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原本要遷都的,就因為他弟弟趙光義說了五個字貽誤宋朝三百年,導致了百年禍患,而且這中間還存在權力鬥爭。
976年,也就是趙匡胤去世的這一年,他下詔西巡洛陽,文武百官隨行,同時破天荒地把弟弟趙光義也帶在身邊了。
以往,都是每次趙匡胤離開京城的時候,都是讓趙光義鎮守京師的,請大家記住這件事,因為這是重點,要考的!
遷都跟巡幸洛陽有啥關系呢?
趙匡胤正是在巡幸洛陽的時候,提出將北宋首都遷到洛陽的,可頓時就遭到百官的反對!
最先跳出來反對的就是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
他反對遷都的理由是,開封水運便利,有汴渠作為漕運的水上交通,每年能運輸數百萬斛的糧食供應。
開封城裡駐紮的幾十萬大軍全靠這條運輸線供給,要是遷都了,這幾十萬人吃什麼?而且府庫重兵都在開封,這是不能動搖的。
因為當時長安和洛陽作為唐朝的首都和東都,早就在五代十國的戰亂中遭到破壞,水陸交通也遭到不小的破壞。
所以當時開封的交通運輸以及經濟發展是最強的,李懷忠才會這麼說。
但趙匡胤聽完,根本不理睬李懷忠,群臣見皇帝無動於衷,於是搬出晉王趙光義。
趙光義出面後,找了各種理由勸說他,趙匡胤聽完弟弟的一番慷慨陳詞後,開始給他耐心解釋起來。
趙匡胤說,遷都洛陽隻是暫時的,以後要把都城遷到長安才是長久之計。
好家夥,合著洛陽還隻是個中轉站,終點在長安啊!
這下趙光義急了,當場跪地,不斷磕頭,請求不要遷都。
趙匡胤看到自己的弟弟似乎沒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於是再度解釋一番。
之所以遷都長安,就是想依靠黃河與山川之險,來解除冗兵的危害,效仿漢周故事以占據天險安定天下。
晉王又從容言遷都非便,帝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續資治通鑒長編》
定都這事兒為何歷朝歷代都喜歡長安?
其實長安、洛陽、開封這三個地方各有各的特色,但長安和洛陽具備的天險優勢,是開封所不具備的。
明朝官員陳建寫過一篇《建都論》,裡面對於挑選都城,有三點原則:
一、地形上要有天險可拱衛,要易守難攻。
二、漕運便利,經濟發展好,發達的交通和經濟能為都城提供物質保障。
三、位置居中,水陸交通網發達,又扼守要沖,據一地而可號令天下。
最後,他在對比之後,認為隻有洛陽三善咸備!
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
——《建都論》
我們再來看著三個地方的優勢:
長安據有關中之地,關中平原物產豐富,適合發展農業,經濟基礎好。
長安的背面是黃河天險,南面是秦嶺,天然的山川之險,當年諸葛亮打了那麼多次都打不過去。
西面據有大散關,也是天下雄關,東面是函谷雄關。
要知道當年蒙古滅金時,金國在潼關一帶陳兵數十萬,蒙古大軍愣是打不進去,可見長安得天獨厚的優勢了。
洛陽又怎麼樣呢?
自動隋煬帝營建東都之後,洛陽在隋唐兩個朝代都是作為東都而存在,大運河開通後,洛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而且洛陽西控關中,東部是嵩嶽高山險阻,還有虎牢險關,又地處中原腹地,正是居中而應四方。
當年西周建都洛陽後,洛陽城環衛四塞,四面八方建有八大軍事險關,號稱八關都邑,對於當時拱衛京師以及與諸侯國之間的溝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開封城就十分尷尬了!
開封位於黃河中遊,四周都是平原,沒有任何可以拱衛開封的軍事險關,可以說是無險可守。
一旦北方的騎兵突破邊境線,就可以長驅直入,開封城立馬就會陷入朝不保夕的狀態。
一百多年後,金兵南下,之所以能那麼快攻破開封,就是因為這個致命的缺陷。
三個都城選址的城池比較之下,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而且在開封建都還有個致命缺陷!
正是因為開封無險可守,所以要常年在開封駐紮幾十萬大軍,依靠重兵來彌補地理上的缺陷。
大量的重兵駐紮,長年累月之下,就會造成冗兵,進而導致不必要的軍費開支,拖累經濟。
所以趙匡胤作為一個雄才偉略的君王,他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不理會李懷忠鼠目寸光的勸諫。
李懷忠的理由是開封汴渠運輸便利,每年運輸數百萬斛糧食供應軍需。
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開封無險可守,所以要駐紮幾十萬大軍。
如果遷都到長安或洛陽,不需要這麼多兵力駐守,自然不會產生冗兵,也自然不需要這麼龐大的開支了。
但趙光義聽完,直接說了五個字:在德不在險。
意思是,想讓天下長治久安在於『德』,也就是修內政,發展經濟,讓百姓安居樂業,得民心,自然得天下。
這時,趙匡胤被這五個字兒懟得一言不發,沒話可說幹脆就沉默了。
等趙光義離開後,趙匡胤卻對身邊的近臣說,老二說的雖然有道理,但如果定都開封,不出百年,必定耗盡天下民力!
