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獻明肅皇後劉氏,名不詳,劉娥乃是民間所傳。
作為宋朝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後,劉娥最為出名的既不是她的執政能力,也不是從二婚歌姬到皇後的傳奇經歷,反而是『貍貓換太子』的離奇傳說。
事實上,歷史上非但沒有『貍貓換太子』這件事情,後世對於劉娥的評價反而相當的高,被譽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出身名門卻自幼父母雙亡,已為人婦又陰差陽錯入宮
如果細論起來,劉娥也算出身名門,其祖籍太原,祖父劉延慶曾任後晉、後漢右驍衛大將軍,父親劉通則在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任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刺史,也正因此,其舉家遷往成都華陽。
雖然出身名門,但劉娥的身世卻很淒慘,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便相繼去世,襁褓中的劉娥於是被交給了母親龐氏的娘家撫養。
寄人籬下、生計無著的劉娥,稍稍長大便被賣入倡家成為歌女,開始為了生存而奮鬥。
在此期間,劉娥習得了一身才藝,不僅歌聲婉轉動聽,還善於播鞀《一種類似撥浪鼓的樂器》。
或許正是由於這段悲慘遭遇,讓劉娥養成了善於看人臉色,懂得討人喜歡的性格。
十四五歲時,劉娥被嫁給了銀匠龔美為妻,後來又隨著丈夫離開蜀地,前往東京汴梁謀生。
然而,由於生意不景氣,夫妻二人的生活十分艱難,丈夫龔美為了生存,竟然生出了將劉娥賣掉,改嫁他人的決定。
時為韓王府指揮使張耆見劉娥容貌出眾,且頗有才藝,便將其推薦給了韓王趙元休《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恒》。
趙恒見到劉娥,便大為喜愛,當即便將其留在了宮中,日夜伺候身邊。
根據司馬光《涑水記聞》的記載。
一日,宋太宗見趙恒日益憔悴消瘦,便問其乳母是誰在伺候,趙恒的乳母本就對劉娥極為厭惡,於是將劉娥的事情稟報了宋太宗,趙光義聽後大怒,命趙恒將劉娥趕出王府,並隨後做主為趙恒迎娶了開國功臣潘美的女兒。
此時劉娥伺候趙恒已經數年,趙恒對其極難割舍,但又不敢違抗皇命,無奈之下隻得將其秘密安置在了王府指揮張耆家中。
此後,趙恒雖然又先後迎娶了宣徽南院使郭守文次女等女子,但仍對劉娥念念不忘,常常私下偷偷相會。
張耆眼見王爺將自己家當成了藏嬌的金屋,而且兩人明顯餘情未了,結果為了避嫌甚至連家都不敢回了。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在長子趙元佐被幽禁,次子趙元僖又於兩年前暴死的情況下,身體每況愈下的宋太宗於是改封三子趙恒為壽王,加檢校太傅、開封府尹,並於次年八月正式冊立為太子。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趙光義駕崩,趙恒繼承皇位,是為宋真宗。
直到此時,趙恒才正大光明將劉娥接入了宮中。
身份低微卻極善處理關系,雖然無子但仍被立為皇後
彼時,潘美之女雖然早在趙恒即位之前便已經病逝,但此時趙恒後宮之中,卻已有郭皇後等一眾後妃,而劉娥由於出身問題,雖然受寵卻並無任何名分。
或許源於幼年那段寄人籬下歲月養成的性格,劉娥沒有因為自己的名分問題而有任何不滿,也沒有憑借皇帝寵愛而與其他嬪妃爭寵。
她很清楚,除了皇帝的寵愛之外,她沒有任何外力可借,甚至還會因為出身遭到他人非議,而丟掉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因此劉娥在盡心照顧體貼宋真宗,鞏固自己地位的同時,盡力維持與後宮一眾嬪妃的關系,努力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
憑借著與世無爭的性格,再加上趙恒的寵愛,當宋真宗的皇位逐漸穩固之後,劉娥在後宮的地位也很快得以提升,先是於景德元年《1004年》被封為四品美人,之後不久又晉升為修儀。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後去世,宋真宗打算立劉娥為皇後。
然而,宰相寇準、宰相王旦和西京留守向敏中等重臣皆以『劉娥出身微賤,不可以為一國之母』為由堅決反對。
同時,參知政事趙安仁不僅反對立劉娥為後,更是請立出身更為高貴的前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才人為後。
