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高峰,單單一幅《清明上河圖》就能充分展現宋代經濟的繁榮程度。
而明代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甚至在中學的課本裡都是封建專制集權加強,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扼殺資本主義萌芽的朝代。
宋代、明代兩相比較,按常理來說,往往人們的固有印象是宋代才是商人的春天,明代應該是商人冬天。
但是,歷史往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以宋代經濟之發達,偏偏沒有出現商幫,明代商幫反而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晉商、徽商、浙商、閩商、粵商相繼興起的時間均在明代。
如果各位讀者有喜歡看電視劇的,也不難發現關於商幫的電視劇,如《喬家大院》、《新安家族》、《向東是大海》等時代背景都在明代之後。
那麼,是什麼導致經濟發達的宋朝沒有形成商幫,經濟發展水平好像不怎麼樣的明代卻商幫湧現呢?
- 一、宋代外部環境限制了商幫的發展
宋朝建立之初就是金甌有缺,燕雲十六州始終在遼國手中,北宋初的雍熙北伐試圖收復河山,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到了南宋,更是隻有半壁江,雖然也有過歷次北伐,但都不過是『贏得倉皇北顧』而已。
宋代少數民族政權並立,這些少數民族政權與宋朝的關系大都不和諧。
雖然北宋以歲幣的形式換取了邊境相對的穩定,但國家競爭敵對關系並未徹底消除。
宋代與遼國有榷場貿易,但是兩國為了國家利益往往對貿易商品的種類和交易地點有限制。
宋國限制出境的物品主要有銅錢、軍器、硫磺、焰硝、銅、錦綺綾帛等,交易地點也被限制在政府開設的榷場,販賣禁運品和不在榷場交易者,均以走私罪論。
宋與西夏有榷場貿易,但因為宋初與西夏戰和不定,榷場也屢有興廢,並無穩定的貿易。
到了穩定貿易時,兩國也有競爭關系,也有禁運物資,西夏對宋禁馬,宋對西夏則禁兵器、糧食等物品。
這極大的限定了商品流通的數量、種類和范圍。
明代商幫的主營產品之一就是江南絲綢,銷售的重要地點即有東北地區,而東北地區北宋時屬遼、金,由於絲綢在宋代禁止運往遼國,故而絲綢貿易大為受限。
商幫也自然難以興起。
明代山陜商幫的興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北地區的茶馬貿易,而北宋時西北屬西夏,西夏對宋禁馬。
因此,即便山陜商人有地利優勢也不能依靠宋夏貿易崛起。
以上禁令禁止的隻是官方貿易,民間還有不少人在宋夏、宋遼、宋金之間走私,但走私商品的流通數量顯然大大受限,難以形成規模,也難以出現商幫。
- 二、宋代內部的經濟政策不適合商幫發展
宋代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三冗問題一直是它的難以根除的頑疾。
為了解決因為三冗導致的財政匱乏,宋代統治者多方搜刮,才能滿足財政需求。
宋朝自北宋仁宗時起,直至宋末,中央財政窘迫,對於地方財政過分征調,導致地方財計困難,通過正常的賦稅收入已經難以滿足開支,因此州縣就法外征稅,苛剝於民,地方政府對商人違法征稅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例如,常見的剝削商人的辦法有『虛喝』,『舟船實無之物,卻撰說名件,抑令納稅,謂之虛喝』。
因而,商人稱當時的稅場為『法場』。
州縣的法外征稅無疑極大阻礙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在長江上連商人都少見了,出現『蜀物少出,南貨少往』的現象,更遑論商幫的出現。
反觀明代,對於商人幾乎不征稅。
明代商稅『俱三十稅一,不得多收』,且地方征收商稅時往往征收寶鈔,而只要對明代歷史稍有了解者就明白,寶鈔自發行以來就不斷貶值,以此征稅,是變相減輕征稅對象的稅收負擔。
宋代政府財政困難,還表現為對禁榷物品專賣的依賴,這種依賴直接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而經營禁榷物品,尤其是鹽,是晉商和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這裡,我們以鹽為例,講述宋代為何不能興起商幫。
宋初鹽法以官賣為主,隻有少部分地區實行通商制《商人向政府交納財物,可以介入食鹽的運輸和銷售》。
官賣即政府掌握食鹽的生產、運輸、銷售全過程,商人沒有機會介入食鹽行業牟利。
等到宋中期《1048年》,范祥改革鹽法,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實行鈔鹽法《在鹽產地根據食鹽的市場需求,制作一定數量的鹽鈔,商人繳納糧食到邊疆軍隊中,可以在食鹽產地獲得鹽鈔,通過鹽鈔得到食鹽,在固定的地域進行銷售》,通商制的范圍擴大,商人介入食鹽行業。
這時,政府的鹽榷政策還在較為正常的范圍之內,商人也有利可圖。
但是,好景不長,不過三十多年後,政府為了滿足財政虧空,不斷超額發行鹽鈔,導致食鹽嚴重供大於求,市場經濟秩序紊亂,商人無利可圖。
到了北宋末年和南宋,由於財政更加困窘,對於食鹽專賣的利潤就更加重視,發明了『貼納』、『對帶』等方法進一步剝削商人,此時的鹽鈔法,因為『貼納』、『對帶』的存在已經變成單純的斂財工具了。
而明代實行的開中法和宋代的范祥的鹽鈔法有相似之處,都是以糧換鹽,到後來也弊病叢生。
不同的是開中法從明初實行到弊病叢生中間有近百年的過程,這期間已足夠商幫積累原始資本。
- 三、明代社會生產力、市場需求進一步發展,商幫有足夠的商品可以經營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是不斷進步的,生產力的進步、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是商幫形成的根本原因。
元代中後期,棉花種植范圍擴大到全國大部分地區,棉佈生產原料充足,黃道婆又在松江地區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終於成就了明代的棉佈生產中心——江南。
棉花產地和棉佈生產地區分開,自然要商人互通有無,這樣的棉佈產業格局,是商幫的興起直接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江南棉紡中心的形成,讓海商可以大批量、成規模的走私棉佈到海外,最終在明代中晚期於東南沿海形成了海商群體。
這也是同為走私,為何宋代難以形成商人群體的一大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知宋代的商業環境未必優越,《清明上河圖》的繁華下掩藏著的是政府對社會的控制的異常嚴密,這也是宋代專制集權的特殊表現。
文:老雕蟲
參考資料:
1.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幫興起的社會背景》
2.張慶齡《宋遼間的走私貿易》
3.霍升平《論北宋與西夏的貿易》
4.吳慧《中國鹽法史》
5.程方《明代民間海外貿易論述》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