冗兵每年帶來的高額錢糧稅賦開支,早晚讓百姓負擔沉重,進而耗盡民力,這是必然的嘛。
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
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續資治通鑒長編》
而趙光義那五個字其實在偷換概念!
治國能跟定都相比嗎?顯然是不能的。
如果僅憑全民一心,憑借德行就能平定天下,那怎麼不去用德行感化一下北邊的契丹?去感化一下西北的西夏人?
而趙匡胤也就此打住了遷都的想法。
但此後的一百多年裡,局勢就像趙匡胤預言的那樣,由於開封無險可守,所以要駐守重兵以彌補地理上的缺陷。
重兵駐守帶來冗兵,要養這麼多兵,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軍費從百姓賦稅裡來,結果百姓被掏空了。
最終開封城盡管在重兵駐守的情況下,無險可守,照樣被金兵攻破,導致靖康之恥。
而趙匡胤遷都的背後其實大有玄機!
在此之前,趙光義曾經和北宋名臣趙普爭奪權力,最後趙光義勝出,趙普被罷相,這造成嚴重後果。
趙普是制衡趙光義權力的重要一極,趙普一倒臺,趙光義一家獨大,而且是趙匡胤的弟弟,權勢極大。
他又是開封府尹,而且多次在趙匡胤離京期間擔任京城留守的角色。
這期間,他正好借機網羅勢力,結交朝臣,逐漸讓自己的勢力遍佈朝野,甚至後期已經可以公開和趙匡胤叫板的地步。
親征澤、潞,帝以大內點檢留鎮,尋領泰寧軍節度使。
征李重進,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
征太原,改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序班宰相上。
——《宋史》
趙匡胤也看出了這一點,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就五代十國那期間每隔14年多,皇帝就被幹掉而改朝換代的速度來說,趙光義很可能幹這事。
而此前,趙匡胤還幹了一件事:親近並重用三弟趙光美。
在西巡洛陽後,趙匡胤破天荒地把趙光義帶在身邊了,然後把京師留守的重任交給了趙光美和兒子趙德昭。
意圖很明顯,趙匡胤想提拔趙光美以制衡趙光義,同時還下了一步遷都的棋。
遷都可以借此機會將朝廷班子進行一次換血,繼而削弱趙光義在朝廷裡盤根錯節的勢力。
但趙光義也看出了這步棋,所以極力勸阻遷都,為的是保證自己的勢力不被肢解。
而這時的趙光義已經勢力很大,趙匡胤如果強行遷都,勢必和他公開決裂,這可能時機不成熟。
這一年發生的另一件事也能從側面證明這一點。
趙匡胤調動五路大軍北伐北漢,北漢一直依附契丹,和北漢開戰等同於要和契丹人大戰,這是一場很大規模的戰爭。
大家只要隨便查一下史書就能知道,按照趙匡胤平定天下的進度來看,他每攻滅一個割據政權,就會修整2-3年甚至更長,然後再出兵攻滅下一個割據政權。
但這一次,趙匡胤攻滅南唐是975年11月,而出兵北伐是976年8月,這才過了半年多一點,他就迫不及待地北伐了。
要知道,南唐是南方最強大的割據政權,打下來是要耗費巨大的國力的。
之前攻滅南漢後,他足足修整了3年才進攻南唐,這次為什麼這麼著急地北伐?
一旦北伐,那意味著對手會是契丹加上北漢兩股軍事力量,這比南唐還要難打,消耗也會更大。
我覺得這裡面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此時趙光義在百官中的威望已經很高,足以和趙匡胤抗衡。
他必須借助一場巨大的軍事勝利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同時重用趙光美以制衡趙光義,再以遷都之法清洗趙光義的勢力。
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而在趙匡胤從洛陽回來後不久,就離奇死亡。
我個人認為,很可能是趙光義察覺出趙匡胤要對他動手了,所以設下陰謀,幹掉了趙匡胤,然後自己登上帝位。
而趙光義這個人缺乏戰略眼光,也沒有軍事能力。
在登臺之後兩次北伐契丹,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以失敗告終,在定都方面也沒有做任何改變。
直接導致了宋朝冗兵成為一大痼疾,後面開封被攻破,雖然那時候的皇帝和大臣有直接責任,但趙光義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