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定難五州的首領叫定難軍節度使,管轄地區就是夏州、綏州、銀州等地,公元882年,拓跋思恭因對皇帝有功,被封為夏州節度使,被賜姓『李』。
這就好比鄭和,原名馬三保,被朱棣賜姓『鄭』,才成為鄭和。
拓跋思恭原本就是黨項《北方少數民族》人首領,改名後稱作李思恭,西夏政權就是從這裡慢慢發展而來的。
李繼遷的祖輩就是從李思恭這來傳承而來,李繼遷也是地道的黨項人。
宋太宗時期,李繼遷和大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李繼遷是定難五州的首領。
宋太宗趙光義多次出兵定難,都無功而返,甚至傷兵損將。
而李繼遷是打不過就跑,等風聲過了再跑回來,定難五州的問題直到宋太宗去世都沒有解決。
那究竟為何宋真宗剛剛上臺,就把定難五州割讓給了李繼遷呢?
圖1 定難五州是西夏王朝的『龍興之地』,即夏州、綏州、靜州、宥州、銀州
攻打李繼遷所部,耗費財力無數,成本太高
宋太宗時代,趙光義視定難五州為必得之地,多次討伐李繼遷所部人馬,但由於多種原因無功而返。
公元982年,李繼捧《李繼遷的哥哥》把五州送給了趙光義,這看似是個天大的餡餅,卻很快就磕到了牙。
李繼捧投靠了大宋,不過李繼遷和他哥哥不是一心,李繼遷單獨叛變宋朝,並且還和大遼保持著曖昧關系,這腳踏兩隻船的舉動讓趙光義頗為憤怒。
雍熙二年《982年》,李繼遷向宋軍詐降,殺害宋將曹光實,北宋大將李繼隆奉命討伐,大敗李繼遷所部人馬,李繼遷卻跑掉了。
至道二年《996年》,李繼隆再次統帥五路大軍討伐黨項,史料記載『尋命為銀、夏兵馬鈐轄,遣與李繼隆等五路出師討李繼遷』,因決策失誤,隻是小勝,而李繼遷又逃脫了。
至道二年的這次戰役耗費財力巨大,和雍熙北伐類似,都是舉全國之力,仍無功而返。
李繼遷就像個狗皮膏藥,粘在身上怎麼都揭不下來,宋太宗對此傷透了腦筋。
宋太宗兩次北伐失敗,多次討伐黨項也沒什麼成果,加上蜀川叛亂,國力消耗殆盡,國家財政虧空嚴重,國家無法再度支持大規模戰爭。
假如宋真宗再次攻打黨項,的確很劃不來。
圖2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遼國威脅,宋真宗不想發生兩線作戰
北宋成立之初,其最大的敵人就是契丹。
無論何時何地,契丹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在頭上,並且你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落下來,就能要了你的小命。
就好比在你床邊,有一隻惡狼虎視眈眈,這樣的情況還能睡安穩嗎?契丹就是這個角色。
蕭太後執掌契丹之後,不論國土面積、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契丹都強於北宋,且契丹和宋朝有世仇,已經打了幾十年仗。
宋朝則不然,在宋太祖時期,軍事實力最強,隨著時間的流逝,軍隊的戰力逐步下降,且國內經濟形勢也不好,急需時間休整。
宋太宗時期發生過兩線作戰的情況,公元993年,『永康軍青城縣民王小波聚徒為寇,殺眉州彭山縣令齊元振』王小波在蜀川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還殺掉了縣令。
此時黨項李繼遷同時發動叛亂,無奈的宋太宗隻能分兵兩路,大太監王繼恩平叛蜀川,大將李繼隆平叛黨項。
這讓宋太宗壓力極大,因為虎視眈眈的契丹也關注著大宋的一舉一動,如若契丹發兵,北宋就危險了。
好在這次危機平安度過了,宋真宗即位後的情況不同,遼國已經強大起來,並且遼國仍是北宋最大威脅,宋真宗必須安定黨項部落,來解決遼國這個主要矛盾。
圖3 燕《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比定難五州重要得多
幽雲十六州曾是中原政權最重要的門戶,是阻止遊牧民族的天然險地,公元938年,石敬瑭把幽雲地區送給了遼太宗耶律德光,從此中原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
柴榮、趙光胤、趙光義多次北伐就是為了收復燕雲地區,來保證國家的穩定。
宋真宗也明白這個地區的重要性,他上位後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宋遼邊境,因為他知道這關系著國家存亡。
黨項部落弱小很多,李繼遷多次和北宋交鋒,幾乎沒有勝跡,隻是逃跑的本事不小,李繼遷就像一隻滑溜的泥鰍,很難被抓住。
明初的北元名將王保保就像極了李繼遷,經常是拖家帶口地逃跑,每次戰敗逃跑後還能從新組織人馬,這小強精神也真的很難得。
圖4 遼、北宋時期
割讓定難五州,對大宋影響相對較小
定難五州在北宋的西北,對大宋不構成威脅,攻下定難或者攻不下,都不會影響大局。
假如進攻黨項,就可能把國家拖入泥潭,強扭的瓜不甜。
而且現在時機不到,被迫進攻李繼遷隻能得到反效果,還不如封他為定難軍節度使,先安撫住再說。
定難五州對李繼遷非常重要
黨項部落是北方少數民族,不同於中原的漢族,這裡是黨項人的聚集區,對於漢人來說,定難五州不太感冒,但對於黨項人來說,那就是家鄉,是根基。
所以李繼遷每次逃跑之後還會回來,周而復始不懼疲勞。
只要殺不了李繼遷,那麼黨項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哪怕你殺掉再多的士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黨項人也同樣有爭奪生存空間的權力。
圖5 宋真宗,趙恒《968年-1022年》
常年戰爭不斷,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國力需要時間恢復
太宗時期,一次宴會上,宰相呂蒙正曾勸諫皇帝『臣嘗見都城外不數裡,饑寒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意思就是臣經常見到京城之外不遠,就有很多凍餓而死的饑民,隻是皇上看不到罷了。
這句話著實讓趙光義鬱悶,趙光義並非不知道百姓的情況,隻是有些下不來臺。
這意味著大宋常年的戰爭使得了百姓窮困潦倒。
戰爭需要錢糧,這些皇帝當然弄不來,隻能讓老百姓出,每次出征,百姓的賦稅就更重一層。
宋真宗趙恒即位後,馬上就宣佈廢除之前無法納齊的錢糧,令百姓大為稱頌,不僅收攏的人心,還沒有任何負擔,是一舉兩得。
宋真宗送給李繼遷定難五州還是很明智的,不久遼國就發兵北宋,因為沒有了黨項的後顧之憂,北宋的國力才一天天強盛起來,才能有跟遼國一戰之力。
文:九魚亭
參考文獻:《宋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