守成派的大臣為其選定謚號。
雖然守成派的大臣並不贊成宋神宗的變法革新,但是人剛剛去世,你不可能大肆批評, 這就顯得你為臣不忠。
所以就想了神這麼一個明褒實貶的字作為其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