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拯,人們對他的固有印象總是『黑炭臉』以及他額頭上的彎月印記,當然,還有清正廉明、剛正無私的鐵面形象。
在影視作品中,包拯的形象被高度刻畫為破案能人,曾經審理過『貍貓換太子』案、駙馬陳世美案,乃至於大義滅親鍘死親侄兒等等,果真是鐵面無私。
然而歷史上的包拯卻與戲曲評書中的包拯形象相差巨大,在《宋史》裡面,對包拯在破案方面的描述極少,審理的也無非是類似於割牛舌案一類的小案件,並未接手過什麼驚天大案,從相關記載來看,包拯一生精力主要放在了上諫和治財方面。
那麼,包拯究竟當過多大的官?他果真如戲曲評書中所講是宰相嗎?
孝子與諫官
包拯,字希仁,28歲考中進士被授予建昌縣知縣職位,不過包拯老家在今安徽合肥一帶,而建昌縣則在江西永修縣附近,兩者距離有些遙遠,包拯擔心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不願遠行為官,於是辭掉官職在家贍養父母,由此可見包拯是個大孝子。
直到父母去世,且為父母守完孝後,包拯才在鄉親們的勸慰下趕赴汴梁等候補缺上任。
也正因為『孝』,包拯在仕途上起步比較晚,但升遷速度卻很快,短短幾年,包拯就從一個小小的知縣躍升到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
宋朝以『孝』治天下,這也成為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包拯正好符合這個重要條件,所以才能獲得火速提拔。
而且包拯為人剛直清廉,非常適合在禦史臺工作,因為禦史臺的工作就是:
糾察官邪,肅正綱紀。
大事則廷辯,小事則奏彈。
而在嘉祐三年六月,包拯剛升任禦史中丞就幹了一件大事,他向久無子嗣的仁宗皇帝上疏請求選立太子,無後一直以來便是仁宗皇帝心中的痛,包拯此舉無異於在仁宗心口上撒鹽,於是仁宗怒氣沖沖地質問包拯:『你想讓誰當太子?!』
包拯自然看出仁宗不開心,但為了大宋未來,他不會退縮,於是他向宋仁宗闡明自己並無私心,況且包拯本身就已經年近七十,膝下也無子嗣,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宋仁宗聽了包拯的解釋後,覺得他果真是公忠體國,怒火漸漸消去了。
之後,包拯又出手彈劾三司使張方平,指責其侵占富豪、百姓財產,結果張方平被罷黜三司使之職,後來朝廷決議由宋祁擔任三司使,而包拯卻又以宋祁的哥哥宋庠是宰相,宋祁不宜管理財政為由彈劾宋祁,致使宋祁失去三司使之位。
從正史記載來看,包拯在進諫方面的建樹明顯要比斷案高,所以包拯在後來被塑造成『包青天』形象應該與百姓們需要這樣一個不畏強權的清官為他們撐腰有關。
包龍圖與開封府尹
在一些戲曲中,包拯還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包龍圖』,在民間傳說中,仁宗曾為夢中之人繪制了半身像,並令朝廷上下尋找此人,結果發現正是包拯,於是就將這幅畫賞賜了給了包拯。
而皇帝的畫作怎麼能是普通的畫呢,真龍天子畫的圖自然是龍圖,由於皇帝賞賜的畫像不能亂掛,於是仁宗賞賜給包拯一座樓閣,專門用來懸掛這幅畫,這座樓閣便是龍圖閣,而包拯也因此被稱為『包龍圖』。
當然,傳說和歷史不能混為一談,歷史上的包拯不應該被稱作『包龍圖』而是『包直學士』。
包拯曾經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士,而龍圖閣則是北宋時期用於儲藏宋太宗的禦書、畫作以及一些宗室名冊、譜牒之類的地方,相當於是北宋時期的皇家典藏館,宋真宗時期始設龍圖閣學士這一官職,為正三品,而學士之下設置有直學士、待制等官職。
嚴格來說,包拯的龍圖閣直學士隻是一個『館職』,也就是用來提高文人待遇的一種附加職位而已,而當時的包拯除了這個虛職外,還有一個職位是河北都轉運使。
而被後世所熟知的開封府尹一職,包拯也沒有當過。
當時開封府是北宋時期的首都,而開封府尹則主管開封府治安、賦稅等政務,因此其意義極其重大,在北宋時期一般由儲君或者親王兼任,比如宋太宗、宋真宗等等,偶爾也有宰相或者尚書兼任的情況出現,比如寇準、歐陽修等。
由於趙光義在登基之前擔任過開封府尹,所以在他之後,就沒有大臣被實授過開封府尹,包拯也不例外,他是權知開封府事,也就是說代為管理開封府的事務。
『包相爺』是真的嗎?
當然,除了以上官之外,在很多戲曲評書中還將包拯稱為『包相爺』,一舉將包拯的官職拔高到宰相的地位,那麼包拯究竟有沒有擔任過宋朝的宰相呢?
翻開史書可以發現,包拯直到去世也沒有坐上相位,而他之所以被稱為『相爺』還要從包拯曾擔任過的兩個職位三司使和樞密副使說起。
北宋前期,為了削弱相權的財權與掌兵權,朝廷設置了三司、樞密院,前者掌事人是三司使,後者掌事人是樞密使、樞密副使。
其中三司使不僅掌管天下財政事務,還可借財政事務插手六部中除刑部之外的其他五部事務,因此三司使權勢雖然不及宰相,但也很高,三司使也被稱為『計相』。
而樞密使主掌兵事,職位重要程度與主政的宰相比起來也毫不遜色,所以說樞密使也可稱之為宰相,而樞密副使的地位自然可以視作副宰相。
正因為包拯擔任過三司使和樞密副使之職務,其地位不是宰相勝似宰相,因此才有戲曲評書中『包相爺』的說法。
由此可知,包拯步入仕途二十多年,當過的最高官職是樞密副使,其權力幾乎可等同於副宰相,雖然包拯沒有真正擔任過宰相之職,但戲曲評書中將包拯稱為『包相爺』還真沒有什麼大問題。
結語
包拯一生清廉,不僅強烈反對朝中蔓延的奢華攀比風氣,還嚴格管束家中子弟,並將其作為家訓刻在石碑上,時刻訓誡後世子弟:
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仰工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怪不得包拯死後會受到百姓們的懷念,如此包拯,誰又不敬佩仰慕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