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小聚:
春風秋雨到瑯邪,滿座高朋不止仨。
智水仁山誰與點,安期浮海過天涯。
秦皇漢武到瑯邪,法顯徐福不止仨。
子謂乘桴誰與去,夷洲海外滿山花。
漢唐才子到瑯邪,致遠圓仁崔琰仨。
蘇軾不知青島美,大唐第一杜鵑花。
《林桂榛》
探古尋幽到海涯,好山好水好人家。
自由真理千千結,問道春秋落筆花。
《高平遠》
誰與點:《論語》:『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曾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
安期生:秦漢間齊人,一說瑯琊阜鄉人。
傳說他曾從河上丈人習黃帝、老子之說,賣藥東海邊。
秦始皇東遊,與語三日夜,賜金璧數千萬,皆置之阜鄉亭而去,留書及赤玉舄一雙為報。
後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萊山,遇風波而返。
一說生平與蒯通友善,嘗以策幹項羽,未能用。
後之方士﹑道家因謂其為居海上之神仙。
事見司馬遷《史記》、劉向《列仙傳》等。
法顯:東晉旅行家,高僧。
本姓龔,平陽武陽人。
為求佛法,於公元399年西行取經,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前後十五年遊歷天竺、獅子國、耶婆提國。
然後經南海、東海回國,於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島嶗山》登陸。
是中國經陸路到達印度並由海上回國而留下記載的第一人。
所著《佛國記》是研究南亞各國古代史地的重要資料。
徐福:字君房,齊地瑯琊郡人,秦代著名方士,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東渡瀛洲,為皇帝尋找長生不老藥。
據《日本國史略》提到:『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
乘桴:《論語》:『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歟?』『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致遠:崔致遠,字孤雲,號海雲,朝鮮半島新羅王京人。
十二歲時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進士及第,出任溧水縣尉,任期屆滿,被淮南節度使高駢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
其二十八歲時,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國信使』身份東歸新羅。
所著《桂苑筆耕集》20卷是韓國第一部個人文集,裡頭記載他從青島大珠山下港口回韓時的詩歌十二首,重點詠嘆了大珠山杜鵑花之美。
圓仁:日本佛教天臺宗山門派創始人。
838年以請益僧身份隨遣唐使到中國求法,839年農歷七月,從淮南鎮大江口入江,經掘港庭、郭補村、臨河倉鋪至如皋鎮,後北上揚州……後於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攜帶佛教經疏、儀軌、法器等回國。
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記》4卷,裡頭提到在瑯琊臺與齋堂島之間水道以及大珠山下港口逗留的事跡。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東武城人。
東漢末年名士,司空崔林從兄,丞相曹操謀士。
出身清河崔氏。
體態雄偉,相貌俊美,美須髯,師從於大儒鄭玄於嶗山下,後避黃巾軍而從大珠山下浮海南下今江蘇,繞道徐州一帶回中原。
曹操平定河北後,授冀州別駕,遷丞相東曹掾,教導世子曹丕,侄女嫁給平原侯曹植。
曹操成為魏公後,擔任魏國尚書令,遷中尉。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坐罪下獄,為曹操所賜死。
《以上人名資料摘錄網絡資料》
蘇軾:蘇軾任職過密州、徐州、杭州、黃州、惠州、儋州等地,密州治所就在今山東諸城,今青島西海岸是唐宋時密州之轄地。
蘇軾時宋朝,青島區貿易港主在膠州板橋鎮。
青島西海岸的大珠山、小珠山的『珠山』就來自密州海岸之『州山』的音轉,崔琰時代的東漢還叫『州山』,唐代就叫『珠山』了。
膠州灣之南的瑯邪海岸高山,近靈山島的州山叫大珠山《海上觀之大》,稍遠的州山叫小珠山《海上觀之小》,唐代封演《封氏見聞錄》就說清楚了靈山島附近的瑯邪海岸的『州山→珠山』之變。
《封氏見聞錄》卷八:『吳楚之人謂居為幹古,謂州為朱然。
則此山當名州山也。
漢末崔炎於高密従鄭玄學,遇黃巾之亂,泛海而南,作《述初賦》,其序雲:‘登州山以望滄海。
’據其處所,正相合也。
大朱東南海中有句遊島,去岸三十裡,俗雲句踐曾遊此島,故以名焉。
《述初賦》又雲:‘朝發兮樓臺,回盼子句榆,朝食兮島山,暮宿兮鬱州。
’鬱州,今海州東海縣,在海中。
《晉書》石勒使季龍討青州刺史曹嶷,嶷欲死保根餘山,然則句榆、根餘當是一山,亦聲之訛變耳』
——靈山島海拔約514米,大珠山海拔約486米,相加為1000米整;小珠山海拔725米,大珠山西北的鐵撅山海拔595米《崔琰筆下的鐵山或淄博鐵山非瑯邪鐵山》,嶗山最高海拔1133米《海上觀之甚雄峻》,泰山最高海拔1545米。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