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筆者上大學時,會逢大學百年校慶,把校慶晚會的照片發到網絡裡。
一個中學同學看後不屑地留言一句:『校史百年有什麼好嘚瑟,我們的大學,都有一千年歷史了』當時我大吃一驚,中國辦大學不是近代的事麼,怎麼還有千年歷史的大學?
原來,他上的是湖南大學,前身為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確乎也有千餘年歷史了。
現代大學校史溯及到古代書院是否合理?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但由此可見,書院作為舊時教育機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程朱理學靠書院傳承發揚、陸王心學依托書院開花結果,明代士人還以書院為根基,組建東林黨,左右朝局。
最早的書院是開元年間的麗正書院,但此書院並非學校,而是皇家圖書館兼印刷廠。
後來,文人墨客以書院命名自己的書齋,又常在書齋裡授徒講學,書院漸成了教育機構。
書院雖始於唐,但興盛於宋。
宋代書院可考的有173所,且規模組織空前。
著名大書院除嶽麓之外,還有衡州的石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
合成四大書院,古今聞名,名揚中外。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宋朝書院大為興盛呢?
一、由唐入宋形成的新社會結構,是書院興起的根本原因
日本著名學者內藤湖南曾提出 『唐宋變革論』。
唐宋以前中國的社會是貴族社會,世襲貴族壟斷了權力和財富。
貴族是封建領主,領有莊園,由部曲、佃客以類似於農奴的身份從事生產。
從唐開始,情況發生轉變,均田制使廣大人民由依附貴族變成為了國家直屬。
中晚唐均田制解體,租調庸法被兩稅法取代,農民自由程度更高了 『從被拘束在土地上的奴隸佃農的位置那倆,開自然解放之端緒』。
而原有高門世第,則在唐末五代的戰火中走向衰亡。
一手遮天的門閥世家被大大小小的鄉賢精英所取代。
到了宋代,世襲占田的貴族不多了,富裕之家多是花錢買地的鄉紳;農奴多成了佃戶,通過和簽訂契約繳納地租。
由唐入宋,門閥貴族階層式微瓦解,士紳精英興起,農民更加自由,形成了新社會結構,這新結構則在各方面促成了書院的興旺。
- 1,使得經濟繁榮起來,為書院興起打下物質基礎。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富裕的時期,『倉廩實而知禮節』吃飽了,才坐得住讀書。
宋代,江西路為天下漕糧輸出之冠,可謂富甲天下,故江西讀書人最多,書院也最盛。
南宋江西書院有149所,為全國第一。
- 2,解放生產力,催生了不少 『黑科技』,其中印刷術興起助推了書院發展。
雕版印刷『肇自隨,行於唐世,擴於五代,精於宋人』,宋代還發明了活字印刷,使印刷效率大大提高。
印刷出的大量書籍促進了知識和信息的傳播,成為了書院發展的助推劑。
- 3,讓文化走向民間,促進書院生長發育。
自晚唐始,民間藏書的書堂書舍越來越多,成為書院前身。
唐末。
江西潯陽義門陳氏,在東佳莊建藏書堂, 『弟侄子姓有賦性聰敏者令修學』,後來成為東佳書院。
- 4,使科舉大盛,讀書需求拉動書院發展。
世襲大貴族階層的瓦解,使得皇帝選拔治國人才,必須從鄉紳乃至平民中間選舉。
於是朝廷便崇儒尚文,大開科舉。
『學而優則仕』,為了做官,大家拼命讀書,才有了書院的繁盛。
二、禪宗佛教流行,禪院給書院提供了樣板
和尚怎麼會和書院扯上關系呢?其實書院組織管理模式不少是借鑒寺廟的,嶽麓書院的前身甚至就是佛寺。
寺廟裡高僧登堂說法,方丈主持清規戒律管理僧眾,晨鐘暮鼓,早課晚誦,書院教學不也類似麼?