結果,宋仁宗未能成功將劉娥立為皇後,也沒有采納立沈氏為後的意見。
趙恒見群臣反對,便打算待劉娥生下皇子後,再以此為由立其為後,如此大臣們便也無話可說了。
然而,誰知道劉娥的肚子就是不爭氣,哪怕獨寵後宮也始終未能生下子嗣。
於是,趙恒便與劉娥商量出了一個『借腹生子』的計策,而借腹的對象便是被劉娥帶入宮中、身為劉娥侍女的李氏。
李氏倒也不負所望,後於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生下皇子,宋真宗則對外聲稱此子為劉娥所生,取名趙受益《即後來的宋仁宗趙禎》。
趙禎雖為李氏所生,但卻並未養育過一天,出生不久便被交給了劉娥與楊淑妃共同撫養。
這楊淑妃乃是後宮之中,與劉娥一樣受寵的妃嬪,結果兩人不僅沒有爭寵,反而情同姐妹,在後宮同進同退。
之後,趙恒借口劉娥生子,先是趁機將其晉封為德妃,並於兩年後的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正式晉封為皇後。
趙恒借此晉封劉娥雖然名正言順,但仍有大臣予以反對,例如翰林學士楊億。
根據《續資治通鑒長編》的記載,趙恒命其起草冊封詔書,卻被楊億所拒,以致趙恒不得不命其他學士起草詔書。
劉娥成為皇後以後,不但將後宮治理井井有條,就連宋真宗退朝之後閱覽奏章,劉娥也時常陪伴左右,參與國事的處理,由於處理政事『周謹恭密』,劉娥也越來越受宋真宗的倚重和信任。
宋真宗天禧年間《約1019年前後》,由於宋真宗多病,劉皇後憑借前期積累的政治經驗,開始逐步接手朝政。
當時,劉娥認自己的前夫龔美為兄長,龔美於是改為劉姓,天禧三年《1019年》劉美被任命為侍衛馬軍都虞侯,並主管本司事務,由此執掌局軍權,而其他幾位禁軍將領同樣與劉皇後關系密切。
天禧黨爭先敗宰相寇準,仁宗即位再貶權臣丁謂
宋真宗晚年,隨著劉娥插手朝政越來越深,朝中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其中一派以宰相寇準為首,有李迪、王曾、楊億、盛度等大臣,以及宦官周懷政、武將曹瑋、外戚李遵勖等;另一派則以劉皇後、丁謂為首,有曹利用、任中正、錢惟演,以及宦官雷允恭等。
隨著宋真宗病情的加重,兩派的鬥爭也日益激烈。
天禧三年《1019年》,太白晝現,占卜後得出結論『女主昌』,宋真宗得知後,擔心劉娥危及趙氏江山,於是向心腹透露了想讓太子監國之意。
寇準得知消息,找機會入宮與宋真宗密議『太子監國』之事,出宮後便讓楊億連夜秘密起草『太子監國』詔書。
雖然『太子監國』事件都是在秘密進行,始終瞞著皇後劉娥等人,但事情最終還是敗露,本就搖擺不定的宋真宗一句『不記與準初有成言』,便將責任全部甩給了宰相寇準。
最終,在劉娥、丁謂等人的壓力下,寇準被罷相,降職為太子太傅、封萊國公,丁謂則接替寇準出任宰相。
天禧四年《1020年》,周懷政作為『太子監國』事件的主要參與者,見宋真宗病情愈加嚴重,擔心日後遭到皇後報復,遂密召客省使楊崇勛、內殿承制楊懷吉等,密謀刺殺宰相丁謂,擁立太子趙禎即位,奉趙恒為太上皇,恢復寇準宰相之位。
然而,客省使楊崇勛轉頭就將消息告知了丁謂,丁謂連夜與曹利用商議對策,次日又將消息告知劉娥。
周懷政及其黨羽隨之被抓,周懷政被處死,接著丁謂又借『偽造天書』一案,對寇準一黨持續打擊,寇準在永興軍的心腹朱能起兵反抗,不久兵敗被殺,而寇準亦連遭三貶,曹瑋、盛度、李迪等也先後遭到清算。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趙恒病情加重,時常陷入昏迷,劉娥將寇準、周懷正、李迪等一黨的『罪狀』昭告天下,寇準再度被貶往雷州《今廣州雷州半島》、李迪再貶衡州《今湖南衡陽》。
同月十九日,宋真宗駕崩,趙禎繼承皇位,是為宋仁宗。
由於當時趙禎年僅十三歲,趙恒遂留遺詔『尊皇後為皇太後,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後處置』,這給後來劉娥執掌朝政提供了法理依據。
宋真宗駕崩後,權臣丁謂野心膨脹,意圖架空劉娥獨攬朝政,劉娥同樣覺察到了丁謂的野心,於是二人矛盾激化,後王曾又趁機進言,稱丁謂包藏禍心、危及社稷,劉娥遂決心除掉丁謂。
乾興元年《1022年》六月,劉娥於承明殿召見群臣,將宰相丁謂瞞上欺下、架空兩宮,並與內廷宦官雷允恭勾結的證據公諸於眾,並將其罷相、抄家,貶值崖州《今海南島》。
丁謂被貶後,劉娥與宋仁宗開始共同上朝理政,仁宗位左,劉娥位右,開始正式臨朝聽政。
先後臨朝執政十一載,劉娥也曾覬覦皇帝之位
隨著地位的穩固和權力的高漲,實際上劉娥也曾覬覦過皇位。
根據《宋史·後妃傳》的記載,一次劉娥上朝時,便曾問及群臣,『唐之武後是什麼樣的女主?
