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年,遼國上京城,一位來自北宋的使臣當著遼國滿朝大臣,對著契丹皇帝就是一通怒懟:『契丹皇帝你別沒數啊,還想要割地,難道忘了我朝真宗皇帝的大恩大德嗎?』。
一時間,全場錯愕,這人是不要命了嗎,而時任遼國皇帝的遼興宗更是有點沒適應過來,都說宋人懦弱,這人咋那麼鐵骨錚錚到有些囂張?
那麼,這位敢在他國王都怒懟敵國皇帝的人是誰?他所說的宋朝皇帝對契丹的大恩大德又指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聊聊。
富弼:憑借詩文就讓晏殊搶著把女兒嫁
沒錯,這個人就是富弼,一個憑借一篇詩文就讓晏殊搶著把女兒嫁的名士。
富弼出生在北宋真宗年間的一戶書香門第,自小有才氣,由此得到了當時在政壇頗具能量的范仲淹的青睞。
而老范也頗像富弼的貴人,不僅親自幫富弼在官場上搭路,對其一路提攜,更是做起他的月老,將其推薦給了當時的文壇大家晏殊。
據說當時晏殊正在為自己的女兒挑選夫婿,一看富弼的詩文,立馬下定:這小子將來必成大器,賢婿啊!遂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富弼。
也由此,為報答范仲淹的知遇之恩,富弼一直堅定地站在范仲淹身後,成為其『慶歷新政』改革的先鋒,並提出了強軍、改革科舉、輕徭薄賦等諸多可行性改革。
不過可惜的是,『慶歷新政』曇花一現,而富弼也被外放做官,一放就是數十年。
澶淵之盟
至於富弼所說的大恩大德,指的正是遼宋間的澶淵之盟。
公元1004年,遼國太後、皇帝一起親征,大有一舉蕩平北宋的意思,而當時的宋真宗在寇準的力勸下,也親至澶州督戰,雙方大戰。
此戰,宋軍不僅守住了澶州,更是切斷了遼軍後退的道路,可謂是取得了軍事上絕對的優勢,稍有決心,就能重創遼國。
可就是在己方如此優勢下,宋真宗卻不想打了,和遼國簽訂了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以每年給遼國10萬兩白銀、20萬匹佈的代價交換遼國『不侵犯宋朝』的諾言。
不過雖然雙方簽訂了盟約,但遼國卻時不時侵擾宋朝邊境,還不時得寸進尺要求宋朝『加錢』。
比如遼興宗就在公元1042年給宋仁宗寫了封信,要求北宋將瓦橋關以南的十個縣割讓給遼國。
宋仁宗當然不想割地,就派富弼前往談判。
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個名場面。
《富弼說:》北朝忘章聖皇帝之大德乎?澶淵之役若從諸將言,北兵無得脫者!
富弼的一通怒懟,遼興宗頓時就啞口無言了,沒辦法,誰讓他說的都是大實話呢。
於是,在富弼的據理力爭下,遼國放棄了要宋朝割地的想法,雖然最終仍是要給遼國『加錢』,但也算是實現了宋朝外交史上的一次勝利。
其實,富弼之所以能取得這場外交勝利,正是因為看清了遼國的色厲內荏。
彼時的遼國在遼興宗的統治下,國內矛盾逐漸尖銳,且對外多用兵事,導致國力日益衰弱,正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
而遼國在鼎盛時期況且沒能打贏宋朝,更遑論這個時節了,所以,吃準了遼國能不打就不打的心態,富弼的外交自然是強硬且能勝利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邊,歡迎評論、點贊、收藏。
這裡是兜湯看歷史,為你分享課本外的歷史知識,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兜湯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