對書院影響最大的還是禪宗,禪創自唐代,宋代極其流行。
禪宗講自性清凈,心外無物,明心見性,這對宋儒的理學和心學帶來深刻。
教學形式上,禪宗寺院多處深山老林,修行上講禪定自悟,傳承上重衣缽師承,這些都為書院所承襲。
三、官學的萎靡,使得宋初書院興盛
古時公立學校,統稱官學。
五代天下大亂,幹戈不息,官學廢馳,宋初百廢待興,烽火未熄,教育要給經濟讓路,也隻得先放一放。
但是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學習的勢頭是無法阻擋的,畢竟朝廷文章取士,讀書才能出人頭地,飛上高枝做鳳凰啊。
公立學校沒得念了,村頭不是有老秀才辦的書院麼,趕緊報名上學去!如明代李東陽所說『宋之初,學校未立,故《書院》盛行於時』嵩陽、嶽麓這些著名書院就是興建於這一時期。
官學萎靡,致使書院興盛,反過來,官學的興盛起來了,書院也就蕭條了。
隨著經濟的恢復,宋朝開始興辦官校。
經過慶歷、熙寧、崇寧三次官方興學高潮,國家太學、州府縣學整套教育體系確立,書院漸歸沉寂。
王安石新法規定考科舉者必須入官學,更給書院教育致命一擊,於是 『熙寧後,叢林盡廢』, 『莽為丘墟』,『鞠為茂草』。
但在一時的低落之後,書院教育又觸底反彈,迎來高峰。
四、理學等儒學新學派的興起,使得南宋書院復興,並進入巔峰時期
宋代的儒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儒生不再是單純註釋經書,而是借著經典闡述自己新的思想,形成了關學、蘇學、程學、王學等各家新學派。
北宋後期,科舉和官學以王安石的王學為正統。
靖康之變後,王學被當作禍國之由打倒批爛,官學改教老的經學。
但新儒學已經發展了百餘年,士人對此頗有不滿,說『太學者但為聲利之場,師生相視漠然如行路之人,間相與言,亦未嘗聞之以德行道藝之實』,於是就在書院開辟根據地,傳授理學等儒學新學派。
隨著理學的興盛,書院也從蕭條中復興,並進入了巔峰時期。
南宋理學大家首推朱熹,朱熹學承北宋程學,提出天理是世界的本元,要『存天理、滅人欲』,強調『倫理綱常』,還主張『格物致知』,『先知而後行』。
頗受士大夫階層歡迎。
朱熹畢生致力書院建設,以之為宣揚理學的道場。
守孝時建立 『寒泉精舍』講學八年,培養了黃榦等高徒。
在江州,建『濂溪書堂』,宣揚周敦頤道統。
知南康軍,復興白鹿洞書院,制定『五教之目』、『為學之敘』、『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的學規,成為後世天下書院的辦學精神。
朱熹晚年回閩辦『武夷精舍』《後為紫陽書院》、『考亭精舍』《後為考亭書院》,著述無數,也授徒無數。
理學依托朱熹的書院走向繁榮,書院也因朱熹的理學蓬勃發展。
理學因其政治靠山趙汝愚爭權失敗被禁,但在宰相韓侘胄倒臺後很快就恢復,並更加壯大。
宋理宗即位後,理學被確立為國家意識形態,書院教育作為朱熹的遺產,也在朝廷的支持下,發揚光大。
宋理宗親自給幾家大書院題字,對書院又是賜匾,又是賜田。
各地書院在官府支持下,井噴式發展。
景定元年,朝廷委派官員作為山長,『山長應註有出身,應合格任教官』,書院自此從民間遊擊隊變成了朝廷正規軍,成為了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除了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呂祖謙的婺學等也依托書院傳揚爭鳴。
百家學者講學書院,交流激辯,令書院矚目於世。
朱熹和陸九淵,就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的問題展開『鵝湖之辨』,使上饒鵝湖書院名滿天下。
五、結語
書院在宋代勃興,是中國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術大家,為學術的繁榮和文化普及做出的重要貢獻。
現代教育中不少地方也借鑒自宋代書院。
當然,某些打著書院旗號的騙子另當別論。
文:獅子
參考資料:
[1] 《宋代書院發展的背景和學術特性》 張曉榮,葉美蘭,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9
[2] 《宋代書院的興衰及教育教學特點》徐林,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6
[3] 《佛教寺院教育對宋代書院教學的影響》胡雙喜, 教育學術月刊 2009.8
[4] 《唐宋變革說諸問題評述》牟發松,歷史教學問題 2014.4
[5] 《朱熹與南宋書院的興盛》萬書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4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