』結果朝臣們大多答道,『乃是唐之罪人,差點斷送大唐的江山社稷』。
由於大臣們的反對,劉娥便也熄了稱帝的念頭,直到後來又大臣重提此事,例如殿中丞方仲弓便上書請求劉娥『行武後故事』,又如權知開封府,後入朝拜相的程琳也曾獻上『武後臨朝圖』暗示劉娥稱帝。
眼見有大臣支持自己,劉娥便再度詢問大臣們的看法,結果眾臣子皆不敢言,隻有性格剛直的魯宗道說道,『如果這樣做,又將置當今皇帝於何處?
』
眼見如此,劉娥最終將暗示自己稱帝奏章撕碎,擲於地上,表態道,『我不會做這種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隨著身體狀況日益糟糕,或許是為了了卻自己的遺願,劉娥決定於次年二月,著帝王服飾在太廟舉行祭祀大典,雖然此議遭到群臣反對,但劉娥也僅僅是做了部分讓步,而未像以前那樣放棄。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不顧大臣反對,劉娥身著帝王袞服,在大宋太廟祭祀宋太祖等歷代帝王。
作為妥協,她隻是減去了帝王袞服十二章圖案中象征忠孝和潔凈的宗彝、藻兩章,並放棄了佩戴男性帝王的佩劍。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劉娥身患重病,下令大赦天下,為乾興元年臨朝以來包括寇準、曹利用等貶死之人恢復官職,並將丁謂從貶黜之地內遷。
不久後,劉娥崩逝,謚號『章獻明肅』皇後。
貍貓換太子純屬虛構,乃是趙元儼的報復鬧劇
在太後劉娥去世的前一年,即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的生母李順容病重,劉娥晉封其為宸妃,結果冊封當日,李宸妃便不幸逝世,年僅四十六歲。
劉娥去世之後,在兩位當事人都已經去世的情況下,對宋仁宗趙禎有撫養之恩的楊淑妃,便將『劉太後並非其生母,其生母另有他人』的重磅消息,告訴了宋仁宗。
曾經備受宋太宗寵愛、在皇族中頗具威名,在宋真宗去世後曾意圖染指皇位,失敗之後擔心遭到報復而十餘年來始終佯裝瘋癲、稱病不朝的八王爺趙元儼《即藝術作品中的八賢王》也跳了出來,不僅『病』突然好了,而且還趁機跑去告訴宋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
宋仁宗趙禎一連聽到兩個重磅消息,悲痛之下數日未曾上朝,並下詔書自責,尊李宸妃為皇太後,謚號莊懿。
之後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直到換棺材的時候,因親自哭著看了母親的儀容,這才發現李宸妃的屍身以水銀浸泡,容貌如生、衣著華麗,根本沒有被人暗害的症狀。
反應過來的宋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
』隨後,仁宗在太後劉娥靈柩前焚香祭拜,哭著說:『自今以後,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不過,趙仁宗為了能夠順利執掌朝政,還是趁機將宰相呂夷簡、樞密使張耆、樞密副使夏竦、參知政事陳堯佐、禮部尚書晏殊等劉太後垂簾期間任命的朝廷重臣,全部貶出京城,一個也沒有留下,並重新任命了一批劉太後時代不得志的官員,朝中重臣幾乎全部重新洗牌。
此事雖然隻是一場鬧劇,且包含著皇宮秘聞,但最終還是被流傳了出去,在經過不斷加工訛傳後,最終被寫入了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
隨著廣為流傳,之後又被寫進了明代小說《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鎮》,至清代時則又被寫入《三俠五義》之中,同時還被改編為評劇、豫劇、黃梅戲、呂劇、湘劇、潮劇等各種劇種,從而使得該故事廣為流傳,以致劉娥聲名有損。
縱觀劉娥的一生,幼年成為孤兒,少年時遭遇悲慘,但幸好遇到了宋真宗,再加上年少時養成的性格,竟然一步步登上皇後寶座,並由此開啟了長達十一載的執政歷史。
劉娥雖然也曾對皇位有過覬覦之心,但卻最終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始終沒有邁出那最後一步,再加上其執政能力出色,臨朝期間終結『天書』運動、結束黨爭、發行交子、興修水利、創設諫院、興辦州學,可以說為宋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劉娥雖然因『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民間評價不高,但後世史學家對其的評價,卻基本以正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