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後的名將:宋欽宗若聽其建議,靖康之變或可避免。《網路歷史》

1125年,宋金戰爭爆發,金朝軍隊長驅直入,兵臨開封城下。

此時,北宋的一位老將多次向宋欽宗獻策,可是卻沒有被采納。

1126年,這位老將軍病死,沒過多久,金軍就攻破了開封,將北宋的皇帝以及後宮妃嬪等兩千多人擄走,史稱『靖康之變』。

假如宋欽宗采納這位將軍的建議,靖康之變可能不會發生,那麼這位北宋最後的名將到底是誰呢?

一、揚名西北

此人名叫種師道,也就是《水滸傳》中所說的『老種經略』。

種師道出身武將世家,他的祖父名叫種世衡,跟隨范仲淹在西北抵抗西夏,頗有盛名。

種世衡有八個兒子,其中三個《種古、種諤、種診》是將才,被人們稱為『三種』。

種師道的父親名叫種記,是種世衡的第七子。

種師道自幼文武兼修,拜北宋大儒張載為師,成年後一度擔任文官。

種師道的仕途並不順利,因為他曾經得罪過蔡京,『罷入黨籍,屏廢十年』。

直到後來,種師道才被授予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涇原都鈐轄、知懷德軍的職務。

宋徽宗打算對西夏開戰,親自召見種師道,『賜襲衣、金帶』。

童貫雖然是宋軍的主將,但真正率軍在前線拼殺的卻是種師道,有些人將宋夏戰爭的功績歸於童貫是不正確的!

二、被迫致仕

在取得宋夏戰爭的勝利後,宋徽宗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決定與金朝聯合,對北方的遼國作戰。

這次軍事行動的主帥依然是童貫,而擔任『前敵總指揮』的還是種師道。

不過,種師道反對發動這場戰爭,他認為『今日之舉,譬如盜入鄰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無乃不可乎?』可是童貫根本不予理睬,強力進軍,結果在白溝戰敗。

關鍵時刻,種師道『令人持一巨梃自防,賴以不大敗』。

之後遼國派出使者,希望能夠停戰議和,與此同時種師道也勸說停戰,但童貫還是沒有接受,反而秘密向朝廷彈劾種師道通敵。

北宋的當權者非常生氣,強迫種師道『退休』,『責為右衛將軍致仕』。

此後,北宋軍隊再度戰敗,宋徽宗這才想起種師道,『起為憲州刺史、知環州』,不過很快又讓他『退休』了。

三、獻策抗金

金軍南下後,北宋的統治者慌了神,急召種師道入京,『趣召之,加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

可是,宋欽宗在召見種師道時表示已經議和。

於是種師道建議,『請緩給金幣,使彼惰歸,扼而殲諸河』,也就是說趁著金軍撤退時,在黃河附近發起反攻,將其殲滅,可是這個建議遭到了宰相李邦彥的反對。

在金軍撤退後,宋欽宗免去了種師道的兵權,在他看來,『師道老矣,難用』。

其實種師道的抗金策略可行的,『我眾彼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之後,種師道向宋欽宗建議加強防務,朝廷依然沒有采納。

金軍第二次南下,種師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上疏請幸長安以避其鋒』,依然遭到了拒絕。

1126年十月,種師道病死於開封,終年七十六歲。

兩個月後,開封被金軍攻破,宋欽宗後悔萬分,他想起了金軍撤退時的情景,當時種師道『勸帝乘半濟擊之』,並且說道:『異日必為國患』想到這些,宋欽宗捶打著胸口說道:『不用種師道言,以至於此!』

參考資料:1.《宋史》;2.《東都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